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 第一,教育教学内容应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水平。 • 第二,教育教学方法应新颖多样,富于变化。 • 第三,不同年龄的班级活动时间应长短有别。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三)注意的转移与幼儿的活动
(1)注意的转移定义:
指自觉地调动注意,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对 象上。 强调: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心不同。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目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 • • • • 一、注意的概念 二、婴儿注意的发生和发展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五、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一、注意的概念
• • • • 观察: 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 右边图片,并对图片 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 2、3-6个月
• ◎头部运动、双手触摸和抓取技能更加精细和稳定, 扩展了获取信息的能力。 • ◎视觉注意更加发展,视觉搜索平均时间变短,偏好 复杂和有意义的视觉图像。 • ◎对外部世界更加好奇,探索和学习的驱动力活跃。 • ◎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得到发展,提高了注意的 质量。 • ◎大量新信息扩大了婴儿的知识基础,注意日益为儿 童对世界的认识所控制,尤其在社会性事件方面。
2.看谁串得最多(桌上游戏)
• 材料:木珠若干,根据不同年龄,可在色彩、大小、 数量上有所区别。年龄越小的幼儿串珠色彩鲜艳漂亮, 可大些,数量相对减少。年龄越大的幼儿串珠色彩可 稍单一、小些,数量相对要多。
• 要求:参加游戏的幼儿尽量串得快、串得数量多。可 以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看谁串得多,也可以要求同数量 的木珠看谁串得快。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案例分析】
中班的小朋友们刚在体育活动中玩过激烈的游戏, 回到教室,老师马上要求小朋友们坐下来学算术。结 果小朋友们还是吵个不停,这个老师觉得小朋友们不 配合,很是苦恼。你觉得老师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苦 恼?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2)影响因素
活动的性质、关系 人们对它们的态度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
• (一)幼儿无意注意的发展
•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注意虽然主要是无意注意,但 与3岁之前相比,无意注意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特点 是: •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 (2)与幼儿的兴趣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 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 (3)幼儿无意注意随年龄增长不断稳定和深入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2)影响因素
熟练 活动间的联系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3)发展特点

幼儿掌握的熟练技巧较少,注意分配比较困难, 常常顾此失彼,但随着活动能力的增强,注意分配的 能力也逐渐提高。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4)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
• 应该创造幼儿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让幼儿在 各种活动中逐渐发展动作熟练能力,并动用多种 感觉协调活动,逐步培养注意分配能力。
五、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一)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
1、无关刺激的干扰 2、疲劳 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4、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目的要求不明确
五、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二)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4、加强教育者自身能力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案例分析】
你觉得以下的各种心理表现分别属于哪一种注意品质? 为什么? • 1、看书时,有的同学能“一目十行”。 • 2、班主任老师用眼一扫,便知道哪些幼儿在,哪些幼 儿不在。 • 3、大部分的学生能一边看乐谱,一边弹钢琴。 • 4、学习过程中,大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书,一 会儿记笔记。
二、婴儿注意的发生和发展
• (三)婴儿注意的发展

满月以后的婴儿,每天清醒的时间迅速延长,觉 醒状态和昏睡状态之间的转换也变得有规律,婴儿的 注意迅速发展,表现为注意选择性发展。
• 1、1~3个月
• ◎曲线与直线比较,宝宝更喜欢曲线。 ◎规则图形与不规则图形比较,宝宝更喜欢不规则图形。 ◎轮廓密度大的图形与密度小的图形比较,宝宝更喜欢轮廓密 度大的图形。 ◎具有同一中心的图案与无中心的图案比较,宝宝更喜欢有同 一中心的图案。 ◎对称的物体与不对称的物体比较,宝宝更喜欢对称的物体。 • ◎复杂的刺激物与简单的刺激五相比较,宝宝更喜欢复杂的刺 激物。 • ◎熟悉的刺激物与陌生的刺激物相比较,宝宝更喜欢熟悉的刺 激物。 • ◎新奇的刺激物与简单的刺激物相比较,宝宝更喜欢新奇的刺 激物。
二、婴儿注意的发生和发展
• (二)新生儿的注意 •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一些注意现象。随着儿童成长, 注意也在不断发展。 • 1、原始的注意行为 • 新生儿有一种无条件反射:大的声音会使他暂停吸 吮及手脚的动作;明亮的物体会引起视线的片刻停 留。这种无条件定向反射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初级的 注意,即定向性注意。其主要是外界事物的特点引 起的。 • 2、选择性注意的发展 • “感觉偏好”现象是婴儿选择性注意发展的一个重 要表现。
