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组合体
线重合
55
20
Ф35 Ф40
20
125
5
尺寸数字 朝向错误
55
尺寸数字、箭 头大小应一致
对称尺寸
不能只标 注一半
105
图6-7 尺寸标注的常见错误(之二)
第四节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读图的总原则 组合体读图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读图 线面分析法读图
读图综合例题
读图的总原则
始终把空间想象和投影分析相结合
已知视图
√
×
将物体摆正,尽量让物体上的面与投影面保持平行或 垂直的位置关系,以充分利用投影的实形性和积聚性,以 便于绘图。
步骤二: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一)
反映形体的主要特征
反映整体特征
步骤二: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二)
√
×
正确的主视图投影方向
在主视图上将产生太多 的虚线,不利于读图。
步骤二: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三)
2.相切
无线
无线
●
注意:相切处无线!
转向轮廓线
回转体 水平投影怎样画?
切线与转向轮廓 线重合要画线
切线与转向轮廓 线不重合不画线
3. 相交
用形体分析法看组合体
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基本体、简单体 分析各基本形体的组合形式:叠加、挖切 分析各基本形体的相互位置:对称、共轴 分析各基本形体的邻接表面的连接关系:相交、 相切、平齐。 综合认识组合体
9 25
6. 同一个方向上连续标注的几个尺寸应该尽量配置 在少数几条线上,避免标注封闭尺寸
(a) 不好
(b) 好
八、 尺寸标注的常见错误
应标注圆柱总长 不清晰
40 45
主要定位尺寸应从基准开始标注
Ф40
Ф70
130 60
25 20
尺寸线之间
及尺寸线与
125
5
轮廓线之间 距离太小
2XФ25
尺寸界线太长
底面、较重要的面、回转体的轴线) 4)画底图
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开始(一般为主视图),联 系其它两个视图一起画,以保证投影规律(长对正、高 平齐、宽相等)。可以先绘制主要的、大的结构,然后 绘制细节。逐个绘制各个部分。
5)检查、加深
例1 绘制轴承支架的三视图
竖板 肋板
底板
步骤一:采用形体分析法分解形体对象。
第六章 组合体
摘要: 组合体是工程形体的模型。本章首 先学习组合体的构成方式及分析方法,在 此基础上深入学习绘制组合体视图、阅读 组合体视图及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为工程形体的表达及工程图样的阅读奠 定基础。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内 容
第一节 形体分析法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第二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四节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第五节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例:
调整
封闭尺寸链
当组合体的某一方向具有回转结构时,由于注出了定形、 定位尺寸,该方向的总体尺寸不再注出。
①
②
R
2×
×
2×
×
R
×
六、标注尺寸举例
标注尺寸的步骤:
1. 进行形体分析 2. 选组合体的基准:长、宽、高基准 3. 逐个标注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定位尺寸
(基本形体的基准与组合体基准之间的尺寸)
简单结构九
简单结构十
简单结构十一
简单结构十二
2.要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1)
(3)
(5)
(2)
(4)
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主视图、俯视图形状相同,但物体的形状可不同
主视图、俯视图形状相同,但物体的形状可不同
(1)
(2)
(3)
(4)
3.要找出特征视图
形状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
2. 定形尺寸
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
3.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
4. 总体尺寸
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尺寸。
1. 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基准 宽度方向基准 长度方向基准
2. 定形尺寸
14
52
11 40 9
14
8
3. 定位尺寸
6 44
24 31
24 8
40
4. 总体尺寸 14
8
8.9443
7 SR10
R9.3675
6
12
错
ø12
误
的
尺
寸
(a)
3.75
(b)
标
注
15
方
ø7
7.2929
7.5
式
ø12.5
(c)
33
2. 同
ø14 ø8
18
一
形
