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会计信息系统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三、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实现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来完成如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能够从系统观、信息集成观出发,理解财务与业务的关系,从企业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角度实现会计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控制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有一个系统、全面地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及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也有助于在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开阔视野。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课程教学原则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讲授计算机在财务领域应用的课程,主要目标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即实现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来完成如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
课程力求体现信息技术与会计、核算与管理、原理与方法、开发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坚持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又尽可能反映当前主流会计软件或ERP的发展水平和实际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方法1、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应用实际动手操作、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践性教学中可采用随堂练习、综合课业、模拟实习、案例分析等。
五、课程总学时36课时(其中:讲授30课时;实验6课时)。
六、课程教学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论教学目的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定义和基本功能,掌握计算机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掌握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
教学重点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手工与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结构。
教学难点手工与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结构。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容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处理一、数据和信息数据的含义、信息的概念二、信息与管理三、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的发展阶段第二节会计信息系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层次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二、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会计信息的确认与收集会计信息处理方式账簿体系与记账规则会计职能与方法部控制与审计关于财务报告体系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基本功能业务核算与管理功能管理与决策功能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第三节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一、会计软件的种类二、会计软件的基本组成三、会计软件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四、会计软件的发展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处理?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2.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3. .会计信息系统按管理层次不同划分为哪几种?4.比较手工环境下及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点5.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6.什么是核算型会计软件,什么是管理型会计软件,管理型会计软件具有哪些主要特征?7. 核算型会计软件一般由哪些子系统组成,试说明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8.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规有哪些要求?9.会计软件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类,如何分类。
第二章企业应用平台教学目的了解企业应用平台;掌握在企业应用平台中如何让进行系统启用设置;理解基础档案设置的意义,掌握基础档案设置的方法;掌握如何在企业应用平台中进行数据权限设置。
教学重点掌握基础档案设置的方法;掌握如何在企业应用平台中进行数据权限设置。
教学难点基础档案设置的方法。
建议学时1学时教学容第一节企业应用平台概述一、基础信息设置二、业务工作三、系统服务第二节基础档案设置一、基础档案的整理二、基础档案的录入第三章账务处理系统教学目的讲授账务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日常处理和输出,掌握账务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教学重点掌握账务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账务系统的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账务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
建议学时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账务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一、账务处理系统的基本任务二、手工账务处理流程分析三、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流程分析四、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的特点数据处理的起点与终点不同账簿存储体系不同记账和记账程序不同正确性控制的重点不同查账方式与方便性不同五、账务系统的功能结构第二节账务处理系统的数据结构一、凭证文件凭证文件的基本构成二、汇总文件三、银行对账文件四、科目文件五、账户参数文件第三节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与日常业务处理一、系统初始设置建立和设置账套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辅助核算项目录入初始余额与发生额用户管理、其他设置二、凭证处理凭证的输入电子凭证的接收与自动转换凭证的审核凭证汇总凭证查询凭证记账辅助核算出纳管理期末处理账表输出系统维护思考题:1.简述账务处理系统的逻辑模型(用文字、图形表述均可)2.账务处理系统应该设置哪些数据文件?举例说明三种数据文件的数据结构3.账务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哪些模块?4.账务处理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5.简述账务处理系统中结账的作用和处理过程。
6.什么是计算机记账?简述账务处理系统中记账的处理过程。
