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来说,纤维作物应当通过高度密植抑制分枝,使主茎得到更好的营养条件,以提高
【】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经济系数 D.纤维产量
2.叶面积与植株干物重量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 B.叶面积比率C.净同化率 D.光合势
3. 由植物根部引起的倒伏称为【】
A.挫折型倒伏 B.弯曲型倒伏 C.扭转型倒伏 D.开张型倒伏
4. 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
A.3℃ B.5℃ C. 9℃ D.10℃
5. 在较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
A.中间性植物 B.长日性植物C. 短日性植物 D.定日性植物
6. 作物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而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占总辐射能量的百分数称为【】
A.光能利用 B.光合利用率 C.光能百分率 D.光能利用率
7.水稻在缺氮条件下培养,较低的光照强度即达到光饱和点,若提高光合速率只有增加
【】
A. 02 B.磷C.氮素 D.光照强度
8. 水稻、小麦等C3植物与玉米、高梁等C4植物区别在于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内没有【】
A.叶绿体 B.线粒体C.质体 D.液泡
9.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称为【】
A.生物产量 B.经济系数C.经济产量 D.收获指数
10.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分子的自由能降低.因而使其水势降低的部分,称为【】
A.渗透势 B.压力势C.衬质势 D.水势差
11. 存在于作物细胞壁、细胞间隙、液泡、导管和管胞内及
作物体其他组织间隙之中的水分称为【】
A.结合水 B.束缚水 C.自由水 D.化合态水12.如果土壤中巳无可利用的水分。
虽然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植物不能恢复原状,称为【】 A.“烧苗”现象B.短时萎蔫C.暂时萎蔫D.永久萎蔫
13.在矿质营养中,能促进叶面积的增大,但施量过多又会造成茎叶徒长.对产量形成不利,这种矿质元素是【】
A.磷 B.氮C.钾 D.钼
14.作物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
并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和斑块,但主脉附近仍为绿色。
随着缺素症状加剧,以致使整个叶片变为棕色甚至干枯。
上述症状表现为作物缺【】
A.N B.MgC.S D.K
15.支链淀粉的合成酶是【】
A.Q一酶 B.ADPG酶 C.UDPG酶 D.α一淀粉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 影响种子寿命的外在因素有【】
A.水分 B.温度 C.氧气 D.二氧化碳 E.仓虫和微生物
17.影响作物叶片大小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
A.播种期 B.肥 C.水 D.气温 E.光照18.计算作物叶面积的方法有【】
A.重量法 B.求积仪法 C.纸样称重法 D.速测法E.长×宽系数法
19.影响作物分蘖(分枝)的因素有【】
A.品种特性 B.02C.温度 D.水分 E.矿质营养
20.禾谷类作物的籽实(颖果)发育过程包括【】
A.籽粒未形成期 B.籽粒形成期 C.乳熟期 D.蜡熟期E.完熟期
21.小麦叶片、叶鞘、节间在伸长过程中呈“S”型曲线,其伸长期大体上可分为【】
A.待伸长 B.伸长初 C.伸长中 D.伸长末E.定型
22.影响叶片光合作用的遗传因索包括【】
A. 作物种类 B.播期早晚C.生态环境 D.作物类型E.作物品种
23.作物群体自动调节的基本特点包括【】
A一定的时间性B一定的地域性C一定的顺序性D有一定的限度 E调节能力与生活力有关
24.作物光合产物运输分配特点有【】
A优先供应生长中心B两侧运输C就近运输D光合产物再分配 E光合产物运输有滞后现象
25.作物根系吸水的部位主要在根的先端约10cm内,包括【】
A.根尖区 B.根冠区C.根毛区 D.伸长区E.分生区
26.元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是。
27.作物一生所经历的生命活动周期叫做。
28.作物根系有性,根系人土的深浅与土壤水分有很大关系。
29.光合作用的现象是作物对午间生态条件变化的一种生理反应,由于其使光合产物生产减少,故设法避免其出现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30.叶片的光合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一是,二是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三是生理生化过程。
31.消光系数是表示在群体内垂直方向上衰减特征的参数。
32.束缚水已失去了的作用,0℃不结冰。
33.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而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称为。
34.茎用作物产品器官的成熟时期都处于代射占优势的时期。
35. 温度适当增加具有使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发芽
37.有效积温
38.光饱和现象
39.作物衰老
40.抗旱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禾谷类作物营养器官间的生长关系。
42.简述作物单株的光合特点。
43.简述水分在作物体内的运输。
44.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矿质元素时有何不同? 45.简述预防作物低温冷害的技术途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如何依据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保证播种后的全苗、壮苗?
47.试述作物灌排原则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