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品种图典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
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中华瑰宝“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一、田坑石种:田坑产地: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特征:质地温润、细腻、绵密,蕴含宝气田坑主要出产“田石”。
矿石呈块状,埋藏在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
外表润滑无明显棱角,“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只能靠人工在田中挖坑至一至二米的深层搜掘,偶然而得,故极稀有,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备受藏家所珍宝,被尊为“石中之王”。
其价值与金玉相埒,甚至易金数倍,世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清毛奇龄《后观石录》记:“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
田石质地温润、细腻、绵密,蕴含宝气。
在微透明或半透明的肌体中,隐约可见纤细纹理,状似剥皮后的新鲜白萝卜,故称“萝卜纹”。
色以纯黄为主,亦有少数呈红、白、黑等色调。
色泽往往外浓而向内渐淡,表层常裹淡黄或灰、黑色皮,间有红色格纹。
埋藏田石的地域,仅限于傍溪得到坑头水灌溉滋养的田地,即民间所云:“吸坑头之水,出石中之王”。
田石产地可分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四个坂段。
上坂又称“溪坂”,是坑头溪发源地的一段田地;中坂紧接上坂,与大段溪会合后,下至铁头岭;下坂自铁头岭至碓下;从碓下到结门潭瀑布一段称为碓下坂。
旧时挖掘田石较集中于上、中坂,色正质嫩,其中精华列为“贡品”进献宫廷。
在清代曾出现过“掘田田尽废”的情景,历经数百年的不断翻掘,几至绝产。
近年以来石农多在下坂乃至碓下坂搜掘,时有佳石出土。
田石的品种命名,主要根据矿块的色泽来分定,辅之以石质、产地。
有田黄石、白田石、红田石、黑田石以及乌鸦皮田石、搁溜田石、溪管田石和硬田石等。
除“田石”外,在寿山溪底及沿岸田地中,还埋藏一种称马“牛蛋黄”的粗质块状独石。
1.1石种:黄金黄田黄产地:中坂田中特征:石皮多呈微透明黄色层,肌理则玲珑清澈,萝卜纹细而密,条理清晰。
金黄田黄、以色泽取名,即橘子快成熟时其皮之金黄色,明快而灿烂。
三坂田均产,或有皮、或无皮,萝卜纹细密而隐现,为黄中带赤的标准田黄。
以此田作印章者,可显富贵而雍荣,有敌国巨派,为田黄之上品黄金黄田黄图片描述:石皮多呈微透明黄色层,肌理则玲珑清澈,萝卜纹细而密,条理清晰。
黄金黄田黄图片描述:石皮多呈微透明黄色层,肌理则玲珑清澈,萝卜纹细而密,条理清晰。
1.2石种:田黄冻产地: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特征:石质极为温润、绵密、细腻,并具有萝卜纹,有的还带有红筋或红格价值不可估量的“佛头田黄冻”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
寿山石制印历史,至少可溯源到晋朝的“零陵太守章”。
一般而言,寿山石含大量三氧化二铁,所以色泽显得特别绚美不凡,尤其田黄石更令人爱不释手。