• (2)影响因素
• 注意对象(活动)的特点 • 幼儿本身的状态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3)发展特点
• 总体来说,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尤其是 有意注意更不稳定,容易受外界无关刺激的干扰。但 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幼儿的有意注意随年龄的增长 不断提高。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4)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 第二,呈现直观教具时,同时出现的刺激物数目不能太多, 且要排列有序,不可杂乱无章
• 第三,要采用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或方法,帮助他们获 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以逐渐扩大注意的范围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二)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1)注意的稳定性定义: 指注意保持在某种活动或某一对象上时间的长短。是 幼儿游戏、学习等活动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一、注意的概念
• (2)有意注意
• 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 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 【思考】上课期间,什么情况下能引起你的有意注意? 你认为影响你有意注意的因素有什么?
• 有意注意依赖于多种因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 A、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 B、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 C、合理的活动组织
• 思考:1、什么是注意? • 2、注意的特点是什么?
一、注意的概念
• • • • (一)注意的概念 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只是有选择地倾注 于某些事物,而同时离开其他事物。 • (2)集中性:把心理活动灌注于某一事物。 • (3)非独立性:总是伴随其他心理活动出现,本身并 没有反映的内容。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3)发展特点
幼儿易分心,不善于根据任务的需要灵活地转移 注意,年龄越小越如此。在良好的教育下,随着儿童 活动目的性的提高和言语调节机能的发展,逐渐学会 主动转移注意。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4)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 第一,活动开始时,运用猜谜、出示教具等多种方法 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注意转移到当前的活动和 中来。 • 第二,活动中,运用语言给出明确的活动目的,主动 转移注意。 • 第三,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 帮助发展注意转移的能力。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案例分析】
• 教师组织小班幼儿的诗歌活动“多彩的花园”, 既没有直观的教具,也没有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 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朗诵诗歌,许多孩子很快坐 不住了,有的在与身边的幼儿打闹,有的表现出反感 的情绪,这是为什么?你认为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 因素有哪些?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 • • • • • •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B、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 兴趣 知识经验等
• 【案例分析】
看电视换频道的时候,如果有个频道正在直播 《快乐大本营》,有的人看到后不加考虑的换台,有 的人则一看到就目不转睛,为什么?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2)影响因素 • • • 受生理制约 注意对象的特点 知识经验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3)发展特点
• 随着幼儿生理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丰富,注意广 度逐渐增加。但总的来说,幼儿注意的广度还比较小。
• (4)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 第一,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 D、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 E、良好的意志品质
【案例分析】
母亲对孩子说:“宝宝,看!灯灯!”一边说, 一边用手指向灯。孩子随之开始抬头看向母亲所指的 方向。孩子的注意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
• 作业:
• 1、注意的概念是什么? • 2、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二、婴儿注意的发生和发展
• (一)胎儿的注意 • 选择性注意是胎儿期注意发展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 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 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的少的现象。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 (一)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
(1)注意的广度定义:指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 量。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案例分析】
分析以下的案例,你认为影响幼儿注意广度的因 素有哪一些? 爸爸妈妈带着5岁的小明逛动物园,爸爸和小明比 赛数猴子、数老虎、数孔雀……结果每次都是爸爸赢。 爸爸想教小明一次数五个、数三个、数两个,可都教 不会,知道为什么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