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卫生统计学(A1型题3)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卫生统计学(A1型题3)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卫生统计学(A1型题3)1、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时,若采用t检验的方法,则会出现的情况是A.结果与q检验相同B.结果比q检验更合理C.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D.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E.以上都不对2、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A.t值变小B.t值变大C.t值不变D.t值变小或变大E.t值为03、以往的经验:某高原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不低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

某医师在某高原地区随机抽取调查了10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进行t检验后,得到P=0.1785,故按照α=0.05的水准,结论为A.该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高于一般B.该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等于一般C.尚不能认为该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高于一般D.尚不能认为该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等于一般E.无法下结论,因为可能犯Ⅱ型错误4、某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普查结果为:数为480万/mm,标准差为41.0万/mm,随机抽取10名男子,测得红细胞均数为400万/mm,标准误50万/mm,那么标准误反映的是A.抽样误差B.总体均数不同C.随机误差D.个体差异E.以上均不正确5、通常情况下,当零假设(H)为μ=μ=μ时,备择假设H为A.μ≠μ≠μ3B.μ≠μ且μ≠μC.μ≠μ且μ≠μ且μ≠μD.μ≠μ且μ≠μ或μ≠μE.μ≠μ或μ≠μ或μ≠μ6、以下哪种思想或步骤在方差分析中未出现A.拆分变异B.比较差异大小C.按数值大小排序D.将统计量对应到概率PE.将概率P对应到统计量7、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A.B.C.D.E.8、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的无效假设是A.各对比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C.至少有两个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D.各对比组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E.地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等9、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通常不考虑A.区组因素的作用B.研究因素与区组因素的交互作用C.变异的分解D.研究因素的作用E.以上都不对10、多重比较如果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推断,则会使A.α↑B.β↑C.α,β均增大D.α,β均减小E.以上均不正确11、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主要反映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测量误差D.个体差异E.抽样误差12、当时,意味着A.H错误B.H错误的概率小于0.05C.H正确的概率小于0.05D.H正确时观察到现在的差异或更大差异的概率小于0.05E.H错误13、四分位数间距A.没有极差稳定B.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度C.是中间95%数据的间距D.数值越大,则变异度越小E.采用Q=Q-Q表示14、方差的意义是A.考虑了总体中每个变量值的变异度B.与变量值的个数多少无关C.就是离均差平方和D.变异度越大,方差越小E.以上均不正确15、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时用A.CVB.SC.SSD.RE.S16、下列哪个指标越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A.CVB.SC.SD.RE.S17、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A.正态分布B.近似正态分布C.左偏态分布D.对称分布E.右偏态分布18、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用来描述其集中趋势用A.均数B.四分位间距C.几何均数D.中位数E.标准差19、调查测定某地109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如下若描述其集中趋势,应采用A.均数B.四分位间距C.几何均数D.中位数E.标准差20、某总体含有n个个体,今测得n个个体某定量指标的数值,便可求得总体均值与总体标准差。

