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生药鉴别基础
根和根茎类生药鉴定基础
根类生药
由根的横断面判断单、双子叶根
双子叶植物根 单子叶植物根
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 一般较皮部为小 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 放射状纹理 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 的栓化组织
有一圈形成层环纹,环内的 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大 中央无髓,自中心向外有放 射状的射线纹理,木部尤为 明显
根类生药
横壁(上下壁)
ADHE BCGH
径向壁(侧壁) 外切向壁
ABFE DCGH
切向壁(弦向壁) 内切向壁
细胞的壁向
根类生药
根类生药
根类生药
根的初生构造的特点: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 初生木质部的组成:
被子: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
裸子:管胞
初生韧皮部的组成:
被子: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偶有韧皮纤维 裸子:筛胞
原型。 单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除凯氏带(点)增厚形式 外,有的植物为马蹄形增厚,初生木质部一般不 分化至中央,故中央常具髓,某些植物的表皮细 胞产生几列细胞且微木栓化而形成根被。木质部7 原型以上。
根类生药
根的次生构造
次生韧皮部 之间的薄壁组织 平周分裂
(一)形成层的活动及维管组织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中柱鞘 次生木质部 维管射线
1、一般无皮层(因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形成) 2、产生维管射线 3、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4、产生周皮替代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根类生药
根的次生构造
小结(3)
根皮 多次 积累
根的异常构造
为次生根的中柱鞘外的皮层薄壁细胞再次恢复
根类生药
根的三生构造(tertiary structure of root):
外表常有栓皮
根类生药
根的初生构造(基本组成)
成熟区横切面(由外至内)
表皮(吸收表皮)
外皮层
根 的 初 生 构 造
皮层
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有凯氏点) 中柱鞘 原生木质部(外) 后生木质部(内) 原生韧皮部(外)
维管柱
初生木质部(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后生韧皮部(内)
根的初生构造
轴 向 ABCD EFGH
维管形成层
的部分细胞 径向排列
木射线
韧皮射线
根的次生构造
(二) 根的 次生 长和 次生 结构
根类生药
根的次生构造
小结(1)
周皮 根 的 次 生 构 造 维管柱
根类生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木栓层
栓内层 木栓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
次生韧皮部
次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
维管射线(木射线+韧皮射线)
根的次生构造
小结(2)
根的次生构造特征
分裂能力,并不断转变成为三生形成层,以及由其 所形成的三生构造——三生维管束。
各同心性维管束中的形成层始终保持着分生能力,并使层层 同心性排列的三生维管束不断长大,而成年轮状。商陆根
同心性
各同心性维管束中的三生形成层仅最外一层保持着分生能力, 而内面各同心性形成层环于维管束形成后即停止活动。牛膝
三生形成层 异心性:是从多个中心所形成的多个三生形成层环而产生的,而 且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分生能力。何首乌根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为薄壁组织
根类生药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与单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的异同点 共同点:从外至内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表皮
上常可见根毛,内皮层具凯氏点或凯氏带增厚,辐射
维管束 不同点:双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增厚主要为凯氏带(点),
初生木质部一般分化至维管柱的中心;木质部2-6
次生构造
多为木栓层,个别 为后生皮层或表皮 无外皮层,大多仅 有次生皮层,无内 皮层 多无,个别有
单子叶植物 (仅有初生构造)
多为表皮,个别为根被 外皮层多不明显,初生 皮层较厚,有内皮层 有
保护组织
皮层 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 次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次生木质部
多无,个别有,位 有,与初生木质部束切 于次生韧皮部外侧, 向相间排列,组成同左 组成同左 有 有,位于次生木质 部中央 有 无 有,与初生韧皮部束切 向相间排列 无
1、木栓组织
根类粉末生药 的观察
2、导管
3、石细胞 4、纤维 5、分泌组织 6、结晶
7、淀粉粒
1、木栓层 2、石细胞 3、皮层 4、中柱鞘纤维 5、韧皮部 6、形成层 7、木质部
8、射线
9、髓部 10、髓部石细胞
味连
雅连
根茎类生药 的性状观察
根茎类生药是指以植物的地下茎入药的一类生药。包 括根状茎(如狗脊、苍术、玉竹)、块茎(如半夏)、球茎(如 荸荠)、鳞茎(如百合、贝母)。 1.性状鉴定
根茎类生药表面具节、节间、芽或芽痕,侧面或下部 有不定根或根痕。
首先要根据节和节间是否明显;鳞叶、叶柄基部的有 无: 横断面纹理,确定样品属于哪一类来源的根茎类生药。
根茎类生药 的性状观察
根茎类生药 的性状观察
2.显微鉴定 在进行根茎类生药显微鉴定时,可根据 横切面中中柱或维管束的类型及排列形式, 确定其是蕨类植物根茎还是双子叶植物或单 子叶植物根茎。再根据各类植物根茎的构造 特点进行鉴定。
髓部
多无,个别有
无
有
分布:多见于韧皮部
根类生药的 分泌组织
常见的有:
乳汁管——党参、桔梗 树脂道——人参、三七
油
室——木香
油室或油管——当归、小茴香 油细胞——青木香
草酸钙结晶:
何首乌、人参——簇晶
天冬、麦冬——针晶
根类生药的 后含物
牛膝——砂晶
甘草、红芪——方晶并形成晶纤维 其他: 注意有无纤维、淀粉粒、石细胞等, 根类药材淀粉粒一般较小,纤维常见,石 细胞较少见。
根茎类生药显微特征比较表
特征 双子叶植物根茎类生药 木栓组织,有的间有石细胞; 少数为表皮或后生皮层 有,有的皮层有根迹或叶迹 维管束 多无;少数有 真中柱(外韧管状中柱,由 叶隙和髓射线分割成束而成) 单子叶植物根茎 类生药 表皮,少数为后 生皮层;个别有 少量木栓细胞 有,有叶迹维管 束 有 散生中柱 蕨类植物根茎类生药 表皮,其下有下皮,均为 厚壁细胞组成
根类生药
根类生药
商陆同心圆 排列的异常 维管束
牛膝同心圆 排列的异常 维管束
根类生药
• 何首乌附加中柱 • 来源:初生韧皮纤 维束周围的薄壁细 胞脱分化,形成一 圈异常形成层,向 内产生木质部,向 外产生韧皮部。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的区别对照表
特 征 双子叶植物 初生构造
表皮
外皮层多不明显,初 生皮层较厚,有内皮 层 有 有,位于初生木质部 星角间,由筛管、伴 胞、韧皮薄壁组织、 韧皮纤维组成 无 有,呈星角状,由导 管、管胞、木纤维、 木薄壁细胞组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