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精彩试题[1]

学前心理学精彩试题[1]

学前心理学试题(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0—1岁B.1—2岁C.2—3岁D.3—6岁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A.内部动机B.间接动机C.直接动机D.远景动机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A.亲子关系B.亲社会行为C.同伴关系D.性别角色行为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A.简单发音阶段B.连续音节阶段C.学话萌芽阶段D.复杂发音阶段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A.有意性B.目的性C.计划性D.坚持性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A.第二语言B.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D.对话语言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A.动力性B.遗传性C.惯常的行为方式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A.0—1岁B.1—3岁C.3—6岁D.0—6岁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攻击性行为17.无意注意18.创造想象19.能力20.敏感期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计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21.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22.简述幼儿期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过程。

2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作简要说明。

24.幼儿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并略加解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合答的只按前1小题计分。

每小题12分,共12分)25.试说明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6.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27.最近,一位母亲来信反映她3岁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整整一年多。

表现为一说话便高度紧张,言语断断续续,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更是如此。

虽然夫妇俩经常提醒、纠正孩子的说话,有时甚至还吓唬、惩罚孩子,但收效很小。

孩子已变得十分沉默、自卑。

据这位母亲反映,他们夫妇俩及孩子的直系亲属的言语能力均属正常;孩子的听觉、发音等器官及相关的言语系统经医院检查也无异常。

这位母亲十分焦虑、苦恼,但再也不知怎样做才好。

请你帮这位母亲就其孩子患口吃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矫治方法。

学前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2.C3.B4.A5.D6.B7.A8.B9.C 10.A11.D 12.C 13.C 14.C 15.D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骂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等。

17.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18.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建新形象的过程。

19.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0.敏感期(也称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计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21.(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2.(1)缺乏明确的目的。

(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幼儿初期)。

(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幼儿中期)。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幼儿晚期)。

23.(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24.(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计分。

每小题12分,共12分)25.(1)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2)具体说明26.(1)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②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③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④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2)具体说明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27.(1)对该孩子口吃原因的分析:造成口吃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但更多为心理性的。

从来信可推断出该孩子患口吃的原因为心理性的。

具体的原因有:①孩子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3岁儿童在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②父母急躁、简单而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加剧了孩子的紧张;③模仿口吃患者。

(2)矫治方法:①为孩子创设宽松的言语氛围,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②教育孩子说话时不要急躁,想好后再慢慢说出;③教育孩子不模仿别人的口吃;④对孩子说话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应及时强化、鼓励。

心理学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要收集的资料形成明确的问题,让被研究者回答。

这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A问卷法 B.测验法 C.谈话法 D.实验法2、认识的开端是: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3、军人打仗时着迷彩服,以便于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混淆敌人的视线。

这主要利用了: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错觉D联觉4、识别多年,他对她年轻时娇俏的模样记忆犹新,这种记忆属于: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记忆5、拨打电话时对陌生号码的记忆属于: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记忆6、小学生在作文中描写自己旅游时所看到的优美景色,这种思维种类属于A抽象思维B形象思维C集中思维D发散思维7、“微风吹过来,真是凉爽极了!”这种心理过程是A思维B记忆C想象D感觉8、小红这段时间学习、生活都很顺利,心里乐滋滋的。

这种情感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9、老师爱学生,孩子爱父母,人民爱祖国。

这种情感属于:A美感B理智感C道德感D实践感10、公司研发人员挑灯夜战,攻克难关,这种心理过程是:A感知B记忆C意志D情感11、小牧知道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关心,这是一种: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透过现象看本质”表现的是思维品质的:A思维的广阔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深刻性D思维的敏捷性13、小学生在学校教育影响下逐步掌握读写算等技能,获取新知识。

这主要反映了儿童的:A活动需要B认识需要C交往需要D爱的需要14、过马路时注意来往车辆以躲避危险。

这种需要是:A生理需要B尊重需要C安全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15、这项任务难度很大,但他依然完成得相当出色。

这种情感体验属于:A义务感B自卑感C成功感D 失败感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2.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D.圆形3.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

A.学习B.游戏C.劳动D.手工4.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5.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的内容零散C.想像受情绪影响D.想像具有夸张性6.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

A.0~2岁B.2~4岁C.4~7岁D.7~11岁7.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

A.游戏言语B.问题言语C.对话言语D.连贯言语8.儿童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是()。

A.笑B.哭C.怒D.怕9.0~6岁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A.动力性B.情绪性C.坚持性D.情境性10.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11.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A.挫折B.榜样C.强化D.惩罚12.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盖塞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

A.视崖实验B.双生子爬梯实验C.守恒实验D.早期隔离实验13.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A.1~2个月B.3~4个月C.5~6个月D.7~8个月14.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

A.名词B.形容词C.代词D.数词15、关于幼儿性别知识的认识,出现的最晚的是()。

A.性别认同B.性别不确定性C.性别稳定性D.性别恒常性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气质17.直观行动思维18.性别角色19.最近发展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0.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1.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2.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3.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4.试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原则与培养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