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专项治理方案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专项治理方案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专项治理方案
1、除预应力结构外,不得采用冷轧钢筋和冷处理钢筋。

2、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小的水泥,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尽量降低水灰比,合理使用减水剂,加强振捣。

混凝土强度等级多层建筑不得低于C25,高层建筑不得低于C30。

3、预拌混凝土掺合料总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25%,最大不应超过30%。

4、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施工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产品说明书》,其中应明确混凝土防治裂缝施工注意事项。

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2)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的预计龄期。

(3)混凝土自浇筑起至安装钢筋、模板等施加施工荷载的建议时间。

(4)对混凝土养护方式及养护时间的建议。

(5)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可能引起裂缝的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5、预拌混凝土严禁在运输、泵送等过程中加水。

6、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配合比通知单、水泥、砂石抽样检测报告,检测混凝土坍落度。

(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参加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参与混凝土试块留置、坍落度测试等,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

7、钢筋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现浇板负弯矩钢筋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钢筋撑铁,其间距不宜超过800mm。

(2)起始钢筋位置距梁(墙)边不大于50mm。

(3)板底钢筋应设置垫块,每0.8㎡不少于1个,不得用钢筋作垫块。

8、线管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线管宜布置在梁内,确需在现浇板内埋设时,应采取措施将其固定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

(2)线管敷设不宜交叉,确需交叉的不宜超过二层管线。

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3)线管在交叉布置处可采用线盒转接,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

(4)当两根及以上线管并行时,各线管水平间距不应小于25mm。

9、混凝土浇捣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留置施工缝。

(2)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设置临时浇筑通道,避免在浇筑面上行走和堆放施工机具、材料。

(3)现浇板振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

(4)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并进行覆盖。

10、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现浇板厚度准确。

现浇板施工前,在每跨柱子的插筋上(剪力墙结构在暗柱插筋上)根据标高标出结构+50点,且用红油漆做好标识。

+50点之间对角拉设细绳水平线,且保证水平线拉紧。

在每跨之间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水平线做出现浇板面的控制点,控制点要均匀分布,间距不应超过2m,控制点与水平线的距离为500mm。

最后根据控制点,采用两M刮尺将每跨的混凝土面找平。

11、现浇板可施加荷载与模板拆除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严格控制现浇板可施加荷载的时间,板面吊运模板、钢筋等材料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24h。

(2)吊运材料应做到少吊轻放,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板,位置应避开现浇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现浇板造成的冲击。

(3)严格控制现浇板拆模时间。

现浇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值后方可拆除支撑系统。

(4)后浇带及长悬臂梁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得拆除。

(5)现浇板面材料堆放荷载和板面模板支撑荷载总和不得超过施工方案确定的板面施工荷载限值,否则应采取可靠的支撑措施。

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严禁超载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