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本课话题——金钱与爱情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家住北京的李女士在2014年的年底选择结束了维持3年的婚姻,李女士自己是大学教师,老公是一位企业家,自己经营公司,在谈及离婚原因时,李女士表示,主要是因为两人聚少离多,导致分歧越来越大,“自从他开了自己的公司之后,基本就不着家了,三天两头出差,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以前觉得结婚会多一个人陪伴,现在觉得跟自己单身一人没什么区别,选择在年底结束这段婚姻,希望新的一年彼此都有一个新的开始吧”李女士感慨道。
越来越多的人把精力放在工作挣钱上而忽略了对恋人最简单的陪伴。
因为忙,大城市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因为忙,离婚率也越来越高,金钱买不到幸福也买不到真情,这是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金钱是爱情的基础,也是战争的基础。
——托·富勒2.金钱可以买“肉体”;但不能买“爱情”。
——萨克雷3.权力和地位的手杖,敲不开幸福的大门;金钱铸成的爱神之箭,射不中有情人的心。
——陈玉蜀4.没有爱情的婚姻不会得到幸福,而爱情不能用金钱和物质换取。
——(苗族)谚语[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庠.序(xiáng)北壅.(yōng)杜媺.(měi)莲萼.(è) 鸨.儿(bǎo) 谄.笑(chǎn)囊箧.(qiè) 不暇.(xiá) 钟馗.(kuí)晦.气(huì) 虔.婆(qián) 亵渎..(xiè dú)诛.两(zhū) 半晌.(shǎng) 秃髻.(jì)金钏.(chuàn) 宝铒.(ěr) 鸾.带(luán)贫窭.(jù) 薄赆.(jìn) 潞.河(lù)愀.然(qiǎo) 名姝.(shū) 同袍.(páo)船舷.(xián)充牣.(rèn) 诟.骂(gòu)痊.愈(quán)第2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不如早早开交..为上古义:抛开,了结。
今义:结束;解决(多用于否定)。
(2)暂往柳监生寓中整顿..行装古义:整理。
今义:①使混乱的变为整齐,也指整齐。
②使不健全的变为健全。
③办理;安排。
(3)十娘亦曲意..抚慰古义:曲折委婉的用意。
今义: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4)弟不以为..兄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5)将润色..郎君之装古义:使事物有光彩。
今义:修饰文字,使之有文采。
第3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此乃吾等之事(判断句)译文:这是我们的事。
(2)为郎君画此计者,乃大英雄也(判断句)译文:为郎君谋划这件事的人,是位英雄。
(3)就有个不识时务的进言于尊大人之前(状语后置句)译文:就有个不识时务的人在尊大人面前进言。
(4)惑于浮议(被动句)译文:被别人的闲话迷惑。
[常识·速览][识作者]全能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斋主人,龙子犹,长洲人(今江苏吴县)。
他少有才气,曾游戏烟花里,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物。
他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
但他科举不得志,57岁才补了一名贡生。
冯梦龙是爱国志士,在崇祯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书陈述国家衰败原因;清兵入关时,进行抗清宣传,最后忧愤而死。
在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
[探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最为充分和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在南方,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手工工场已初具规模。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金钱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旧有的等级、尊卑等秩序不再牢不可破。
人的价值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人格、尊严、良知、情感等等同样可以被当作商品一样买卖。
对金钱的追求使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成了以利相交的关系,使人把金钱的价值看得高于友谊,高于真情,使人对自己和他人都失去了一份起码的尊重。
明代小说作品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篇章都对商品社会中市民生活的新面貌、新气象给予了热情的渲染和描绘,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却对金钱给人性带来丑的因素这一方面进行了揭示和思索。
