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F钢包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F钢包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F钢包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编号:5-JA-LG-233 一、工艺流程
精炼前的准备→转炉出钢加料→行车吊运→坐入钢包车→连接吹氩管→钢包开至精炼工位→下降炉盖→降电极加热→测温取样→加第一批脱氧剂及补充渣料→合金微调加第二批脱氧剂(渣白)→测温调整供电制定→精炼控制温度→喂丝→软吹氩→加保温剂→吊包至连铸
二、精炼操作程序
1、精炼前的准备
(1)、按设备操作规程认真检查相关设备是否正常;
(2)、检查各种渣料合金、脱氧剂的数量及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炼优质及合金钢时合金应烘烤干燥);
(3)、检查测温及取样系统仪器工具是否正常;
(4)、检查喂丝机是否正常,各包芯线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5)、检查水冷炉盖内部溅渣情况及是否漏水,炉盖升降是否正常,各气动阀门动作正常;
(6)、检查电极的长度及侵蚀情况,升降是否正常;
(7)、各种生产工具器具是否准备完备;
(8)、氩气系统及各种能源介质系统的检查;
(9)、加料系统的检查;
(10)、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指示信号是否正常;
(11)、了解当班的生产计划及品种安排;
(12)、了解转炉的生产情况(包括出钢温度及成份、下渣情况);(13)、了解钢包情况;
(14)、了解连铸生产情况;
2、出钢加渣料及合金
为缩短精炼时间,转炉出钢时可加入部分合金及渣料,锰按中下线控制,硅按下线控制;
3、行车吊运坐入LF炉钢包车,连接吹氩管;
4、钢水精炼
(1)、确认炉盖下降所具备的条件,降下炉盖;
(2)、中高档电压送电2-5分钟后,测温取样及时送检;
(3)、加第一批脱氧剂及部分渣料;
(4)、化验结果报回成份微调,加入第二批脱氧剂;
(5)、根据测温结果调整供电制度(过程温度控制按高于处理目标温度10℃左右控制,需深度脱硫的炉次可适当提高温度10-20℃);(6)、渣量配比及造渣制度
①.渣料配比:石灰:萤石=5-6:1(或加入专用精炼渣);
②.造渣制度:一般钢,渣料加入量:10-15千克/吨钢,深脱硫钢渣料加入量15-20千克/吨钢(全部渣量不超过25千克/吨钢,包括转炉下渣量);
(7)、白渣操作
①.加料3-5分钟第一批融化良好,加入第一批脱氧剂(加入总量的三分之二),当加料成分微调后此时钢渣应变黄白色,同时泡沫渣已形成接着加入第二批脱氧剂(加入总量的三分之一)约3-5分钟后,钢渣应全部变为白渣(有些低碳钢种渣呈黄白色);
②.精炼期至渣料变白的时间约为10-15分钟,保持白渣时间应大于10分钟;
(8)、合金调整
①.合金成分调整应在黄白渣或白渣条件下进行;
②.合金加入顺序应按元素活泼程度的先后顺序加入;
③.合金加入量计算
加入量=钢水量*(目标值-实际值)/合金元素含量*收得率;
④.合金元素含量控制遵守以下原则:
合金元素调整按规格中线控制,连浇炉次钢水成份要考虑上、下炉次间成份偏差,〔C〕≤0.02%,〔Mn〕≤0.10%,〔Si〕≤0.05%;(9)、在加入合金及增碳剂后要适当加大吹氩量(但钢渣不要破顶)。

5、温度控制
(1)、精炼期的温度控制应按照前期加热补偿后期缓慢降温(保温)的方法进行温度控制;
(2)、精炼终点温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T终点=T液相线+△T 中包过热度+△T 中包温降+△T软吹氩+△T喂丝+△T 镇静降温
其中:T液相线——精炼钢种的液相线温度
△T 中包过热度——中间包浇注时的过热度(按25-30℃控制)
△T 中包温降——大包到中间包的温降(第一炉取50℃,连浇炉取30-35℃)
△T软吹氩——软吹氩时的钢水温降(一般按5-10℃控制)
△T喂丝——喂丝时的钢水温降(喂铝线不降温,一般按5℃控制)△T 镇静降温——钢水镇静时的温降(一般按1-1.5℃/min控制)
6、喂丝及软吹氩
(1)、钢水成份符合要求,温度合适,停止精炼提升电极切电,提升包盖将钢包车开至喂丝工位进行喂丝操作;
