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油泵房设备及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燃油泵房设备及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1.1.指导安徽淮北平山电厂一期工程#2标段燃油泵房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工作。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安徽淮北平山电厂一期工程#2标段燃油泵房设备及管道的安装。

3.编制依据3.1. 安徽淮北平山电厂一期工程#2标段《施工组织设计》3.2. 安徽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的燃油泵房设备管道图纸3.3.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 5190.2-2012 )3.4.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 5190.5-2012 )3.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T5009.1-2002)3.6.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3.7.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焊接》(DL/T5210.7-2010)3.8. 《火力发电工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2013版)3.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09)3.10.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2)4.作业项目概述4.1.工作内容介绍安徽淮北平山电厂一期工程锅炉采用上海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塔式锅炉。

燃油泵房设备包括3台供油泵与3台供油泵滤油器,2台卸油泵与2台卸油泵滤油器,1台污水泵,1台污油泵,1台油水分离器。

燃油泵房管道包括轻油罐区燃油管道、污油处理设备管道、轻油泵房燃油设备管道、轻油卸油设施及管道。

4.1.1.主要设备清单一览表4.1.2.管道主要工作量统计表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5.1.1.施工负责人1人,熟悉锅炉燃油系统安装工艺及规范。

5.1.2.技术员1人,熟悉锅炉燃油系统安装工艺及规范。

5.1.3.安装工15人,具有燃油系统安装经验。

5.1.4.起重工4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

5.1.5.电焊工6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和相应焊接资质。

5.1.6.架子工6人,必须有专职资格证,具备上岗条件。

5.1.7.专职安装质检员1人,专职焊接质检员1人,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5.1.8.专职安全员1人,具有安全工作经验,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5.1.9.操作工2人,具有操作经验,并有操作资格证书。

5.1.10.所有特殊工种证件齐全,且在有效期内;作业人员应经体检合格和安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数量应满足上述要求。

5.2.施工机械和工器具6.作业条件6.1.作业人员资质和数量满足作业要求。

6.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文明施工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6.3.所有参加作业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且证件在有效期内。

6.4.所有机械及工器具应经检查、维护,确认状态良好并贴有合格标签,施工人员在使用前要对机械及工器具仔细检查确认状态良好后方可使用。

测量工具应有检测合格证,精度满足安装要求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6.5.燃油泵房设备均已到货且质量和数量符合连续施工要求。

6.6.设备及材料已领出、清点,经外观验收合格。

6.7.作业指导书已编制并通过审核,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签名。

6.8.施工作业面有安全通道,工作区域“四口、五临边”防护可靠。

6.9.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齐全可靠。

6.10.施工图纸、相关说明书及技术资料齐全。

6.11.施工部位的电焊机、电源箱布置合理照明充足。

7.作业顺序熟悉图纸→设备的清点编号和准备→基础检查、画线→设备的倒运和吊装→供油泵、卸油泵、滤油器、污油泵,污水泵、油水分离器安装→管道安装→阀门安装→支吊架安装→分部试运8.作业方法8.1.熟悉图纸8.1.1.作业人员熟悉相关的图纸、设备技术资料、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了解施工技术规范、质量及工艺标准,掌握设备组合安装要求。

8.1.2.轻油卸油设施及管道布置图、轻油罐区燃油设备管道布置图、污油处理管道设备布置图、轻油泵房燃油设备管道布置图均为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图纸。

8.2.设备的清点、编号和准备8.2.1.根据供货清单、装箱单和图纸对设备进行全面清点,注意检查表面有无裂纹、撞伤、变形、砂眼等缺陷。

8.2.2.设备的编号要规范,清晰,容易辨识。

清点编号内容包括材质、型号、规格,其中材质必须标出。

8.2.3.根据图纸对照到现场的设备,主要对照型号和发货号,特别是一些管道附件和阀门。

8.2.4.设备堆放应整齐、合理、不会使设备产生变形,按系统分类堆放;设备清点后,应盖好木箱上盖,对于电动和易腐蚀设备应加盖雨布或放入仓库,以防雨淋和丢失。

8.2.5.设备如有缺陷或缺件,应及时报告主管技术员。

8.3.基础检查、画线(1) 基础划线检查。

以泵房建筑基准点为依据,校核各基础的相对标高。

划出地脚螺栓孔中心线。

根据图纸铲制基础。

应符合下列要求:8.4.设备倒运和吊装8.4.1. 设备、管道及阀门可以用25t汽车运输,起吊设备时要注意吊点的选择,防止钢丝绳对设备造成伤害,运输时要捆扎牢固;8.4.2. 管道安装时,应用链条葫芦将管道倒移至安装位置,使用链条葫芦起吊管件时,不得将葫芦钩子直接捆在管件上,应使用钢丝绳绕空转绑住管件,选择钢丝绳时应合理,避免用粗钢丝绳捆绑细管件。

8.5.供油泵、卸油泵、污油泵、污水泵、油水分离器、滤油器安装8.5.1.供油泵、卸油泵、污油泵、污水泵、油水分离器安装(1) 先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准备专用的工具。

(2) 设备安装。

将供油泵、卸油泵、污油泵、及污水泵,油水分离器吊到基础上,初找其纵横中心线、水平度及标高,确认无误后进行地脚螺栓孔一次浇灌。

一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二次找正设备,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表要求:(3) 联轴器(靠背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联轴器应成对使用,不宜串用。