第四章报表处理系统教学目的讲授报表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通用报表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日常处理和输出,掌握报表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教学重点掌握报表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报表系统的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报表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容第一节报表处理系统概述一、会计报表及其分类二、报表的处理方式与报表软件专用报表程序通用报表系统三、通用报表软件的发展四、通用报表系统的实现技术第二节通用报表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文件结构一、通用报表系统的处理模型二、通用报表系统的文件结构报表文件报表模板文件命令文件第三节通用报表的定义一、格式状态与数据状态格式状态和数据状态的含义二、报表格式的定义三、报表数据的定义第四节报表的生成与输出一、报表的生成二、报表的输出思考题:1.通用报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试述通用报表系统的逻辑模型。
3.通用报表系统应设置哪些数据文件?4.报表数据来源主要有哪几种?5.通用报表系统中的数据的定义方法有哪些?6.什么是格式状态?什么是数据状态?两者有何不同?第五章会计流程再造教学目的了解流程的基本概念;了解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流程的缺陷;了解流程再造的方法;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了解流程再造的方法;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设计思路。
教学难点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设计思路。
建议学时2学时教学容第一节流程再造理论与流程再造方法一、流程的基本概念二、流程再造基本思想三、流程再造的基本方法四、流程再造的案例分析第二节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流程及其相互关系一、业务流程二、财务会计流程——信息流程三、管理流程四、三类流程之间的关系分析第三节传统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缺陷分析一、财务会计流程基于落后的劳动力分工论思想二、传统流程设计的缺陷无确和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三、传统流程不支持时时控制第四节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一、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剖析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流程二、财务会计流程再造的策略三、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的设计原理思考题:1.流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为什么研究流程?2.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流程再造的方法是什么?3.试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流程,以及这些流程之间的关系?4.财务会计流程的主要缺陷是什么?5.价值链的基本概念是什么?6.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的设计原理是什么?第六章销售与收款的核算与管理教学目的了解销售与收款子系统的特点、目标;掌握IT环境下销售到收款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掌握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销售管理中实行价格管理、信用管理的方法;掌握销售、收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销售、收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IT环境下销售到收款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容第一节销售与收款核算与管理一、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分析二、销售与收款核算和管理的特点三、手工环境下销售与收款管理面临的困惑第二节 IT环境下销售与收款的流程分析一、销售与收款核算与管理的目标二、报价与订单确立流程三、销售发票管理流程四、销售出库流程五、收款流程六、IT环境下与手工环境下销售与收款流程的区别第三节销售与收款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一、销售与收款子系统的数据编码设计二、数据文件的特点与容三、功能结构第四节初始化管理一、客户档案二、客户付款条件三、期初数据第五节销售、收款业务处理与一体化策略一、订单签订与销售管理二、应收账款核销与管理三、发货与销售成本确认四、销售、收款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策略第六节销售与收款统计与分析一、订单执行情况分析二、销售增长分析三、销售渠道动态分析四、销售现金流量分析五、销售贡献分析思考题:1.简述销售与收款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并分析其特点。
2. 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常用数据文件包括哪些?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3.试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流程,以及这些流程之间的关系?4. 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系统如何自动生成记账凭证?5.在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应怎样设置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在销售与收款流程中怎样发挥作用?6.在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为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常用那些控制与分析方法?7.在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应怎样设置价格政策?价格管理在哪些环节可以发挥作用?8.除本章所介绍的分析方法外,常用的销售与收款分析方法还有哪些?第七章采购到付款循环的核算与管理教学目的了解手工采购到付款循环业务流程;了解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特点、目标;掌握IT环境下采购到付款循环的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掌握采购与付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采购管理中供应商的选择方法、采购订单管理的设计方法;掌握采购实时控制模式;掌握结算、付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采购与付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结算、付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IT环境下采购到付款循环的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容第一节采购到付款循环的核算与管理需求分析一、采购到付款业务流程分析二、采购到付款循环核算和管理的特点第二节 IT环境下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流程分析一、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管理的目标二、IT环境下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流程构建的原则三、请购与采购管理流程四、存货与入库验收流程五、发票管理流程六、IT环境下与手工环境下采购到付款流程的区别第三节采购与付款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一、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数据编码设计二、数据文件的特点与容三、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功能结构第四节初始化管理一、供应商档案设置二、存货档案设置三、其他档案的设置第五节采购到付款的业务核算与控制过程一、处理请购单二、采购价格管理三、选择供应商四、采购与入库过程五、采购结算预付款管理六、采购、入库、付款业务和财务一体化策略第六节账表输出和统计分析一、账表输出二、统计与分析思考题:1.简述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特点及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