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专业介绍第一部分.学科专业介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3+1,即三年在职学习,一年脱产学习),2011年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从2012年起,将原批准招收的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改为从海南省特岗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到2018年6月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9届。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海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从无到有,从2010年开始,经过近10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并且,2012年6月经海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将文学院现有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任为专业型(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此举大大增强了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在担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和论文指导的教师队伍中(不包括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共有中文教授18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21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共23人,学科带头人为陈道谆教授。
另外,文学院有外聘教育硕士生导师12人,他们分别来自海南省教研院或海南省、海口市属重点中学,都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中学教育研究心得,具有中学语文特级或高级教师职称,是所在学校“教学名师”或骨干教师,都有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论著或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第二部分.培养目标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而设置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第三部分.学科获奖情况(不包括外聘专家、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近几年来,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和研究生在参加全国教育专业教学成果评奖、教学竞赛等方面,获奖硕果累累,统计结果如下:(1)2015年12月,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评审活动中,以陈道谆教授为第一申报人申报的“海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被评为二等奖。
(2)2016年9月,陈道谆教授、阳利平教授被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第五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3)2016年9月,由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牵头与海南中学共建的“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基地”,被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4)2012年12月,2010级学科教学语文农村教育硕士徐阳参加海南省中学语文教学大赛,荣获“海南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等奖”。
(5)2014年11月,2013级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钱苗、石大阳分获全国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二等奖。
2017年12月,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杨潇潇、吴叶同获全国第二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第四部分.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导师研究方向介绍邵宁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现当代文学思潮及古今文学通变研究。
王学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现当代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研究。
陈道谆:文学理论研究,重点为文学阅读及作家作品研究。
徐仲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现代文学中的性意识描写。
李占鹏: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重点为古典戏剧研究。
罗璠:外国文学研究,重点为比较文学及中外文学思潮研究。
席建彬: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小说诗学理论及作家作品研究。
薛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重点为宋明文学及词曲学研究。
杨清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重点为《文心雕龙》研究。
段曹林:现代汉语研究,重点为汉语修辞、汉语规范以及相关的应用研究。
李清桓:古代汉语研究,重点为古汉语词汇、音韵及训诂研究。
毛明:外国文学研究,重点为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阳利平:中学语文教学论研究,重点为新课改语文教材分析。
谢海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宋明诗学批评研究。
龙涛: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重点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黄思贤:古代汉语研究,重点为汉古文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研究。
邓新跃: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重点为明清诗文批评研究。
张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当代戏剧影视艺术及港台文学研究。
冯青:古代汉语研究,重点为汉语史、朱子学及地域文化研究。
程振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鲁迅研究。
杨若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当代散文创作研究。
房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影视艺术研究。
张所帅:中学语文教学论研究,重点为阅读理论及测量评价研究。
本学院招生咨询联系人及电话:黑白(0898)65887916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表(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具体招生数额以教育部批文为准)学制两年,全日制,发双证学院院长(签字):学院(盖章):年月日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903文学综合适用专业: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综合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非综合科目设置的,可不列)第一部分:古代文学约75分。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约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题:约10题20空格,每一空格一分,共20分。
2、名词解释题:约10题(古代文学5题,现代文学5题),每题4分,共40分。
3、简答题:约4题(古代文学2题,现代文学2题),每题5分,共20分。
分析论述题:约4题(古代文学2选1,现代文学2选1),每题25分,共50分。
二、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文综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2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综科目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先秦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诗经》第二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三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四章屈原与楚辞(二)秦汉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秦及汉代散文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第三章汉代辞赋第四章两汉诗歌(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乐府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永明体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四)隋唐五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三章李白第四章杜甫第五章大历诗风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十章晚唐诗歌第十一章李商隐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五)宋辽金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苏轼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骈文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六)元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关汉卿第二章王实甫和《西厢记》第三章白朴和马致远第四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五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剧作第六章元代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第七章元代散曲第八章元代诗文(七)明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第三章明前期诗文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第七章汤显祖第八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第十一章晚明诗文(八)清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第三章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第四章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第五章《红楼梦》第六章清中叶文学(1723-1839)“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考试大纲(一)绪论:现代文学史的时间界定。
发生背景。
描述对象和宏观特征(二)第一编(第一个十年):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胡适与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呐喊》与《彷徨》。
《野草》与《朝花夕拾》。
“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自叙传”抒情小说与创造社胡适与早期白话诗郭沫若与《女神》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诗派纯诗《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冰心、朱自清与现代散文“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散文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田汉、丁西林与中国早期的话剧实践(三)第二编(第二个十年):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革命文学论争与左翼文学思潮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老舍与“京味小说”巴金的小说创作与安那其主义思想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田园乡土风格左翼文学京派与海派文学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人的创作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曹禺和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四)第三编(第三个十年):战争制约下的文学与政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雅俗交融文学创作张爱玲的小说徐訏、无名氏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艾青诗歌的独特意向、风格和主题七月派诗人、九月派诗人的创作报告文学的勃兴小品散文的多样风姿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