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开课:植物与地理环境-地理
公开课:植物与地理环境-地理
截留降水效果更好 延缓地表径流流速 涵养水源、固土能力更强
知识梳理—植被类型与自然带
冰原带 °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 点及产生原因。(6分)
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 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 早,蒸发历时长。
考向二 —植物与地形
(2017新课标1, 37)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 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 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 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 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 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上图)。
风
风力大小
地 带 性
植物种类、 生长速度、
形态
规律总结:气候与植物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 大,气温日较差小。
考向二 —植物与地形
(2017新课标1, 37)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 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 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 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 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 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上图)。
(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 理解释。
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气湿度大;地面辐 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山地复杂的地 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
考向一 —植物与气候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 (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 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 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右图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2015
全国卷Ⅱ 次生林与人工林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的差异
全国卷Ⅲ 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学习目标:
1、从区域整体性视角,分析影响植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 协调发展。
知识梳理—植被 自然植被
人工植被
植被结构更复杂 地表植被更丰富 地下根系更发达
山 脉 非地带性 阻 挡
规律总结:地形与植物 植被对地形的影响?
植被覆盖率高,减少风力、流水对地表的侵蚀
考向三 —植物与水文
2008-2012年,云南连续五年干旱,许多地方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然而在哈尼梯田,这里 丝毫不受影响,这是为何呢?
规律总结:植物与水文
树冠截留雨水,植被结构越复杂, 层次越丰富,树冠密度越大,截留 效果越好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知识梳理—植被类型与自然带 影响植被类型及分布的因素:
1.纬度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知识梳理—植被类型与自然带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 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 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 增强。
规律总结:地形与植物
海 山麓-山顶水热状况的差异,植被出现了垂直地域分布规 拔律
地形
坡 阴坡和阳坡蒸发量的差异导致了土壤水分的差异 向
(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
由于潮湿多雾,日照少;气温低,热量少;土层浅薄,贫 瘠,植物生长缓慢。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 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
规律总结:气候与植物
光
喜光植物
照
喜阴植物
气候
热
赤道-两极、山麓-山顶
量
水
分
沿海-内陆
迎风坡背风坡、焚风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影响植被类型及分布的因素: 1.纬度 2.水分
8844.43
知识梳理—植被类型与自然带
影响植被类型及分布的因素: 1.纬度 2.水分 3.地形 海拔、坡向 4.土壤 土壤成分、酸碱度 5.人类活动 植被覆盖率、干扰程度
知识梳理—生物循环
考向一 —植物与气候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 (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 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 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右图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
植物与地理环境
课程标准: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原理应用
考卷
2020
全国卷
山东卷
林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区域植被变化的影响
考查内容
2019
全国卷Ⅲ 区域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自然带植被类型
2018
全国卷Ⅱ 植被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汾河)
全国卷Ⅰ 西北某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