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起学奥数--找规律填数(三年级)

一起学奥数--找规律填数(三年级)


所以是第249×4-1=995个算式,为3+1989
动动手: p.30随堂练习 3
三角形数列
例4:自然数按一定规律排成下面的形式,问第200行的第5是多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
【分析】观察这个三角数阵规律,第n行后n个数,把数阵变为一行排列,后一 个数是前一个数加1,所以第200行第5个数,应该为第199行最后一个数加5。
【分析】由加法算式构成的一组数,可以看作为双规数列。算式的前一个数与 后一个数都单独分析。这样,这排加法算术就变为两组数列:4、5、6、7、… 和2、8、14、20、… 很明显,这是两个差分别为1与6的数列。
思考?: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计算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数
这里我们用n来表示数在数列中的位置,第一个数列用n+3表示,第二个数列用6n4表示。用n=10代入试试结果。
找规律填数
风子编辑
第一课 基础部分
教育目标
教育重点
掌握特殊位置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掌握多个连续数字的规律 认识数列
分析数字的组成结构,找出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教育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
研究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1.根据相邻两个或相隔两数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 2.根据相邻两个或相隔两数之间的和、差、积、商等混合运算中找出规律; 3.根据整体与问题之间的联系,通过试算找出规律; 4.观察几个数与一个数或某几个数与某几个数之间的关系。
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构造一个三角形。
动动手: p.20随堂练习 4
第二课 数列中的规律
例1:找出数列的规律,并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2,4,7,11,16,( ),( )。
【分析】本题题目给定的一串数字构成数列,对数列找规律,应该从构成数的 前几个数的相关性出发。
数列间能找到的直接关系:等差或等比,或前几项之和等。而本题不存在 这个规律。当前后数递增或递减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先相邻项相减 的方式。
简单介绍通项。
动动手: p.19随堂练习 3
找通项
例3:观察下面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添上适当的数: 3,5,9,15,23,33,45,( )
【分析】先尝试相邻两数相减,差为2、4、6、8、10、12、…,即成差为2的 数列。因此括号内为45+7×2=59,即相邻数字关系为:
前一项+(项数-1)×公差
本题相邻项相减的差为:1、2、3、4、5,规律已经很明显了。
动动手: p.28随堂练习 1
双规数列
例2:找出数列的规律,并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25,3,22,3,19,3,( ),( )。
【分析】仔细观察本题数列,每间隔一个数为3,显然,这是一个双规数列。 对双规数列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分为两个单规数列,即: 25、22、19、( )和3、3、3、( ) 现在,很容易发现前一个是公差为3的递减数列,后一个固定数3。
第199行最后一个数为:199×(19919905.
动动手: p.30随堂练习4
例5:将自然数1,2,3,4,…按箭头所指方向的顺序排列,依次在2, 3,5,7,10,…的位置处拐弯。如果2算第1次拐弯,3算第2次拐弯, 那么第13次拐弯处的数是什么?
动动手: p.19随堂练习 3
数阵
例4:观察已有数的规律,在( )内填入恰当的数。
1 11 121 13 3 1 14 641 1 ( ) ( )( ) () 1
【分析】本题图形是杨辉三角形,是我国宋代数学家杨辉最早给出的。它是通 过上一层得出下一层的数。可以试试把每一行加起来,它们的和有什么规律。
数列
例1:发现下列个数的规律,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1、3、5、( )、9 2)2、4、8、16、32、( )、( )
【分析】观察中的数组成了两列数,我们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1)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固定为2,所以这是一个数列; 2)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商固定为2,所以这也是一个数列。
21 → 22 → 23 → 24 → 25 → 26


20
7 → 8 → 9 → 10
27




19
6
1→2
11
28





18
5←4←3
12





17 ← 16 ← 15 ← 14 ← 13
拐弯数分别在四个方位角循 环出现,13=3×4+1,因 此与2在同一方位角。该方 位角的数为2、10、26、… 每一轮循环结束后的数构成 正方形,因此循环结束数应 该为平方数。即1、9、 25、…13为第4次循环的第 1个数,也是第3次循环的 最后一个数后的一个数。所 以为:7×7+1=50
动动手: p.29随堂练习 2
双规数列
例3:已知算式: 1+1,2+3,3+5,4+7,1+9,2+11,3+13,4+15,1+17,…。 问:第几个算式的得数是1992?
【分析】仔细观察本题数列,这又是一个双规数列,只是两个数用“+”做了连
接。并且“+”左边的数是一组循环反复出现的等差数列,右侧是等差数列。
寻找一列数的规律,可以对相邻两个数进行四则运算,一般第1、2个测 试,2、3两个验证。复杂的规律,一般也是在简单规则之上组合的。如:1、 3、6、10、15,相邻两数相减后,差构成的数列为2、3、4、5
动动手: p.18随堂练习 1、2及例2
两个数字组合
例2:有一排加法算式:4+2、5+8、6+14、7+20、……,按这规律排 列的第10个加法算式是怎样的?它的结果是多少?
根据题目要求算某一项的答数是给定值,所以可以利用双规数列的规律,把数
列转化为如下方阵:
2 5 8 11
观察行、列数与数间的规律,可以发现,同一
10 13 16 19
行相邻数差为3,同一列数与数的差为8。
18 21 24 27
再观察第三列数,是8的倍数,而其它数不是
……
找到规律后,分析1992=8×249,即1992为第249行第三列。
动动手: p.31随堂练习5
第三课 拓展部分
例1:先观察,再填数。
6 18 14
5 15 11
7 24
【分析】四个三角形排列成天字 型,三角形内的正方形排列成品 字形。先观察整体,三角形内的 上面一个正方形内已知三个数字 为5、6、7,下层左侧一个数为顶 层的3倍,测试,可按规律得到下 两个三角形的上部与左侧的空格 内的数。观察上两个三角形,可 以发现下层右侧的数是左侧的数-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