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主义的发展在动画角色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的发展在动画角色中的体现

摘要:二十世纪中后期,正是世界女权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

这段时期的女权运动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政治,到传播学领域,妇女都开始觉醒,并努力争取自己应得的地位。

当今社会,女性不但在某些擅长的行业内逐渐占据了主流,而且在更广泛的社会平台上形成与男性的竞争局面。

随着文化媒介的蓬勃发展,全新的女性形象和意识形态逐渐的渗透到人动画作品中。

动画角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发生着改变。

关键词:动画;女性主义文化;女权主义;迪士尼;国产动画;宫崎骏
每个时代都有关于性别的流行叙述和想像,性别叙事作为一种文化表征,不仅表达了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秩序,而且是深层意识形态与权力结构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基础。

本文根据相关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动画片中的女性角色呈现模式,分别从横向共时和纵向历时的分析模式,通过对中国、日本、欧美不同时期动画作品中的典型女性角色,关注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

1.欧美动画中女性主义的发展
从欧美动画发展来看,以迪斯尼动画为主,早起迪斯尼动画片中出现各式类型的男性,而其出现的女性角色数量则较少。

随着女性主义思想冲破厚厚的历史冰层,形成了对自我情感的细致关注、自我觉醒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背叛这三个阶段后。

动画影片逐渐产生了变化:开始从女性被男子救赎后过上幸福生活的男性意识动画片,逐渐到尝试女性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人物而奋斗的女性意识动画片。

从1937年出品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 1950年的《仙履奇缘、1959年的《睡美人》,华特?迪斯尼公司的这些经典公主影片令美丽动人、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

在早期的迪士尼动画中(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女性不仅被剥夺了身体上的自由,同时被精神层面的困扰所束缚。

女性内心的恐惧――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弃、害怕性暴力,并没有受到重视,而只是增加情节跌宕起伏的一个卖点。

公主拥有的一切特点:美德、美貌、财富、耐心、等待,都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

相反,这一时期女权主义均以反面角色出现,如白雪公主的邪恶皇后,灰姑娘的后母,睡美人的魔鬼教母。

这些女性反派们,是男权社会对于有能力的女性存在的普遍偏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了几十年的女权运动,女权意识深入人心。

动画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开始学会抗争。

《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风中奇缘》和《木兰》等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再像早期的公主们坐等命运的安排,她们开始通过“质疑”、“抗争”等实际行动来获取新的生活状态。

作为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塑造反抗男性的典型,《小美人鱼》娓娓道出一个有思想且叛逆的人鱼公主如何在重拾音乐的道路上让父亲从失妻悲痛中解脱出来的,恢复国家快乐的故事。

片中处处表现着她对皇权、父权等象征男权主义权威和封建家长制的挑战。

女权主义色彩在《木兰》完全显现出来,动画《木兰》在截取原故事中的木兰形象和忠、孝文化主题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女权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精神和现代的人文思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断追求自身解放和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新女性形象,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动画片《僵尸新娘》向我们展示了身处人间和冥界的两个新娘为了所爱的男子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

在《怪物史莱克》中,菲奥娜也大张旗鼓地扛起了女性主义的大旗,被成功地塑造成了一个内心挣扎、善于思考、拒绝男权社会制度的女性主义者形象。

近年来,越来越的女性角色不再默默无闻的听从他人等待命运,男性角色也不再都是那么完美,《长发公主》中,公主在找回真实身份时认识的飞贼也不再是王子,甚至在一些作品中,以往的男性完美角色开始一反常态的出现反派。

从《勇敢传说》到《冰雪奇缘》,电影的主题已经转移到了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上来。

《勇敢传说》讲述的是母女,《冰雪奇缘》讲述的姐妹。

迪斯尼一贯的“真爱”也不单单只局限于
爱情,而上升为亲情,友情,甚至一切可以打动人的感情。

而片中男性角色的形象却和之前大不相同。

公主电影,越来越充满女性色彩。

王子不再是公主电影中的必备角色,《冰雪奇缘》更是打破之前的模式:将王子设定为全片的大反派。

经历了几十年时代变迁,男性不再只是“拯救者”,也出现“幕后黑手”。

女性终于冲破压制,得以解放。

2.日本动画中女性主义的发展
自日本明治时期以来,日本就已经有了自由主义女权运动的萌芽,当时男女地位有着显著的区别,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男人学习是为了富国强兵,女人学习只是为了担任贤妻良母。

到7o年代后,女性解放运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大多数动画作品中,女性角色即便深入人心,也无法和男性角色相提并论,而故事整体往往是男性主导下的环境世界,男性往往决定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女性角色常常被设定为柔弱、传统、被保护等,即使有些女性角色表现出强悍能干的特征,也无法担当故事的主角,永远是附庸在男主角身后。

这些早期的动画中,女性形象往往作为点缀出现,如《灌篮高手》中的赤木晴子,《网球王子》中的龙崎樱乃。

这些女性角色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平衡男女比例。

除此之外,女性也多以“贤妻”的形象出现在动漫作品中。

这些女性人物设定本身深受儒家思想的禁锢,本质上遵从着隐忍顺从的“美德”,为男性而存在。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消费者这一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被重视起来,日本动画产业也深受影响。

近年来,日本动画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符合女性消费者喜好的动画作品,例如:《樱兰高校男公关部》、《遥远时空中》等。

在宫崎骏的动画中,《风之谷》、《龙猫》、《红猪》等的主人公往往都是未成年的少女,她们褪去少女柔弱需要被保护的外衣,化身具有狭义心肠并且自强自立的强者,担当救世主的重任,一反日式动漫中男性掌权的故事结构。

例如《风之谷》的女主人公nausica拥有人类所渴望的一切美好品质:温柔善良、坚强勇敢,拥有同任何生物交流的能力,她是宫崎骏笔下最完美的女主角,重要的是,她拥有统治国家和管理军队的权利,而这两个因素正是男性权利的象征,因此nausica的存在是临驾于男性之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