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推荐:
(+)、2(-)患者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
乳腺癌化疗及化疗方案的选择
可手术治疗的乳腺癌辅助化疗
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对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月经状况、血常规、重要器官
功能、有无其它疾病等)、肿瘤特点(病理类型、分化程 度、淋巴结状态、2及激素受体状况、有无脉管瘤栓等) 、治疗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进 行综合分析,若接受化疗的患者受益有可能大于风险,可 进行术后辅助化疗。 中国抗癌协会指南建议:行免疫组化检测时,应该常规包括 、、2和67。
可手术治疗的乳腺癌辅助化疗
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 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1版)
适应证 • 腋窝淋巴结阳性;
• 肿瘤>2 。
• 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 • 淋巴结阳性。
化疗只适用于那些具有高危复发 • 激素受体阴性。
风岁险、因肿素瘤的直患 径者≥2(、患分者级年Ⅱ龄-<Ⅲ3级5 、• 脉管瘤栓、2阳性、阴性等)。 •
强阳性和2(+)患者应用内分泌治疗 和抗2治疗而不用辅助化疗是合理
的,但无客观证据
无其他选择;大多数是高危的
参加表3
a: 多数的因素是连续的,但在某个方面需要做出是否接受治疗的决定; b: <1 的肿块但并无 腋窝淋巴结侵犯和其他促进转移的因素(如脉管侵犯)的患者可能并不需要辅助全身治疗,但 激素敏感性的肿瘤应考虑内分泌治疗; c: 髓样癌、大汗腺癌和腺样囊性癌也为三阴性乳腺癌, 但较其他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好; : 雌激素受体; : 孕激素受体; : 美国临床肿瘤委员会; : 美国 病理学院; : 免疫组织化学。
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 2012版
诊断流程
——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乳腺癌综合治疗
乳腺癌治疗方法
早期辅助化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等
改良根治术、保乳术、 区段切除、乳房重建等
个体化 综合治疗
雌激素受体 拮抗剂三苯氧胺、 芳香化酶抑制剂等
——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治疗流程
——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重要原因是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推荐:依据乳腺癌术后复 发风险的分组表可供全面评估患者手术以后的复发风险的高低,制定全身辅 助治疗方案。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 “《临床诊疗指南》解读与推广系列培训”之
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 欧阳取
2012长年10月
目录
• 乳腺癌概况 • 乳腺癌综合治疗 • 乳腺癌化疗及化疗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 乳腺癌支持治疗
乳腺癌概况
概况
全球: 2002年,约1,151,298新发乳腺癌病例被确诊; 410,712人死于乳腺癌(每小时因乳腺癌死亡48人) 中国: 每年约有20多万新发乳腺癌病例 2002年全国乳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18.7/100,000;死亡率
1)局部扩大切除并全乳放射治疗。 2)全乳切除,视情况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乳房重建。
1)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 3)全乳切除并前哨淋巴结活检,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 4)老年人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或全乳切除,受体阳性患者需 进行内分泌治疗,视情况做前哨淋巴结活检。
• 临床上腋窝淋巴结有转移以及有任何其他复 发转移高危因素的可手术乳腺癌。
2阳性。 组织学分级为3级。
补充说明: 对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少(1-3个)的绝经后患 者,如果具有受体阳性、2阴性、肿瘤较小、肿 瘤分级Ⅰ级等其它多项预后较好的因素,或者 患者无法耐受或不适合化疗,也可考虑单用内 分泌治疗
新辅助化疗
• 最初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其 后扩展到对肿瘤较大(直径>3)的可手术的乳腺 癌。
a: 组织学分级/ 核分级; b: 瘤周脉管侵犯存在争议,它只影响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的 危险度分级;但并不影响淋巴结阳性者的分级; c: 2 的测定必须是经由严格质量把关 的免疫组化或 法、 法。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
参照2009 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推 荐。
• 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 患者的身体状况,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兼顾局部治疗 和全身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类 非浸润性乳腺癌
小叶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
浸润性乳腺癌
治疗原则
绝经前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治疗5年; 绝经后口服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降低风险; 若不能排除多形性小叶原位癌可行全乳切除术,视情况进行乳房 重建。
5.5/100,000 发病率:城市>农村 高发年龄段:45-50岁,>65岁
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而死亡率则呈下降趋势, 患者晚期生活质量值得关注!
乳腺癌相关临床治疗指南与规范
乳腺癌治疗领域,最常用的指南有: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治疗指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乳腺癌治疗指南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晚期乳腺癌治疗指南 共识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1版 中国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版和《市、县级医院
部分乳房照射、短程 放疗、乳腺切除术后
放疗、适形调强放疗、 复发转移解救放疗等
分子靶向: 曲妥珠单抗等
支持治疗
心脏毒性保护剂、 5-HT3RAs、双膦酸盐等
乳腺癌治疗进展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
2002~
手术
蒽环类药物 100
紫杉类药物 生物治疗
乳腺癌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的选择
内分泌治疗
表2 乳腺癌术后全身辅助治疗的选择
指征
据指南,>1%肿瘤细胞的染色
说明
(-)但(+)可能是个假象
抗2治疗
2(+)(>30%完整的强染色或>2.2+)
可应用临床试验中的定义
化疗
2阳性(联合抗2治疗)
三阴性 (+)、2(-)(联合内分泌治疗)
靶向与化疗同时应用或在化疗后序贯应用
大多数患者适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