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鉴别与提纯1. 选用恰当的试剂和方法除去杂质。
溴乙烷中混有乙醇(水)(分液)乙醇中混有乙酸()(蒸馏)2. 下面两种有机物,选用一种试剂鉴别甲苯与己烷(酸性)苯与(水)3.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C)A. 溴和溶液B. 苯和溴苯C. 水和硝基苯D. 苯和汽油1.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水,可选用的试剂是(d )A.金属钠B.生石灰C.熟石灰D.无水硫酸铜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CA.溴乙烷和乙醇B.丙醇和乙二醇C.溴苯和水D.甘油和水3.下列各组物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能区别的是(c )A.苯和甲苯B.1-己烯和二甲苯C.苯和1-己烯D.已烷和苯4.实验室里鉴别庚烷、庚烯和甲苯,所采用的试剂可以是下列中的(c )A.溴水和石蕊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和溴水C.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D.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5.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c )DA.苯、酒精、硝基苯B.食盐、烧碱、硝酸铵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6.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a )A.己烯、苯、四氯化碳B.苯、己炔、己烯C.己烷、苯、环己烷D.甲苯、己烷、己烯7.根据下列物质的名称,就能确认是纯净物的是( c )A.二甲苯B.三溴乙烷C.二氯甲烷D.己烯8.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①硝基苯和水②四氯化碳和苯③苯和环己烷④苯和水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9.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的NaOH溶液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③①D.④①②③10.现有3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C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11.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的最好方法是()BA.催化加氢B.通入足量溴水中C.点燃D.通入足量KMnO4酸性溶液中12.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C)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B.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C.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D.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1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C)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除去淀粉中NaCl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后,用渗析的方法分离14.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分液分离出乙酸乙酯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B)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蒸馏③除去C2H6中少量的C2H4: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6.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B)A.制备溴苯时,将苯与溴水混合,剧烈振荡B.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时,依次通过烧碱溶液和浓硫酸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几滴苯,用力振荡,紫红色褪去D.在苯中通氢气制备环己烷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一定条件下可以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B.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1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D)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提纯方法 A 乙烷 乙烯 氢气 催化剂、加热B SiO 2 Al 2O 3 NaOH 溶液 过滤C 乙酸乙酯 乙酸 NaOH 溶液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DBaSO 4BaCO 3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1.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 .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3.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A .氯化铁溶液、溴水B .碳酸钠溶液、溴水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4.下面有4种有机物,用提供的试剂分别鉴别,将所用试剂及产生的现象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试剂:①溴水,②浓硝酸,③碘水,④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现象:A.橙色褪去 B .呈蓝色 C .出现砖红色沉淀D .呈黄色。
有机物 试剂 现象 (1)乙烯 (2)葡萄糖 (3)淀粉 (4)蛋白质二、实验设计评价某学生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1)甲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溶液NaOH 中和液−−→−碘水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2)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尚未水解(3)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溶液NaOH 中和液−→−⎪⎩⎪⎨⎧−→−−→−无现象碘水生成银镜银氨溶液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上述3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上述3个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三、有机物除杂常见正误判断及原因 1.乙烷(乙烯)判断A :通入氢气,使乙烯反应生成乙烷。
( )原因:①无法确定加入氢气的量;②反应需要加热,并用镍催化,不符合“操作简单”原则。
判断B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乙烯被氧化而除去。
原因: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新的气体杂质混入。
正解: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洗气,使乙烯转化成1,2-二溴乙烷液体留在洗气瓶中而除去。
2.乙醇(水)判断A :蒸馏,收集78℃时的馏分。
原因:在78℃时,一定浓度(95.57%)的乙醇和水会发生“共沸”现象,即以恒定组成共同气化,少量水无法被蒸馏除去。
判断B :加生石灰,过滤。
原因:生石灰和水生成的氢氧化钙能溶于乙醇,使过滤所得的乙醇混有新的杂质。
正解:加生石灰,蒸馏。
(这样可得到99.8%的无水酒精)。
3.乙醇(乙酸)判断A :蒸馏。
(乙醇沸点78.5℃,乙酸沸点117.9℃)。
原因:乙醇、乙酸均易挥发,且能形成恒沸混合物。
判断B :加入碳酸钠溶液,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后,蒸馏。
原因:乙醇和水能形成恒沸混合物。
正解:加入适量生石灰,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钙后,蒸馏分离出乙醇。
4.溴乙烷(乙醇) 判断:蒸馏。
原因:溴乙烷和乙醇都易挥发,能形成恒沸混合物。
正解:加适量蒸馏水振荡,使乙醇溶于水层后,分液。
5.溴苯(溴)判断:加碘化钾溶液。
原因:溴和碘化钾生成的单质碘又会溶于苯。
正解: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使溴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盐,分液。
6.乙酸乙酯(乙酸)判断A :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原因:乙酸虽溶于水,但其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也很大,水洗后仍有大量的乙酸残留在乙酸乙酯中。
判断B :加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使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乙酸乙酯。
原因:①无法确定加入乙醇的量;②酯化反应可逆,无法彻底除去乙酸。
判断C :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使乙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酸钠,分液。
原因: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容易水解。
正解:加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使乙酸转化为钠盐溶于水层后,分液。
四、(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方法是_____,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如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馏法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弯管、锥形瓶(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上层是“水层”(3).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
①壬烷(己烷)____________ ②KNO3(NaCl)____________③乙酸乙酯(乙醇)____________ ④甲烷(乙烯)____________⑤NaCl(泥沙)____________ ⑥溴水(水)____________⑦CO2(HCl)____________【解析】根据混合物的状态和性质来选择除去方法。
【答案】①蒸馏②结晶(或重结晶)③饱和Na2CO3溶液,分液④通过溴水,洗气⑤溶解、过滤⑥萃取⑦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