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佳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本题共25题,1-15题每题1分,共15分,16-25题每题1.5分,共15分,总分30分)1.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图为“天宫一号”目标飞标器运行示意图,比图中所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读下图,回答2-4题2.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3.图中体现出了多少级天体系统()A.1级B.2级C.3级D.4级4.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5. 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没有相关性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答6~7题。
6.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7.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8.当黄赤交角减小到20度时下列说确的是()A.热带地区面积增大寒带地区面积减小B.热带地区面积减小寒带面积增大C.热带地区面积减小寒带地区面积减小D.热带地区面积不变寒带面积不变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9-10题9.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部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半岛、分析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若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至④分别表示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B. 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水循环的速度变慢C. c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的影响D.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主要是对b施加影响12.若表示地壳的物质循环(其中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说确的是()A. 地区多③类岩石,泰山多④类岩石B. 根据海底扩说的观点,海洋地壳中体积最大的是③类岩石C. 生物出现以后,参与了②类岩石的形成D. e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13.有人在洛杉矶海岸拾到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漂流至此的()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B、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日本暖流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14.世界上许多供水不足,出现“水荒”,其原因不是()A、水资源分布不均B、人类生产、生活对淡水需求量增加C、受“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变干旱D、地表水受污染严重,水质变坏15.世界水资源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A、大洋洲和亚洲B、南美洲和北美洲C、亚洲和非洲D、亚洲和大洋洲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17.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A. 庐山B. 喜马拉雅山C. 华山D. 泰山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18~19题。
18.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丘19.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图3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回答20~21题20.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21.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A. 火成岩1为喷出岩B. 火成岩2为喷出岩C. 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D. 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读右图,回答22-24题。
22.图示时间,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是()A、乌鲁木齐B、C、D、23.关于此时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高压区,天气晴朗,气温较低B、处在冷峰控制下,大风、降温C、受来自海洋气流影响,为阴雨天气D、因受低气压控制,气温低24.关于①~④四地点风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③的风向相反B、②④的风向相近C、③吹西北风D、④吹西北风25.台风造成的灾害的主要有()A.沙尘暴天气B.狂风、暴雨和风暴潮C.地震、海啸D.狂风、赤潮二、双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共有两个最佳选项,两个都选对得2分,只选一个得1分,选错不得分,本题10题,总分20分)26.发生在太阳大气色球层中的太阳活动主要是()A.黑子 B.太阳风C.耀斑D.日珥27.下图表示的几种热力环流图中,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28.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D.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29.关于土壤与农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B.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土壤,其肥力也不损耗C.土壤中有机质多,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D.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30.地球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的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C.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该图为“太照图”,读图回答31题。
31.下列说确的是()A.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B.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C.这一天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D.A和C地太阳刚刚落山32.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B.以副热带地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流动方向是与气旋旋转方向一致C.秘鲁渔场的形成得益于附近海区盛行的下降流D.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易受寒流的影响,多出现荒漠景观3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说确的是()A.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B.长江入附近盐度较高C.黄河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D.我国近海实施“伏季休渔”34.全球大气中CO2浓度递增的原因主要有()A.湖泊面积的减少B.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D.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35.全球变暖的后果有()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增加C.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D.高纬地区会因气候变暖而产生更多的降水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36.读“太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1分)(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 (节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画出太线,并用字母M标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位于B点的物体向东作水平运动,其方向向______(南或北)偏移。
(4)图中A、B、C、D、E五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填字母)。
同一天日出地方是相同的是______(填字母)。
(5)这一天,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写度数)。
(6)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A点的昼长_______小时,此后的三个月C点及其以北地区的极昼极夜围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读地层剖面图,回答问题(12分)(1)写出图中A、B、C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3分)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图中B处构造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处构造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处,如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______处(填字母)(3分)38.下图为北纬26°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写出图中水循环的环节:②,③,④,⑦。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图中③这个环节主要靠途径来完成。
(3)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受,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4)图中的甲地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特点是,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3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
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材料二(右图):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
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带。
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6分)(1)指出图中①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