装配联轴器时,不得放入垫片或冲打轴以取得紧力。

两半联轴器找正,其圆周及端面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规定。

联轴器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规定。

联轴器均应装设保护罩,保护罩应固定,美观整齐便于拆卸。

(4) 二次灌浆。

设备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基础面要清理干净,并且浇灌达到设计高度8.5.2. 供油泵卸油泵的滤油器安装(1) 滤油器安装前检查清扫,滤网应符合规定,并无破损和杂物。

(2) 滤油器与油泵安装时应注意与之相连设备的安装。

8.6.管道安装8.6.1.管子安装前必须进行管内检查,清除内部杂物。

8.6.2.法兰密封面应光洁,不得有径向沟槽,且不得有气孔、裂纹、毛刺或其他降低强度和连接可靠性方面的缺陷。

8.6.3.对油系统所有管子进行酸洗,彻底清除管道内的氧化皮层和其他杂质。

酸洗过程如下:(1)酸洗。

组合好管子放在酸洗架子上,连同架子一起放入酸洗槽,保证全部浸入酸液中,浸泡时间一般在5h,不得超过9h,直到锈蚀全部脱落为止。

(2)漂洗。

将酸洗后的管子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再用带压力的水进行冲洗,直至冲出水PH值大于6。

(3)钝化。

将漂洗后的管子投入钝化液中,浸泡6h,用试纸检查其PH值控制在9~10间。

(4)漂洗。

将钝化好的管子投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洗净后检查管子表面形成银灰色钝化膜。

(5)封堵。

将钝化后的管子自然风干或用压缩机吹干,然后将管口封存。

(6) 参加酸洗的人员必须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熟悉酸洗药品的性能及烧伤急救方法,参加酸洗人员应配戴专用标识,与酸洗无关人员清出酸洗现场。

(7) 酸洗现场必备消防设备,消防管保持畅通。

(8) 酸洗现场要连接一路安全水源作为冲洗水。

(9) 酸洗时禁止进行明火作业。

直接接触化学药品的人员应穿防护服、胶鞋、带胶皮围裙、橡胶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以防酸、碱液飞溅烧伤。

(10) 酸洗过程中应有人员值班,随时消除设备缺陷。

(11) 酸洗过程中备有防酸碱烧伤急救药品。

(12) 酸洗完毕,将酸洗废液中和后排入排水槽,通过正式系统排入废水池。

8.6.4.与管道连接的设备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8.6.5.按照图纸对照相应的管件进行抛锚,利用支吊架对管子进行固定,没有支吊架的可用钢丝绳和链条葫芦进行固定和调整。

8.6.6.管件的坡口及内外壁10~15mm范围内的油漆、污垢和铁锈等,在对口前应清除干净。

8.6.7.管道对口的坡度方向,坡口型式及对口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

8.6.8.管道与燃油设备对接时不得强力对口,以防设备承受附加应力,不得将焊渣、熔渣及其它杂物等落进设备内。

8.6.9.管道的焊接应符合焊接技术要求。

8.6.10.管子端口的封闭物在对口前方可打开,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管口。

8.7.阀门安装8.7.1.对阀门按照1.5倍设计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确保合格。

8.7.2.阀门安装前应清理干净,保持关闭状态。

安装和搬运阀门时不得以手轮作为起吊点,且不得随意转动手轮,仔细核对阀门型号,并按阀门上的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8.7.3.所有阀门应自然连接,不得强力对接或承受外加重力负荷,连接法兰的螺栓紧力应均匀,以防止由于附加应力而损坏阀门。

8.7.4.法兰连接时应保持法兰间的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法兰外径的 1.5‰,且不得大于2mm。

8.7.5.法兰平面应与轴线相垂直,平焊法兰内侧角焊缝不得漏焊,且焊后应清除氧化物等杂质。

8.7.6.阀门的安装应要考虑手轮的方向便于操作、维护和拆卸。

8.8.支吊架安装8.8.1.根据管道图纸,确认管道的走向和具体位置。

严格按照图纸编号施工,不得错用、代用。

8.8.2.支吊架应及时安装,原则上在管道临抛前,支吊架根部及连接部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预先安装,焊接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焊接。

8.8.3.支吊架安装前应划线,复核后方可安装,点焊好的支吊架应及时焊接,焊接完毕后方可承力。

8.8.4.支吊架的调节螺纹部位,安装前应保持润滑。

各连接处的螺杆必须带满、带紧,锁紧螺母应锁紧。

8.8.5.使用临时支吊架时,应做好明显的标记,不得与正式支吊架冲突,管线安装完毕,及时拆除。

注意:切不可以铁丝作为管件的临时悬吊。

8.8.6.随着管线的安装,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及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应正确,安装应平整、牢固,并与管子接触良好。

8.8.7.管线安装完毕,应逐一核对支吊架型式、材质及位置的正确性。

8.9.水压试验(1)水压实验前,必须做到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所有管道敞口处加临时堵板;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2)按 1.5倍管道设计压力进行水压试验。

供油泵出口侧管道、回油管道设计压力为6.0MPa;卸油管道、污油管道、净油管道、油罐至供油泵进口管道、设计压力为1.0MPa。

(3)利用工业水上水,检查阀门符合要求。

启动升压泵进行升压,当压力达到额定压力的0.05倍时即时,对管道进行初次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