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计量溯源性
5.6 测量设备溯源回来后,由设备负责人检查设备、附件、资料等是否齐全完整;对溯源技术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或报告》或《检定证书》,设备负责人和技术主管对溯源的信息、数据和结论以及是否满足开展工作的要求等进行有效确认。同时,根据设备的使用状态和使用频次,依据JJF 1139《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TRL-004《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确定测量设备的溯源周期要求,并完成《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记录》。
文件编号:CX10-2018
计量溯源性的控制程序
版本/更改次数:V2.1 目的
为了保证检测校准设备的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标准)、或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经CNAS认可实验室,确保检测校准物品的量值准确、单位统一且有效,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实验室检测校准测量设备、标准装置、配套设备的量值溯源性的控制管理。
6 质量记录
6.1××××年度《设备溯源方案》
6.2 《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记录》
6.3《设备不满足要求时有效性评价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JJF 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
3.6TRL-004:2017《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4 职责
4.1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编制统一的年度设备溯源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4.2 设备负责人和技术主管负责对设备计量溯源的结果进行有效确认。
4.3 设备负责人和技术主管负责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期间核查工作。
5.7 不需要溯源的设备如配套装置,由设备负责人在使用前验证其功能是否满足检测校准方法的要求、或检测校准工作使用要求。
5.8 测量设备原则上只允许用于实验室内的检测校准工作,除非能够证明离开实验室的工作现场不会对测量标准产生失效性影响。否则经管理层审批后,方可实施。
5.9 测量设备一般不外借使用。特殊情况下,在保证不影响其性能和技术指标的条件下,经管理层审批后方可借出。
5.10 测量设备在技术上没有溯源途径、不能完成溯源工作,如标准物质需提供有效的标准物质证书,特殊用途的设备可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计量比对、量值核查等方式证明量值准确、保证满足使用要求。
5.11 当测量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向管理层报告,并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测量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性能,完成《设备不满足要求时有效性评价表》。
5 工作程序
5.1 需要溯源的测量设备,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年度《设备溯源方案》,内容包括校准参数、量值范围、不确定度、校准周期等内容,经审批后实施。
5.2 测量设备根据溯源方案,直接溯源到国家基准(标准)、或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经CNAS认可实验室等有资质和能力的单位。
5.3 如实验室本身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首先由实验室完成测量设备的计量溯源工作。
3 引用文件
3.1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2017)
3.2CL01-G0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3.3CL01-G002:2018《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
3.4 CL01-A025: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
5.4 测量设备每次计量溯源工作统一派专人负责溯源工作,明确溯源的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保证溯源途中的安全。
5.5 测量设备进行量值溯源时,要求溯源技术机构给出完善、准确的不确定度信息,即
文件编号:CX10-2018
计量溯源性的控制程序
版本/更改次数:V2.0版/0
实施日期:2018年09月01日
在《校准证书或报告》、或《检定证书》明确出具溯源结果的不确定度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