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
变革
摘要:小学教育是每个人的起点教育,尤其是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对于国
家和社会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本文
将在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要求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方式,希望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变革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不单单是一个技能型学科,还是一个深化思维的学科。
尤
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有助于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
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对小数学教学要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数学作为一门锻炼思维的主要课程,在小学的教学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
的要求。
对于教师,要求教师要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充分信任学生,在学生的学习
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平等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对于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做一个掌舵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固化学生的学
习模式和思考方式,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学习
积极性,
对于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做一个魔法者,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动阶段,对一
切新鲜事务都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模
具教学、多媒体教学、角色教学、生活化教学等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将教材的知识点简单明了的教给学生。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轨
在大多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都过于注重教材知识理论的输出,以应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数学这一学科的根源——生活,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不仅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失衡
在小学,部分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对于教学模式的掌握十分不到位。
即使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仍存在一些数学学科的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落后于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的现象,他们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当成一种任务,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没有履行身为数学应有的责任感,导致数学教学过于模式化和程序化,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此外,对于此问题,学校的领导管理层也难逃其责,正是上级领导的监管不到位,才导致新课改教学的落实不到位,进而导致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严重失衡
(三)教师改革意识不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部分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目标,认为小学生的教学工作相对简单,没有技术含量,只要培养其简单的计算能力就足以应付小升初考试,不必在乎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
因此,这类教师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无动于衷,既不进行教学方式的改正,也不进行教学模式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变革方法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
而在新课改背景下,由于提出了教师“平等参与者”的概念,即意味着要转换教学主体,将学生视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节奏为主来设计教学内容,力求学生强化知识吸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变被动为主动,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与辅助才能慢慢实现转化。
比如在每日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在布置复习任务与预习任务的同时要求学生们记录存在的疑问,并在第二天采取同桌答疑或小组答疑的方式来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会进行班内公开讲解。
这一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识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对地图学会简单认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发动全班同学,任选两位同学让他们互相表示自己相对于对方的方向,利用城市地图或片区地图引导学生表达对方家所在区域的具体位置,深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二)重视情境模拟教学,激发学生的生活化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另一方面他们比较活泼好动,对新鲜生动的事物更感兴趣。
因此,在小学教学阶段要注重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创建与教学目标和课堂氛围相对应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二年级上的《表内除法》一节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方式向学生引入除法的概念。
教师可以以学校的春游举例“倘若我们班级去春游,到了中午吃饭环节,老师需要将采购的面包、水果和水分发给同学们,请问老师应该如何分配呢”。
在学生们回答后,老师可以由此引出除法的概念和意义,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
接着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的一盒糖果再次向同学发问“明天老师要将这盒糖果发给今天晚上作业正确率最高的前十名同学,请同学们讨论下老师应该如何分配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呢”。
通过诸如此类的情景模
拟和创设,有助于学生们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认识,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还
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数学的能力。
(三)重视实践活动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
过去的教学过于注重理论和教材的书面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最能触及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带去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际体验的
教学方法,事实上教学方法的好坏并不在于它能够教授给学生多少知识点,而是
在于是否深入学生内心,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可。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
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实践活动教学的力度,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仔细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学生在学习中投入了足够多的情感,才能保证投入学
习的专注度和效率。
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模式,提高学习的效率。
比如,五年级上结束后,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和小数的加减
乘除,那么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乘除法的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以
下任务:请同学们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进行一周的家庭收支管理,将日常的买菜、游玩、吃饭等开销进行记录和计算,总结出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
一周后,请同
学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谈一谈这一周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对家庭
一周开支的感受。
这一教学任务的布置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整数、小数计算能力,还可以锻炼到学生的理财意识,激发他们的节约节流意识。
数学的真正意义就是
运用,而小学阶段对数学的最简单应用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通过培养学
生在生活方面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学
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模式已经呈现出学生主体化的发展趋势,而如何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数学教学模式,是相关数学教师和主管部
门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
与度,加大情境模拟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频率,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
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月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2(05):62-64.
[2]陈通.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74.
[3]葛苏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