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
思考
摘要:新高考是指中国自2014年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后,将全国高中阶段教
育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个类别,设立文理科和综合科目两种考试模式,并
通过“3+3”选课制度实现多样化的学科选择。
新高考主要采用素质评价和综合
考查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创造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
在此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文章立足于新高考改革背景,针
对这一内容展开探究。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高考要求数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际操作能力和拓
展视野等方面的培养。
数学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
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过程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透彻
细致的数学概念体系。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清晰而深入的逻辑思维和抽象
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实例分析、问题解决和模型设计等内容,
并通过各种实验活动、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文章立足于这一核心观点,首先分析高中数学教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
新高考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提出思考。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数学是一门极其广阔而富有创造性的学科,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眼界和兴趣,让他们了解数学在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鼓励他们创新
思考和实践。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由于数学学科的普遍印象是枯燥乏味,抽象难懂,
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学科产生倦怠感;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
部分教
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存在滞后、陈旧的情况,未能及时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新
方法,也未能充分关注学生本身的特点、需求和心理;数学教学资源建设有限。
由于数学教学需要大量的实物、图形、模型等辅助工具,课程配备的硬件设施和
软件资源相对欠缺,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大班授课难度过大。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班级数量增加,人员增加,学生分化区别增加等诸多问题,导致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必须处理非常复杂的学生问题,无法很好
地展开创新教学【1】。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策略分析
(一)创新教学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培养。
以下是高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PPT 等科技手段,将
数学概念呈现得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
网资源、数字化教辅等方式,推动数学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例如:
采用在线练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作业以促进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
此外,探究式学习是指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
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创新设计基于微信小程序开
发的数学应用软件,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当中。
(二)问题导向的学习
问题导向的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论知识与实
践能力并重的效果。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开放式或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加强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智力发展。
例如:设计一
个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讨论圆柱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并在课堂上共同探究解决
方案。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引入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制作一些圆柱形的罐子,
如何设计罐子的尺寸,以便使用最少的材料?”。
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展现自己精彩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总结讨论。
在小组讨论之后,将整个班级召集起来,汇总各组讨论的结果,总结
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推理结论,探究圆柱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4. 知识
延伸。
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成本、效率等问题,加深他们
对圆柱体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理解,并通过实例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 评价总结。
在深入理解问题后,评价学生的表现,一个是向同学展示的讲述
能力,另一个是求解能力。
通过以上操作步骤,在探究一个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又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能力【2】。
结语:综上所述,新高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的发展全面性。
取消了原有的“一考定终身”制度,引入了多元化的评
价方式,例如学科竞赛、分级考试等,以更科学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数学教师
必须不断分析新的课程思维,推进高中数学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聂竹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再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2).
[2]刘玉菊.滇西北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究[].内蒙古师
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