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誉为“中华瑰宝”。
寿山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
寿山石大致可分为田坑、水坑与山坑石三种类别。
其中著名的田黄石属田坑石,产于寿山溪边的“水田中”,石质极为温润、绵密、细腻,并具有萝卜纹,有的还带有红筋或红格。
田石产地在寿山乡到高山峰之间,分为上中下坂田和溪中搁流田四个区域,产量小,因而相当珍稀难得。
田石按色分田黄、红田、白田、灰田和黑田,田黄又分桔皮红、桔皮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熟粟黄等。
田黄因质佳色浓,稀少难得,尊为“石中之帝”,价格极高,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
黄田1.3石种:白田产地:特征:色近羊脂玉,又似坑头白水晶而泛黄、泛红白田、白色田石,以上品者,色近羊脂玉,又似坑头白水晶而泛黄、泛红。
多产上、中坂田。
有格,似血缕,萝卜纹细致而鲜明。
差者色白而浑浊,有白皮深入肌理。
此田稀有为贵,旧日以此田为印章者多高官达贵,以显纯洁、清廉,多不注目,行家见之惊然白田1.4石种:红田产地:上坂,中坂的红色田坑石特征:色艳似红,黄中泛红橘皮红田、色如红橘皮,即橘皮黄之最浓者,色艳似红,黄中泛红。
产三坂田,鲜艳通明,萝卜纹细致入化,文举说“材积不盈两”,占田石产量比例最少,极为稀罕,故材、形俱佳者被列为田石极品红橘皮红田图片描述:橘皮红田:色红如橘皮,鲜艳通明.1.5石种:黑田产地:三坂田特征:黑中泛赭,或黑中带灰,带灰常有黄皮肌质较其它田石粗,萝卜纹或粗而显,或细而密黑田、黑色田石。
或黑中泛赭,或黑中带灰,带灰常有黄皮肌质较其它田石粗,萝卜纹或粗而显,或细而密,产于三坂田,在铁头岭一带水田中居多。
近于杂田,人们多以制不定形闲章者。
1.6石种:乌鸦皮田产地:多产于下坂一带特征:田黄、白田外裹黑皮者,皮微透,略带绿灰,或青绿色,肌理多伴小黑钉乌鸦皮田、又称“蛤蟆皮田”,为田黄、白田外裹黑皮者,皮微透,略带绿灰,或青绿色,肌理多伴小黑钉,多产于下坂一带。
制作印章以不定形闲章为好乌鸦皮田乌鸦皮田黄1.7石种:硬田产地:各坂所产特征:肌质坚硬而粗劣的田黄,皮泛微绿,质如鹿目皮,甚至如牛旦皮,肌理或无纹,或纹路粗杂,通灵度差且含硕砂硬田、各坂所产肌质坚硬而粗劣的田黄,皮泛微绿,质如鹿目皮,甚至如牛旦皮,肌理或无纹,或纹路粗杂,通灵度差且含硕砂。
质地略好的类于杂田。
而杂田差的也类“硬田”。
无一定标准,然而以硬田制作印章者,仍不失庄重品格,当优于其它山石,兹因属田石家族,无山石火气的“皇家”风度所致硬田1.8石种:煨红田产地:上、中坂田中特征:表皮的一部份为枣红色,其它部份则泛黄,或带黑皮及黑斑,质地坚硬、乾涩、无明显萝卜纹煨红田、表皮的一部份为枣红色,其它部份则泛黄,或带黑皮及黑斑,产于上、中坂田中,此为田父烧草积肥等人为原因至使土中小田黄受高热而产生变化的产物。
一般质地坚硬、乾涩、无明显萝卜纹,材积极小,不为藏家所重,见有以作随形小印章者,印身刻巧色薄意,也可爱1.9石种:银裹金田黄产地:三坂所产特征:色泽明快淡雅,质纯净而细嫩,萝卜纹细密隐约银裹金田、以外白内黄两种色组成的田石,色泽明快淡雅,质纯净而细嫩,萝卜纹细密隐约,一般材积较小,制印多作不定形之闲章1.10石种:灰田产地:特征:色呈浅灰或深灰者,俗称灰田石田石中色呈浅灰或深灰者,俗称灰田石。
石质微透明通灵,肌理萝卜纹清晰可见,然多有黑点掺杂其间,且泛赭黄色。
灰田是呈淡灰色的田石。
