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感悟中国共产党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3、设置问题:教材P120观点一、观点二
引导讨论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基本国情和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进行探究,有利于他们从自身的感悟中体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道理所在。
第九课第二节《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示范课教学设计
演武中学孔令峰20xx年12月
课题
第九课第二节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节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听
课
反
思
及
困
惑
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在于教学环节比较完整,有导入,有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结,有达标检测。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干净利索,结尾启发性小结给学生整体感知的印象,能完整掌握书本中的知识要点。
这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应多利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资料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另外提出的问题应多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正是新课程理念大力提倡和发扬的。对于这节课来说更应注重学生的导行教育,也才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我认为在“我来反思”环节加入“辩一辩”活动形式会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更有利于突破该课的重点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争取做一名具有全新理念思品学科教师。
学生反思
四、
课堂
小结
布置
作业
2)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又该如何做?
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知行合一。
总结在今天的学生、生活中,从小事做起
板
书
设
计
代代相传的精神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总
体
评
价
优点:设计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的原则,注重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缺点:缺乏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资料
建议:结合教学内容的导入与结束环节可以安排由生活中来的相关问题,再在结束环节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不合理问题。体现课堂的知识从生活中来,课堂生活化的理念,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艰苦奋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充分的体现
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1、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2、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3、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4、中学生应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精神
教学反思
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
吕梁地区汾阳市演武中学学校思品学科学员姓名吴庆朝
教学评价标准
项目等级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教学目标
内容Hale Waihona Puke 排课堂组织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教学效果
过程与
方法
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
重点
新时期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教学
难点
新时期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教法与
学法
讲授法、探究式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引入:课前让大家查找与艰苦奋斗的名言警句,哪一小组先汇报?
1)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教材中所列举的格言警句的出处及大意。
2)归纳教材中列举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
4、展示故事:《两代“铁人”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两代“铁人”的故事。
2)议一议从两代“铁人”的身上,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在学习上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创业精神的新要求。
5、结合实例,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1)学生阅读教材P121提供的材料。
课程名称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授课者
孔令峰
评课地点
校政史办公室
评课时间
20xx.12.20
评课人
吴庆朝、程慧琳
授
课
过
程
摘
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评
课
记
录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研究课标、学生学情,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的原则,注重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注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感悟本课内容,体验艰苦奋斗与创业精神。生成情感与价值观。活动意识较强,能利用现实生活中对于艰苦奋斗精神的错误理解与不合时代要求的做法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明理导行。生生互动的安排较好。整合教学资源意识较好,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入适当的材料以说明本课问题,培养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成就人类伟大事业,特别是成就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认识,利于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启发性小结的设计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教学环节完整。
2)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目的是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将艰苦奋斗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
1)学生回忆革命历史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比较两代铁人不同之处,体会新时代的特点
4)引导学生从自身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三、
课堂
练习
巩固
新知
6、反思、导行:
1)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
3)请学生列举出与上述主题一致的名言警句。
4)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我国古代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课上进行交流。
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这些格言警句中的深刻道理,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联联系起来。
学生汇报课前查阅的情况。
相互交流
二、
尝试
探究
解决
问题
2、、幻灯展示:井冈山、长征等图片
通过观看讲述在这些运动中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