(2)、按钢种要求选择喂丝种类;
硅钙线:常用于钙处理或终脱氧
钙铁线:常用于钙处理或终脱氧
铝线:常用于终脱氧
碳线:常用于增碳
(3)、喂丝速度控制在3-4米/秒,喂丝时氩气流量为小;
(4)、喂丝结束后,需软吹氩的钢种可进行5-10分钟的软吹氩(软吹氩时氩气压力为最小,观察渣面微微波动为宜);
7、加保温剂吊包
喂丝结束后,卸掉吹氩管,向钢包投入覆盖保温剂(用量0.5-1千克/吨钢)吊包上连铸;
三、其它操作
1、接放电极操作
(1)、接长电极
①.将电极在接头装置上夹紧,吹扫电极端面及螺纹孔处灰尘,在接长装置上端余电极200-300毫米;
②.安装新电极接头前,必须用风管将接头吹扫干净,接头孔内最好装入粘结剂;
③.专人指挥吊车用专有吊具将被接电极吊起,天车起吊时要缓慢,电极触地端要垫些软物品防止电极端面碰坏;
④.电极对正后,指挥天车下降,当下降至300-500毫米时,暂停下降,用吹风管将电极下端面螺孔吹扫干净;
⑤.指挥天车点动下降,将被接电极降到待接电极接头上,将电极接装扳手抬起,将被接电极顺时针拧紧(注:两电极拧至20-30毫米距离时,再用风管将接缝吹扫一遍再拧紧);
⑥.松开电极夹紧装置,将接好电极下放至适当高度夹紧待用;(2)、电极吊放
①.专人指挥天车,将天车钩降至待放电机上方对正挂好专用吊具,指挥人员站在炉顶平台上安全位置;
②.松开电极夹钳
操作程序:先将电极(夹紧/松开)转换开关打到松开位,对应夹钳松开;
③.指挥天车缓慢下降,至电极下端与包盖下沿齐平(此时包盖在高位),然后用吹风管将电极横臂夹持器内表面吹扫干净;
④.吹扫完毕,将电极控制开关打到夹紧位,相应电极被夹紧;
⑤.确认电极夹紧后,指挥天车落钩、摘钩,取下吊具;
⑥.待电极全部放完后,将主控室的控制开关打到平紧位放电极操作完毕;
2、中心包盖更换操作
(1)、更换标准
①.按使用状态:三个电机孔中心处耐材厚度被侵蚀≥2/3时,必须更换;
②.使用寿命参考值:正常使用700-750次;
(2)、更换准备:
①.将更换用的钢丝绳专用吊具准备好;
②.将三支电极松开拔掉;
③.将备用的新中心盖吊至炉前吹扫干净;
(3)、更换
①.专人指挥天车,将专用吊具挂至旧包盖的三个环上,并指挥天车轻轻吊起,移至废渣(旧耐材)放置区;
②.指挥天车将吊具挂入新包盖的三个挂环上,然后轻轻吊起,将新中心盖移至包盖位置,对准标志锲口缓慢放入;
③.摘掉吊具,上好三支电极,更换结束;
四、常见事故的处理程序:
1、钢包透气砖透气性差
(1)、检查吹氩管和快速接头有无漏气现象;
(2)、如管网无漏气,把自动吹氩的旁吹打开,阀门逐渐开至最大,降电机加热升温;
(3)、加热升温无效时,通知有关人员确认对该包钢水进行浇铸、倒包或回炉处理;
2、电极夹持器打火或发红:
(1)、用压缩空气吹扫电极与夹头接触面的灰尘;
(2)、检查夹头内表面是否光滑,否则通知电、钳工打磨处理;
(3)、检查电极夹头是否漏水,若漏水通知钳工处理;
3、电极折断
(1)、电极折断位在炉盖电极孔上部,则用钢丝绳拴紧电极,用天车吊出,换备用电极;
(2)、电极折断位在电极以下,提升炉盖,开出钢包车,若电极折断后掉入钢包中则用夹指挥开车吊出;
4、炉盖塌陷
(1)、开出钢包车,用散状耐火泥修补,继续冶炼后,将中心盖更换;
(2)、若塌陷区域过大,停止精炼,将钢水做简单处理、浇铸或更换新包盖;
5、漏钢
(1)、漏钢在钢包渣线部位,指挥天车吊包倒出一部分钢水继续精炼,并在精炼中有专人观察包壁;
(2)、若包壁渣线以下部位以及透气砖或水口处漏钢,则立即指挥天车吊起钢包将钢水倒入或者漏到事故钢包中;
6、炉盖水冷系统大量漏水
(1)、立即抬起电极,停止精炼,将包盖抬起,关小水阀;
(2)、若水大量漏入钢中,先不要运动钢包,待包内水份蒸发后再将钢包车开出;
(3)、查找漏水部位找焊工及时补焊,若漏水太多超出炉盖使用寿命,则更换水冷炉盖;
7、钢包内钢渣结壳不能引弧
(1)、不要硬性下插电极以免折断;
(2)、若结壳较轻指挥天车吊重物砸开渣面,同时加入吹氩量,冲开渣面;
(3)、若结壳较重,表明钢水温度已很低,则用氧烧开渣面做倒包和回炉处理(若吹氩正常,也可缓慢加热升温);
8、包沿超高
(1)、包沿超高时将钢包车自动改为手动,缓慢开动并专人监护指挥;(2)、若钢包不能进入精炼工位,则采用天车吊重物将超高部分打掉或用氧烧掉;
9、电极下插、上漂
(1)、及时通知液压维修人员进行调整;
(2)、配电工在自动加热过程中,可转入手动调节电极升降,使电流稳定在一个适当范围内。

炼钢厂
2019年12月17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