此类田石的经济价值远不及田黄石二、水坑石种:水坑寿山石中的一大类,离寿山村东南面约二公里有一矿床,由于矿床位于“坑头占”山麓,是寿山溪的发源地,矿脉垂直倾斜,洞深如井,凿采困难,且坑洞深入溪涧底,坑底不断有地下水涌出,故名“水坑”。
凡坑头所产的石头,统称为“水坑石"或“坑头石”,为寿山石中比较稀有的一类。
水坑石亦由矿洞内开采而得,并非产自于水中,因矿洞内石质受到山涧水不断渗透与浸渍,显得莹澈凝腻。
但因矿层稀薄,一般块度仅在方寸之间,极少有大件的作品出现,若能成方型者,更为难得。
清代有诗云:惟有水洞在涧底,四时暗溜鸣嘈嘈;其间结窝不可觅,觅得一线群欢号。
可见水坑石采凿的困难及珍贵的程度。
水坑石以透明度高、肌理莹洁者为上品,其中以红及黄色最为罕见,明色胜暗色.2.1石种:水晶冻石产地:坑头占山水晶洞特征:质透明凝结如同水晶水晶冻,极言其透明莹澈如水晶也。
出于坑头者,名溪中冻,纯白雅洁,玲珑粹美,为白水晶。
中多兰点及棉花纹,“白玉肤里,微有粟起”。
纯红者,鲜艳犹红烛,名红水晶;黄色者,明媚如杏黄,名黄水晶,均罕有。
红黄二种,中多黄点、红点。
,及红格,又有稍粗纹如棉花絮。
其细粒点,石工呼为虱卵。
水晶冻水晶冻水晶冻石— <水坑白水晶冻>水晶冻石— <瑞兽>2.2石种:牛角冻石产地:坑头洞中特征:色赭黑,黑中透出红气,通明而有光泽,肌里有水纹,如牛角之纹理牛角冻,寿山石的一种。
牛角冻出产于坑头洞中,色赭黑,黑中透出红气,通明而有光泽,肌里有水纹,如牛角之纹理,故得名“牛角冻”。
《寿山石考》曰:暑天黛海,日不敢骄。
意指莹澈之牛角冻如夏日碧海,连太阳都逊其光泽。
铁拐李牛角冻仙草牛角冻对章何可一日无此君牛角冻石罗汉钮章印章水草2.3石种:鱼脑冻石产地:水晶洞特征:透半浑,又称羊脂玉,石质显得特别凝腻脂润,隐含云、水团状纹或波浪纹,如煮熟鱼脑,鱼脑冻产于水晶洞,半透半浑,又称羊脂玉,石质显得特别凝腻脂润,隐含云、水团状纹或波浪纹,如煮熟鱼脑,不如水晶冻莹澈,石色亦非雪白。
因产量极为稀少,见过鱼脑冻的人也少,故争议也最大。
清.毛奇龄《观石录》曰:玉质温润,莹洁无类,如搏酥割肪,膏方内凝,而腻已外达。
清民二代诗人咏颂寿山水坑石时,均将水晶冻与鱼脑冻相提并论,诸如清?张伯膜“洁如冰贮白玉壶,莹如雪映凝脂膏”、现代?王贤镇“冰心鱼脑二无邪”,证明水晶冻与鱼脑冻有时难以区别,仅能将莹澈者归类水晶冻,微浑凝腻含不甚透明云团细纹者归类鱼脑冻。
鱼脑冻2.4石种:黄冻石产地:特征:色如初剥之枇杷,如杏黄,通明纯正无瑕而凝腻者黄冻,寿山石的一种。
凡“黄水晶”中,色如初剥之枇杷,如杏黄,通明纯正无瑕而凝腻者,皆称为“黄冻”。
黄冻质地腻如蜜蜡,故又称蜜蜂蜡,石性纯净无瑕,色如枇杷,肌理间有红筋,似田黄冻,唯无石皮。
金石画家陈子奋称其“俨如宜都枇杷,令人食指欲动”。
黄冻2.5石种:鳝草冻石产地:坑头洞特征:质地清灵,色多白微灰黄,肌理隐含白色细冰纹及色点,或色淡灰黄含灰黑或白色细毛状纹理,状如水底草叶鳝草冻产于坑头洞,质地清灵,色多白微灰黄,肌理隐含白色细冰纹及色点,或色淡灰黄含灰黑或白色细毛状纹理,状如水底草叶。
《寿山石考》曰:二八佳人,猫睛石压鬓。
鬓者耳际细毛也,意指鳝草冻中含有类似少女耳际之细毛纹。
鳝草冻2.6石种:天蓝冻石产地:特征:色蔚蓝,愈淡愈佳,质明净,如雨后晴空。
天蓝冻肌理中有色点及棉花纹,若朵朵云霞天蓝冻,一名“蔚蓝天”,寿山石品种之一,雕刻工艺品用材。
又叫“青天散彩”。
色蔚蓝,愈淡愈佳,质明净,如雨后晴空。
天蓝冻肌理中有色点及棉花纹,若朵朵云霞。
高兆《观石录》称:“对之有酒旗歌板之思。
”天蓝冻天蓝冻石— <芦雁>天蓝冻石— <神龙灵凤对章>2.7石种:环冻石产地:特征:时有泛水珠、水泡般的环纹出现,或零星分布,或环环相连,蔚为奇观环冻,寿山石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