计算总体标准差时,其自由度应该是A.n-1B.nC.n-2D.n+1E.与n无关21、在对某班的肺活量与体重的调查中,测出肺活量的标准差为3.20L,体重标准差为3.17kg,那么二者的变异度为A.肺活量的变异大B.体重的变异大C.二者变异程度相同D.由于单位不同,需求出变异系数后也能下结论E.根本无法比较22、对一种疫苗的效价进行评价,结果如下那么它的平均效价为A.1/24B.1/25C.1/32D.1/38E.以上均不对23、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A.0与1B.1与1C.1与0D.1.96与2.58E.0与1.962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曲线形状越扁平,意味着A.μ越大B.μ越小C.σ越大D.μ与σ越接近E.σ越小25、下列有关参考值范围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参考值范围就是可信区间B.参考值范围就是正常值范围C.可以用百分位数法计算95%参考值范围D.据实际情况,可以取单侧参考值范围E.确定参考值范围,不使用该人群用本观察值的极差26、以下关于正态分布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正态分布为左右对称分布B.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σ决定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μ决定曲线是”胖”还是”瘦”C.正态分布曲线均在横轴上方,在μ处最高D.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确定两个参数后的一个特例E.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有一定规律27、一组正态分布曲线:μ=(X-μ)/σ变换后将成为什么曲线A.一条曲线,μ=0,σ=0B.一条曲线,μ=1,σ=0C.一组曲线,μ,σ都不能确定D.一条曲线,μ=0,σ=1E.一条曲线,μ=1,σ=128、求某一生理参量的参考值范围时A.正态分布资料只能用均数标准差法B.正态分布资料只能用百分位数法C.偏态分布资料只能用均数标准差法D.偏态分布资料只能用百分位数法E.以上均不对29、如果欲求某地正常成人血压的正常值范围,那么资料应选取A.此地所有人的血压值B.没有患过任何病的人的血压值C.成人中没有任何高血压或低血压病史,且没有相应症状的人的血压值D.全部年轻人的血压值E.全部老年人的血压值30、调查某地发汞含量成偏态分布,估计此地发汞含量95%参考值范围为A.+1.96sB.±1.96sC.P-PD.P1B.F<1C.F=0D.F=1E.以上均正确36、变量变换的目的是A.使方差齐B.使资料正态化C.使曲线直线化D.使资料满足方差分析和t检验的需要E.使要比较的资料有差异37、以下对于方差分析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成组设计方差分析组内变异反映了随机误差B.配伍组变异反映了随机误差C.组间变异既包含了研究因素影响又包含了随机误差D.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是成组设计方差分分析的特殊情况E.配对设计的t检验是配伍组方差分析的特殊情况38、对构成比的正确描述是A.其合计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B.其合计大于100%C.其合计小于100%D.其合计等于100%E.其动态变化可以反映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改变39、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数的有A.均数B.比数C.构成比D.发病数E.测量值40、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指标为A.平均数B.相对数C.中位数D.变异系数E.决定系数41、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A.中位数B.均数C.构成比D.变异系数E.标准差42、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为A.率B.频率C.倍数D.相对比E.构成比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比又称频率指标B.构成比反映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C.相对比也称构成比D.率是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E.当样本量较小时,可用构成比代替率44、相对比所具有的特点A.其合计大于100%B.其合计小于100%C.相对比的和一定等于100%D.无限制E.以上都不对45、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指标为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环比E.率46、相对数应用中易犯的错误A.将构成比当作率B.将率当为构成比C.将率当作相对比D.将构成比当作相对比E.以上都不对47、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A.麻疹易感儿数B.麻疹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D.麻疹患儿数E.接受血清学检查的患儿数48、当比较的两组数据内部构成不同时,可作A.直接法标化B.间接法标化C.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接法或间接法标化D.两组不可比较E.以上都不对49、已知两组的各内部构成的百分比若进行标化,可选用A.直接法B.间接法C.AB均可D.其他方法E.以上均对50、标准化法中,直接法是通过A.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构成比B.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总数C.选定一个各年龄组死亡率作为标准D.计算标化死亡比E.以上都不是51、经过标化以后的率A.可直接比较得出结论B.还需作假设检验后才能作结论C.可作t检验后下结论D.可作u检验后作结论E.以上都不是52、标化死亡比是A.被标化比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B.标化死亡比就是标化死亡率C.各组预期死亡数与其死亡总数之比D.标化后待比较两组死亡数之比E.以上都不是53、标化比的数值大于1,说明A.被标化组的率高于标准组B.被标化组的率低于标准组C.被标化组1的率高于被标化组2D.被标化组1的率低于被标化组2E.以上都不是54、关于动态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对增长量可分为累计增长量和逐年增长量B.定基比是指以最近时间为标准与之对比而得C.平均发展速度是将几年的定基比相加后除以年数D.平均增长速度是将几年的环比相加后除以年数E.