ø18
ø30
体
10 35 55
的
尺
18 10 3
10
9
寸
应
该 尽
40
R10
20
量
集
30
50
中
标
注
2*ø10
3. 尺寸应该标注在反应形体特征的视图上
投影分析、空间想象 修正
物体的视图
物体形状
物体形状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读图的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
☆ 形体分析法
用“分线框、对投影”的方法分析出组合体由几部分组 成,从特征视图入手,想象出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关系 及组合方式,最后综合想象出整体形状。
☆ 线面分析法
用“分线框、对投影”的方法分析物体各表面的形状, 从而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14 6
52 44
9 11
31
总体尺寸
三、基本立体的尺寸标注(定形尺寸)
30
20
高
度
16
长方体:长、宽、高三个尺寸
10
10
25
(28.5) 正六棱柱:两个尺寸
30 三棱锥
18
24
30
F 20× 不好
30
F 20
× 不好
圆柱:高度+直径
规则:
1) 直径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半径标注在圆弧上。
2) 尺寸尽量集中标注。 3) 共有尺寸尽量标注在两
第二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1.形体分析 2.视图选择:主要是主视图的选择
——摆正物体,尽量使物体上的面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 以充分利用投影的实形性和积聚性,便于绘图
——反映物体的主要形体特征 ——避免虚线过多(虚线太多,不易读图)
3.画图:1)确定比例和图幅 2)画图框和标题栏 3)布图(画出各个视图的基准:对称面、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步骤二: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主视图
步骤三:选择图纸及绘图比例
宽基准 长基准
高基准
常用基准: 1)对称面 2)回转轴线 3)大端面 4)重要端面 5)对称中心线
步骤四:绘制作图基准线
步骤四:绘制作图基准线
步骤五:画底稿
步骤六:检查、擦线、描深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举例
[例2] 画出轴承座的三视图 (1) 形体分析
×
22
F 28
30
15
25
30
30
24
F 28
错误注法 × 6
4
20 60
16
F 40
SR30
12
14
测量方法影响尺寸标注
2、当体的表面具有相贯线时,应标注产生相贯线的两 基本体的定形、定位尺寸。
×
×
×
3 、对称结构的尺寸不能只注一半,要对称标注。
错误!
正确!
一些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4. 调整并标注总体尺寸
高度方向的基准
33
ø14
ø8
18
ø18
ø30
组
10 35 55
合
体
9
18 10 3
10
尺
寸
标 注
40
R10
20
长度方向的基准
举
例
30
50
2*ø10
宽度方向的基准
七、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1. 交线上不应标注尺寸
2. 同一形体的尺寸应该尽量集中标注
3. 尺寸应该标注在反应形体特征的视图上
图6-5 a)组合体(轴承座)的轴测图及形体分析
(2) 主视图选择
B向
A向
(放置位置
和主视方向)
C向
D向
E向
F向
图6-5 轴承座六个不同方向视图的对比
(3)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abcdegf)) 画布画整底图大支底小理板圆 承板、圆筒板加角及深完及肋相孔板贯线
图图6-56-c5)轴轴承承座座画底的图三的视过图程
4. 同轴回转体的直径,应尽量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5.相互平行的尺寸,要使小尺寸靠近图形,大尺寸依 次向外排列,避免尺寸线和尺寸线或尺寸界线相交
6. 同一个方向上连续标注的几个尺寸应该尽量配置在 少数几条线上,避免标注封闭尺寸
7. 尺寸应该尽可能标注在轮廓线外面,应该尽量避免 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1. 交线上不应标注尺寸
一、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为了便于准确地理解组合体的形状及结 构,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并分析各形体 间的组合形式和形体邻接表面间相互位置的方法—形 体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贯穿于一切工程图绘制 、阅读及尺寸标注全过程的基本思维方法。
分解组合体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基本体、简单体 复原、分析各基本形体的组合形式:叠加、挖切 分析各基本形体的相互位置:对称、共轴 分析各基本形体的邻接表面的连接关系:相交、 相切、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