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海上保险法中的委付
一、委付的产生及概念
“委付(abandonment)”,一般被分为免责委付和保险委付两类。
免责委付源于罗马法中的”加害者委付制”。
保险委付产生于16世纪,针对的是海上保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船舶航行方向不明而无任何消息时,可视同船舶的丧失”,后由于海上航运贸易的特殊性,为维护和鼓励海上经济活动,保险人应预付一定的填补金,委付即基于此发展而来。
时至今日,委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利,当保险标的不是实际全损但与全损无异时,为简化证明手续,将其视为全部损失,使被保险人在将保险标的一切权利转移给保险人的前提下,得到其全额的保险金赔偿。
关于委付的概念,立法及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⒈推定全损说
我国海商法学者多采取此种主张,认为委付限于在发生推定全损的情况下。
我国《海商法》第249条就采用了此种学说,认为在发生推定全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表示愿意将其保险标的的残余物及权利移归保险人所有,由保险人当做实际全损处理,而请求取得全部保险金额的法律行为即为委付。
⒉全损说
该学说是根据保险的赔偿原则而派生出来的物权代位原则。
被保险人在向保险人请求全损赔偿时,不论是实际全损还是推定全损,被保险人都必须放弃保险标的的权利,将保险标的转让给保险人。
被保险人是否采用委付方式要求保险人按全部损失赔偿,通常要看按推定全损索赔和按部分损失索赔,哪一种方式对自己更为有利。
二、委付的法律性质
各国立法及学者对此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
⒈单方法律行为说
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保险人接受委付并非委付行为的生效要件。
委付行为本身的效力只与被保险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法有关,保险人是否接受委付都不影响委付本身的效力。
委付是一种被保险人的单方行为,保险人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①
⒉双方法律行为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多以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及我国《海商法》的规定作为证明,认为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委付通知后,只有经过保险人的承诺接受,委付方能成立。
②如果被保险人不发出委付通知,则没有委付可言;如果保险人不接受委付,则委付不会产生效果。
三、委付通知
委付在当事人之间是一种法律行为,须以意思表示为之,并经对方的承诺或法院的判决方能生效。
委付的意思表示形式就是委付通知,即被保险人向保险人作推定全损索赔之前必须提交的文件。
⒈委付通知的形式
委付通知大多数以书面形式,也有采用口头方式或用书面、口头
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的。
书面的委付通知并没有既定的格式,但被保险人在委付通知中应以明确、肯定的词语表明愿意将其所有的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无条件地转让给保险人。
文字上不能模糊不清,否则委付通知不发生委付的效力。
⒉委付发出的时间
依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62条第3款:被保险人应在损失发生后的合理时间内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
而不应该延迟发出,以通过控制保险标的为自己谋取最佳利益。
合理时间具体多长是一个事实问题。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对合理时间的判断也有所缩短。
四、委付的特征
⒈委付须针对保险标的物的全部
依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63条第1款:保险人有权接管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一切剩余利益及与其有关的所有财产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委付的不可分性”。
若只对一部分进行委付,很容易产生争端--被保险人难免就保险标的的有利益部分选择保留,而对不利部分选择委付--这对保险人是不公平的,也与委付”迅速结束当事人间的保险关系”的目的不符。
但当保险单上仅有其中一种标的物发生委付的原因时,法律允许就该一种标的物进行委付,请求其保险金额。
⒉委付不得附有条件
依我国《海商法》第249条第2款: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
委
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
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62条第6款也有类似的规定,保险人接受委付通知,即表明最后承认对损失负责和通知有效。
委付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复杂,这就要求委付要”单纯”,如果附有条件,还需等待条件的成熟,与委付的目的不符,容易造成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因此不应附有条件,否则委付无效。
⒊委付不得撤回
在中国法及英国法中,委付是双方的行为。
也就是说,在出现推定全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以选择委付而取得全损的赔偿,也可以选择不委付以获得部分损失赔偿。
在被保险人行使了选择权后,保险人可以再行使是否接受委付的选择权。
如果说前者是重在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那么后者就是重在保护保险人的利益。
③因此,被保险选择委付应在合理时间内进行,而保险人一经接受委付,即不得撤回,以平衡双方的利益。
五、委付成立的条件
⒈保险标的物发生推定全损,且被保险人请求保险人赔付全额保险金。
若货物遭受的是实际损失或部分损失,货物的所有权无法实现转移,委付就不成立。
若被保险人不提出全额保险索赔,保险人自然没有全额赔偿的必要,同样也不存在委付一说。
中国《海商法》第249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
⒉被保险人须在法定或约定时间内提出书面委付申请,且有明
确地委付意思表示。
⒊必须以整个保险标的物为对象予以委付。
⒋须经保险人承诺接受。
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全额赔偿请求予以同意,被保险人才能进行委付,否则没有委付的必要。
⒌被保险人须将保险标的物的一切权利转移给保险人,且不得附加任何条件。
保险人接受委付的基本条件,就是赔偿保险金额,接受保险标的物所有权,并取得一切权利。
保险人有权处置保险标的物,有权追偿与该标的物有关的债务。
六、委付的效果
⒈保险标的物的转移及有关权利的转让
在委付生效后,保险人取得的只是权利,还是既包括权利又包括义务,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委付取得的是保险标的物的所有权,包括随附利益及向第三方追偿的权利,因此随该标的产生的责任也应转由保险人承担。
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采用的就是此种观点。
④我国《海商法》第250条也明确规定:保险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险人对委付财产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
在此观点下,保险人接受委付必须非常谨慎。
因为接受了委付,就意味着不仅取得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而且也接受了全部义务和责任,很有可能因此而增加赔偿金额,所以保险人在接受委付之前,也应该权衡一下自己能否从中得益。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保险人取得的只是保险标的物的一切权利,
至于任何附属于保险标的物上的义务,并不因委付而加之于保险人。
⒉保险金额的给付
被保险人有权要求保险人按照海上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向
其全额赔偿。
这是适用委付的根本目的。
保险人接受委付,即须对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额。
不但如此,委付后保险标的归来的,保险人不得拒付保险金额。
⑤
注释:
①王千华等:《海商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6页。
②郑蕾:《试论我国海上保险中的委付制度》,《保险研究》,1999年第2期。
③汪鹏南:《海上保险合同法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④杨良宜、汪鹏南:《英国海上保险条款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
⑤邢海宝:《保险委付研究》,《法学家》,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