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甘蓝拱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春甘蓝拱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春甘蓝拱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结球紧实,不易抽蔓,适于密植的早熟品种。

如“中甘11号”、“鲁甘1号”、“中甘12号”等品种。

二、适时培育壮苗
1.播期的确定春甘蓝生产的突出问题是未熟抽薹,因为甘蓝属于绿体春化作物,如果播种过早,幼苗生长过大,遇到低温条件则完成春化阶段,引起早期抽薹,所以应适期播种。

2.苗床准备播前育苗要施足腐熟大圈粪或土杂肥,并且用多菌灵进行杀菌消毒,深翻耙平。

3.种子处理及播种种子用18°C温水浸种,然后保持15°C~18°C 催芽。

在晴天上午,浇足底水,水渗后将发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覆土1cm,每m2播种量4g,每667m2需播种床面积为5m2。

4.苗床管理出苗前不要通风,白天畦温应保持20°C~25°C,夜间应为1O°C~16°C。

苗出齐后适当通风,白天畦温18°C~20°C,夜间10°C~12°C,在秧苗5片真叶后畦温不能低于10°C,防止秧苗通过春化阶段,发生先期抽薹。

三、精细整地,提早扣棚
选择疏松肥沃,靠近水源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每667m2施腐熟圈粪5000~7500kg,深翻20cm,做成1m或1.5m宽的平畦,在定植前25天扣棚烤地。

四、合理密植
在春季地温稳定在5°C以上,畦温不低于9°C时方可定植,塑料薄膜拱棚覆盖栽培,选择晴天上午定植。

移苗时要保护好土坨。

刨后浇水摆秧,水渗后覆土。

也可先开沟,再顺沟栽苗,后浇明水,每667m2定植5000~6000株。

五、加强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要注意防寒保温;围绕改善温度条件来加强管理,下午4时至早晨9时,四周要盖草苫子,缓苗期间7~10天内一般不放风,提高棚温,白天25°C~27°C,夜间11°C~15°C;缓苗后进行降温蹲苗,约7~10天,白天15°C~20°C,夜间12°C~14°C。

生长前期棚内气温超过20°C时开始放风,当棚内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10°C以上时,撤除棚内小拱棚。

2.水肥管理植后15天左右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施硫酸铵15kg,并浇水。

以后适当控水蹲苗,当球叶开始抱合时结束蹲苗,并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m2施磷酸二铵30kg。

此后每隔7天浇1次水,在收获前几天停止浇水,以利运输。

摘自:2008.4.1.07版《中国技术市场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