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题库

刑法学-题库

刑法学-题库1、刑法的阶级本质是由()决定的。

A、执政党的性质B、政体C、国家的阶级本质D、国体答案: C2、《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处。

"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A、前段的例外B、前段的递进C、对前段的补充D、对前段的限制答案: C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主客观相一致B、罪责自负C、罪责刑相适应D、刑法人道主义答案: C4、我国现行刑法一共是()条。

A、 192条B、 452条C、 189条D、 552条答案: B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A、适用我国刑法B、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答案: A6、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有()。

A、都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B、都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C、都会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D、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答案: ABC7、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A、杀人B、抢劫C、强奸D、绑架答案: ABCD8、有权执行刑罚的特定机构包括()。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D、人民法院答案: ACD9、刑罚的目的是()。

A、全面预防B、一般预防C、特殊预防D、部分预防答案: BC10、对(),不适用死刑。

A、已经自然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B、已经人工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已经自然分娩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D、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女青年答案: ABCD11、我国最新修订的刑法的特点?答案:答:我国新修订的刑法具有以下特点:(1)新刑法是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

(2)新刑法是一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刑法典。

(3)新刑法是一部操作性较强的刑法典。

(4)新刑法是一部注意保持法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刑法典。

(5)新刑法是一部适应对外开放需要,与国际刑事制度接轨的刑法典。

12、刑法的功能?答案:答:刑法的功能是指刑法作用和追求的效果。

具体地讲,我国刑法有以下功能:(1)引导与评价功能。

引导功能是指刑法具有引导人们选择实施合法行为而不实施非法行为的功能。

评价功能,是指刑法具有告诉人们如何评价各种行为的功能。

(2)惩罚一保障功能。

惩罚功能。

是指刑法具有惩罚犯罪的功能。

保障功能,是指刑法具有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以及犯罪人不受法外制裁的功能。

(3)保护与促进功能。

保护功能,是指刑法具有保护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不受侵犯的功能。

促进功能,是指刑法具有促进社会关系正常发展的功能。

13、我国新刑法是如何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答案:答:新刑法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1)明确规定犯罪的要件和相应的刑罚;(2)重申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3)废除了类推制度。

14、刑法中确立罪刑法定原则有何意义?答案:答:(1)有利于积极同犯罪作斗争;(2)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推进法制化进程15、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答案:答:根据我国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所犯罪之罪必须侵犯了我国国家或者我国公民的利益;二是所犯之罪必须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三是所犯之罪按犯罪地法律也应受刑罚处罚。

另外,根据我国刑法第九条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所犯罪行虽不是直接侵犯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利益的,但属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并且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之内,也适用我国刑法。

16、罪刑法定原则答案: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定罪判刑必须以现行法律明文规定为准,对于现行法律没有明文加以规定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17、刑法的空间效力答案:刑法的空间效力,指刑法对地域和人的效力,即解决刑事管辖权的问题。

18、犯罪答案:犯罪,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19、犯罪过失答案: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一种心理态度。

20、结合犯答案:结合犯,是指两个以上独立罪名的不同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结合而成一种新罪的犯罪形态21、假想防卫答案:假想防卫,指行为人对事实发生了错误的认识,对实际并不存在而只是臆想中的所谓“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以致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22、法定情节答案:法定情节,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

23、非刑罚处理方法答案:非刑罚处理方法,是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其他处理方法的总称。

24、我国刑罚与剥削阶级刑罚的一项重要区别是()。

A、适用的机关不同B、适用的对象不同C、严厉程度不同D、对罪犯所产生的作用不同答案: D25、在单位犯罪中,能够对单位适用的刑罚方法是()。

A、吊销营业执照B、没收财产C、罚金D、剥夺荣誉称号答案: C26、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

A、 15年有期徒刑B、 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C、 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答案: D27、某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某甲犯该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他必须具有()情节。

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从重处罚答案: B28、对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犯新罪的,应当采用()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C、先减后并D、先并后减答案: C29、偷盗婴幼儿的,( )。

A、构成拐骗儿童罪B、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构成绑架罪C、以出卖为目的的,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D、构成盗窃罪答案: BC30、挪用资金从事非法活动构成犯罪不以( )为条件。

A、挪用的数额较大B、挪用的时间超过3个月C、利用职务上的便利D、案发前是否归还答案: ABD31、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是指( )。

A、在从事旅客运输的正在运营中的交通工具上的人对旅客、司机、售票员实施抢劫B、拦截运行途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后实施抢劫C、抢劫运钞车D、抢劫正在运营的货运列车答案: AB32、下列情形中,构成共犯的有( )。

A、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的B、明知是毒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性质和来源的C、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的D、明知用于骗购外汇而提供人民币资金的答案: AD33、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 )。

A、医疗防疫人员B、药剂人员C、救护车司机D、护理人员答案: ABCD34、简述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答案:犯罪和刑罚是刑法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犯罪是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用以惩罚犯罪的手段。

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35、简述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满后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的处理。

答案: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满后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的处理,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考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2)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考验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有效有期徒刑。

(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36、简述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的特征答案:数罪并罚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制度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一行为人犯有数罪。

这是适用数罪并罚的前提。

(2)数罪须发生在判决宣告以前,或者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

这是适用数罪并罚的时间条件。

(3)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即刑期计算方法,决定执行的刑罚。

这是数罪并罚的操作规则37、侵犯商业秘密罪答案: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38、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答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以暴力手段干涉他人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

39、遗弃罪答案:拐骗儿童罪,是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即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40、聚众哄抢罪答案: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集多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41、挪用特定款物罪答案: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们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毁的行为。

42、(案例分析题)被告人叶某(男,28岁,司机)于某年10月份的一天,驾驶一辆大卡车为运输公司送磷肥。

途经一段山路时,正当下坡,突然汽车制动器失灵,汽车刹不住,急速下行,随时都有翻车于深谷的危险。

在这危急时刻,叶某急中生智,把方向盘往里打,使车头本身擦山而行,用车身与山壁的摩擦力减慢车速。

车速减慢了,但仍不能停住,危险并没有消除。

这时,对面有一辆运煤卡车,慢速爬坡上行。

叶某见两辆车车速均较慢,为了使自己的下行车停住,消除危险,就采取了与上行车相撞的措施。

结果,车停住了,但两辆车的发动机都撞坏了,后来花去修理费47000余元,加上叶某用车头与山壁摩擦所造成的损坏修理费12000余元,共计59000余元。

未发生任何人身伤亡,货物也均未有损失。

问:试分析本案中叶某的行为是否属于紧急避险?答案:本案中徐某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不再继续受到侵害,持刀反击,造成刘朋文死亡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根据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是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43、(案例分析题)甲因A罪于1999年12月2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判决于1999年12月30日生效,2000年1月10日交付执行。

此前,甲被羁押3个月。

甲在有期徒刑执行期间未获减刑、假释。

对甲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如何计算?答案:对甲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从2000年10月10日开始计算,2001年10月10日为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满之日,应当恢复其政治权利。

理由是: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主刑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

甲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其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开始计算,即从2000年1月10日开始计算。

因其在判决执行以前被先行羁押3个月,故1年减去3个月即为甲应当执行的有期徒刑的期限,甲的主刑应当于2000年10月10日执行完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