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分析报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分析报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分析报告
一、铁路建设 (4)
二、公路建设 (7)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9)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近年来亦保持持续增长。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用20~30 年才完成其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大致开始时间是90 年代中后期,目前正处在建设中期。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中国距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尚有较大距离,与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差距,说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

我国交通基建领域的投资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

在“十一五”规划下,如图6.8 所示,我国政府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将高达3.8 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73%,计划用于交通运输的合理布局,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展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等。

一、铁路建设
目前铁路建设正处于黄金时期,“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投资将呈爆发式增长。

2006 年我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552.75 亿元,比上年增长76.4%(资料来源:铁道部《2006 年铁道统计公报》)。

2007 年到2010 年,还将有超过1 万亿元的铁路基建投资,如图6.9 所示。

2006 年7 月1 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至此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已近8 万千米,几乎覆盖了我国所有的地区。

2007 年4 月18 日,铁道部在京哈、京沪、京广等线路实行第六次大提速,我国铁路提速线路总里程达16,500 千米,多种高速列车运行时速达到200 千米以上。

虽然铁路已经历了高速发展,但目前的我国铁路运输能力只能满足社会需求的35%左右。

我国铁路目前以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着占世界铁路运输总量24%的运输任务,急需扩大铁路网络规模及实现铁路现代化。

因此,铁路“十一五”规划在延伸铁路网络规模的同时,也侧重于实现铁路网整体技术的现代化升级和改造,重点建设电气化铁路、双轨铁路与高速铁路。

根据铁路“十一五”规划,我国将新建铁路17,000 千米,包括7,000 千米客运铁路专线;将8,000 千米现有铁路线升级提速;将15,000 千米现有铁路线升级为电气化铁路;将国内高速客运铁路线的总里程延长到20,000 千米以上;到2010 年底,将国内铁路网络的总里程延长到90,000 千米以上。

图6.10 显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网的规划情况:
根据国务院2004 年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 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0 万千米,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流,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

此外,到2020 年我国政府计划建设客运专线12,000 千米以上,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型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并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规划建设新线约16,000 千米;对路网既有线,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000 千米,既有线电气化16,000 千米。

为保证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将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发行铁路建设债券、从国家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获得大量贷款等,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投资12,500 亿元进行铁路建设,是“十五”计划中相应金额的四倍多。

到2020 年,铁路建设总投资将超过20,000亿元,预计每年平均投资额将在1,200 亿元左右。

上述投资规划将为铁路建筑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公路建设
公路建设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发展重点。

如图6.10 所示,1996~2006 年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1.9%。

“十五”期间,我国公路网总里程增加了25 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增加了2.5 万千米,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增加了10.7 万千米。

根据《2006 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06 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 万千米,比上年末增加11.8 万千米。

如表6.2 所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使公路交通需求更加旺盛。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2004 年12 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将由7 条首都放射线、9 条南北纵线和18 条东西横线组成,总长约8.5 万千米。

2010 年将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 万至5.5 万千米,2006 年新通车里程4,400 千米,2007 年至2010 年年均通车里程将保持在3,000 千米以上。

作为高速公路网络工程的一部分,我国将建成连接全部省级公路的全国性高速公路网络,该骨干网络由5 条南北公路及7 条东西公路组成。

该工程通过高等级公路,将人口在100 万以上的城市,以及83%的人口在50 万以上的城市,与上述骨干网络连接,并建成连接西部省份的8 条省级公路。

下图显示了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
国家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将保持强劲势头,根据“十一五”规划,国家对公路(含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预计达21,000 亿元。

按静态投资匡算,国家高速公路网未来建设所需资金约20,000 亿元,其中东部地区3,900 亿元、中部地区5,200 亿元、西部地区10,900 亿元。

预计2010 年前,年均投资规模约1,400亿元,2010 年至2020 年年均投资约1,000 亿元。

该投资计划将为我国公路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被称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65年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北京地铁开始建设、1969年投入试运营后,经历了40年左右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我国仍只有10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长约为440千米。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城轨)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完成的报告显示,由于经济增长迅猛、城市化进程加快,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既有城市轨道系统的10个城市中,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6个城市正在或计划扩建现有地铁网络。

例如: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轨道交通既有运行线路4条,共114千米,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2004~2015年)建设规划》,2008年奥运会前,将新增运营里程84千米,累计达到198千米;到2012年底,将新增运营里程221千米,累计达到419千米,基本实现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到2015年底,将全部完成轨道交通19条561千米规划建设,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线网格局。

根据《上海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上海将在2005至2012年间落实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新建8条轨道交通线;到2010年建成11条线运营网络400千米,到2012年建成13条线运营网络510千米。

目前,在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25个城市制定的城市发展方案中计划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截至2007年7月,其中14个大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案并通过了审批。

预计这14个城市拟规划建设55条新线路,长约1,500千米,总投资约5,000亿元。

在“十一五”规划中,预计全国特大城市的地铁和轻轨通车里程将超过1,500千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