以上均不对55、已知男性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现欲比较甲乙两地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地的人口女多于男,而乙地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为A.两个率比较的X检验B.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C.分性别进行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化后再比较E.两个率比较的μ检验56、在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A.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差减小,标准差不变B.可信区间大小与标准差有关,而参考值范围与标准误有关C.样本例数增大时,标准差增大,标准误也增大D.样本的例数增大时,标准差与标准误均减小E.总体标准差一定时,增大样本例数会减小标准误57、统计推断包括两个重要方面是A.统计量与参数B.统计量与假设检验C.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D.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E.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58、有关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参考值范围指的是:调查的一组资料中变量值分布范围,而可信区间是指在可信度为α时,估计总体参数可能存在的范围B.参考值范围可以由±US计算出,而可信区间可以由计算出C.参考值范围与标准差有关,标准差越大,该范围越窄D.可信区间与标准误有关,标准误越大,可信区间则越小E.以上均正确59、增大样本含量,理论上可使其变小的是A.样本的变异系数B.样本的标准差C.均数的抽样误差D.样本均数E.总体均数60、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固定时,α越大,用总体均数μ的可信区间估计μ,估计情况是A.其精度越差B.其精度越差C.错的概率不变D.错的概率越小E.错的概率越大61、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选定检验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B.对统计参数作出区间估计C.建立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D.直接算出P值E.作出推断性结论62、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以上均不正确63、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标准,哪一个所犯的第二类错误最小A.α=0.05B.α=0.01C.α=0.10D.α=0.20E.α=0.02564、有关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单峰分布,以μ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B.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者分布一致C.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65、统计推断中,I,Ⅱ型错误均有可能发生,若要使两者都减小,则A.只要减小α就可以了B.只要减小β就可以了C.可适当减少样本含量D.可适当增大样本含量E.I,Ⅱ型错误不可能同时减小66、正态性检验时,为了减少第Ⅱ类错误的概率,检验水准应取下列哪种为好A.α=0.05B.α=0.20C.α=0.01D.α=0.10E.α=0.02567、当样本含量固定时,下列α为多少时检验效能最高A.0.01B.0.10C.0.05D.0.02E.0.2068、当样本例数相同时,计量资料的成组t检验与配对t检验相比,一般情况下为A.成组t检验效率高一些B.配对t检验效率高一些C.二者效率相等D.大样本时二者效率一致E.与两组样本均数的大小有关69、在比较两组资料的均数时,需要进行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A.两总体均数不等B.两总体均数相等C.两总体方差不等D.两总体方差相等E.以上都不对70、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的特点A.F<1B.F可大于1,也可以小于1C.F值愈大,P值愈小D.F值愈大,P值愈大E.以上都不正确71、做假设检验下结论时,是否拒绝H决定于以下各项,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被研究的事物有无本质差异B.选用检验水准的高低C.抽样误差的大小D.样本含量的多少E.系统误差的大小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下列结论哪一个是错误的A.应接受无效假设,而拒绝备择假设B.无效假设被接受的可能性等于或不到5%C.比较的两个事实确实来自同一总体D.事实上无差异E.观察数目不够多73、如何使用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下列哪一项为最佳选项A.甲乙两个总体有差别时,甲高于乙或乙高于甲的可能性都存在,则选双侧检验B.在根据专业知识,只有一种可能性,则选单侧检验C.在预实验的探索中,一般用双侧检验D.在研究者只关心一种可能性时,选单侧检验E.以上均正确74、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中,事先估计并确定合适的样本含量的一个重要作用是A.控制Ⅰ型错误概率的大小B.可以消除Ⅰ型错误C.控制Ⅱ型错误概率的大小D.可以消除Ⅱ型错误E.可同时消除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75、两样本均数比较,需检验H:μ=μ是否成立,可考虑用A.方差分析B.t检验C.u检验D.X检验E.A.B.C.三种均可76、若已知一份资料中,18名成年女子分两组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侧最大呼吸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A.成组设计的μ检验B.配对设计的μ检验C.成组设计的t检验D.配对设计的t检验E.q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