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检测卷(含期中期末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检测卷(含期中期末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检测卷(含期中期末卷)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不见了,其实是水跑到________空气中去了。2.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3.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________,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________。4.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________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5.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一定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溶解的份数是指在水中________溶解的份数,如果水中有小苏打剩余,则最后一份________被计算在内。6.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皮肤吸收了。 ( )2.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3.水结冰实验中,在碎冰里加食盐是为了消毒。 ( )4.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强。 ( )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 )7.水能流动,沙子也能流动,所以它们都是液体。 ( )8.观察液体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用“尝”的方法。 ( )9.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比如水可以凝结成冰,冰可以融化成水。( )10.在测量水温时要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清晨树叶上的露珠B.冰棒周围冒“白气”C.湿衣服晾干了2.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沙子3.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C.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4.在进行“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可以用( )来取食盐。5.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A.用毛巾包裹住冰块B.把冰块敲碎C.把冰块放到太阳下晒7.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来降温,这样做( )。A.是不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B.是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8.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A.汤上面淡下面咸B.汤里的水分蒸发了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9.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A.蒸发B.过滤C.溶解10.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例如水会变成水蒸气,也会变成冰,下列现象与水的这种变化不同的是( )。A.用橡皮泥捏成一只小兔子B.食盐溶解在水里C.蜡烛燃烧后变短了(1)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均填“食盐”“沙子”或“白糖”)(2)如果还想知道淀粉能不能溶于水,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判断。A.过滤B.蒸发C.过滤和蒸发都可以(3)对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水中B.食盐和水可以混合,但是不能进行分离C.不管是溶解了的食盐,还是被分离出来的食盐,都属于同一种物质(4)如果还想知道生活中的其他物质是否能够溶于水,我们应该( )。A.直接判断B.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C.通过溶解和过滤实验判断3.路路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之后,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题目。(16分)(1)路路在实验室分离食盐和水时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为图________(填“甲”或“乙”)。图甲、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字母)A.漏斗B.铁架台C.三脚架D.蒸发皿E.酒精灯F.玻璃棒G.烧杯(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时,目的是( )。A.让食盐蒸发B.让水蒸发C.让食盐和水一起蒸发(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没有变成新物质,但水变成了新物质B.水没有变成新物质,但食盐变成了新物质C.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4)路路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她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那么1号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A.白糖和水B.面粉和水C.酒精和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的。

2.物体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

3.水是(),石头和沙是(),空气是()。

4.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填"有”或“没有”)质量。

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4.()、()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7、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不会湿,因为杯中的()占据一定的体积,避免了纸团和水接触。

8.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的确占据一定的(),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喷雾器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

A、压缩空气B、水会流动C、空气会流动2.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

A、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3.空气的颜色是( )A、白色B、无色C、灰色4.下列关于水和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水和空气都可以流动B、水和空气都可以压缩C、空气中含有水蒸气5.如果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话,那么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

A、更小B、更大C、不变6.假如20筒空气是2.7 克,那么100筒空气是()克。

A、1.35B、13.5C、1357.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A、爆炸B、结冰C、泄漏8.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相比,其特点是()。

A、体积相同B、体积大C、体积小9.妈妈今天做了红烧肉,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是因为()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B、空气会流动C、空气有质量10.空气是一种()A、单一的气体B、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C、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 )2.空气的体积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 )3.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 )4.空气会流动,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

( )5.空气有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 )6.水中也有空气,鱼可以在水中呼吸。

( )7.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 )8.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空气的重量很轻。

( )9.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球会重新鼓起来。

( )10.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和形状。

( )四、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填写下面表格。

答案是肯定的就画“√”,答案是错误的就画“×”(每空2分,共24分)五、简答题(6分)请你列举三种空气被压缩且有弹性的例子。

(每种2分,共6分)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的表格叫做()。

2.气象学家根据一天()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3.我们通过天气日历的观察记录,知道了云可以分为()、()和()三类。

4.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以及风等情况。

5.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 ) ,测量气温的叫( ) ,也叫寒暑表。

6.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冰雹等。

7.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 )、( )、( )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工具,不属于测量天气的是()。

B.血压计C.温度计D.风向标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温计也可以测量气温B.气温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气温随时都在变化C.当气温计的液面稳定后才可以读数3.测气温时,气温计应放在()。

A.阳光下B.阴凉通风C.封闭的室内4.下列关于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悬挂在空气中B.要放在阳光下C.要保持干燥5.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是()。

A.毫米B.毫升C.千克6.风向标箭头指向西北时,这时刮的是( )风。

A.东北C.东南D.西南7.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 )。

A.相同B.相反C.没有什么关系8.天空中的云是由( )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B.水蒸气和空气C.小水滴或小冰晶9.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一项是( )。

A.雷电B.地震C.台风10.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是( )。

A.小雨B.中雨C.大雨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现象。

( )2.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

( )3.体温计读数时,我们可以拿它的任何地方。

( )4.一天之中,中午气温最高。

( )5.每天测量气温,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

( )6.我们平常说的降水,指的就是下雨。

( )7.下雨的等级是按下雨的猛烈程度和时间长短来划分的。

( )8.从南边刮来的风是南风。

( )9.晴天、多云天和阴天是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 )10.天气预报的播出需要很多步骤。

( )四、连线题。

(共10分)雨量器风速风速仪降雨量风向标温度温度计风向湿度计空气湿度五、简答题(10分)1.你知道可以用哪几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吗?2.请你说一说制作天气预报需要经历哪几个过程?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

2.水变成水蒸气后,()会大大增加。

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灭,不能用嘴吹。

4.常温下,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也是()。

5.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6.盐能够()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出来。

7.把纸撕碎,()产生新物质。

8.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

9.空气能够被(),压缩的空气有()。

10.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

11.风是()流动形成的。

12.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能使水蒸发加快的是()。

A.用风吹B.使空气湿润C.给水加热2.下列做法中不能使溶解加快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