[知文体]拟话本宋元间民间“说话”(讲故事)时所用的底本称“话本”,摹拟“话本”形式写的短篇小说称“拟话本”。
明代,群众爱好宋元话本,书商大量刊行,逐渐引起了文人的注意,他们从对旧话本的编辑、整理、加工,进而摹拟创制新作。
这就出现了首先不是为说话人讲说,而是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摹拟的话本,通常称作“拟话本”。
如“三言”“二拍”中的一部分明代文人的作品。
[整体·感知]本文通过杜十娘的悲剧故事,写出了一位下层妇女的合理美好的人生追求,在这追求中塑造了一个美的灵魂,同时又以一种深沉的义愤表现了这个美的人生追求是怎样被毁灭的。
全文寄寓了作者对追求幸福却被迫牺牲生命的妇女的同情,对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和破坏他人幸福的阴险小人的憎恨。
[文脉·梳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一部分(1~3),开端,老鸨逼李甲,① 。
第二部分(4、5),发展,遇春助好友,十娘随官人。
第三部分(6~8),发展,孙富破姻缘,李甲卖佳人。
第四部分(9),高潮,② ,李甲失佳人。
第五部分(10),结局,李甲成狂疾,孙富成怯鬼。
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金钱和门第观念的罪恶 【答案】 ①十娘欲从良 ②十娘沉宝箱[文本·层析]1.“百宝箱”的意蕴有哪些?【答案】 (1)“百宝箱”是金钱的象征,是利益的代表。
(2)“百宝箱”是杜十娘价值的象征,希望的寄托。
(3)“百宝箱”是杜十娘悲剧产生的真正原因。
2.杜十娘为什么要对李甲隐瞒“百宝箱”?杜十娘为什么沉了“百宝箱”?【答案】 如果说前两次暗写“百宝箱”的情节,杜十娘还未离开妓院,应当小心谨慎,恐出言有失,那后两次写及“百宝箱”而她对李甲隐瞒不告,则反映了她对爱情和金钱的态度。
中国古典小说一般不静止写人物心理,而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由杜十娘对李甲隐瞒“百宝箱”的言行窥探她的内心世界,我们可见她内心的纯洁、美好,对人世间真情的追求。
她爱李甲是因为与他“一双两好,情投意合”,是因为李公子“忠厚志诚”,她之所以对“百宝箱”隐瞒不告,是因为她不希望让纯洁的爱情沾染上金钱气息,也许她早已厌倦男女欢爱的金钱关系,她所渴望的是彼此珍爱与尊重的真情,拥有这份真情便“生死无憾”,当她得知自己被卖后,那份洁净、高尚的爱的追求被击得粉碎,于是怒沉珍宝,举身投江,以此来表达她对不公平遭遇的抗争。
这是淳厚的挚爱与金钱的对抗。
在对抗中杜十娘是个失败者。
3.概括杜十娘的人物形象。
【答案】杜十娘本是风尘女子、京城名姬,但她不甘于做王孙公子的追欢取乐的玩物,而是费尽心思脱离那个火坑,但由于社会的原因,最后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她聪明美丽、热情真诚、心地善良、秉性纯厚、刚强坚毅、有胆有识,是反抗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
4.小说末尾,写李甲病重、孙富暴死。
这样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怎么看?【答案】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表现了作者对杜十娘的同情,对李甲、孙富的鄙视、痛恨。
[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震撼人心的悲剧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警世通言》中的一篇优秀作品,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品主人公系京城“教坊名姬”杜十娘,她为了摆脱妓女的卑贱地位,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选择了“忠厚志诚”的李甲委以终身,在李甲身上寄托了她最高的、也是最起码的希望和理想——真诚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
可是,李甲受了浮浪子弟孙富的挑拨,又面对家中严父(身为布政史)的威慑,终于薄幸地出卖了她,迫使她举着自己收藏的百宝箱一起沉江自尽。
作品除了反映杜十娘对真正爱情和人性尊严的渴望外,也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金钱和门第观念的丑恶。
【应用角度】“金钱与爱情”“门第观念”“追求幸福”等。
2.热点素材金钱与爱情非“绝配”54岁的杭州人老赵,身家数千万,三年前娶个26岁的娇妻。
为博红颜一笑,老赵光是花在为她买奢侈品上的钱就超过240万元,价值近千万的房产也加了对方的名字。
然而,老赵遇到的是一名高段位的拜金女,他实在无法满足女方难填的欲壑,无奈之下起诉离婚。
【媒评文摘】曾几何时,一些新潮男女认为,金钱与爱情是绝配,你用青春换我的金钱,我拿金钱换你的青春,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
于是,“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骑着自行车笑”,成为网络流行的拜金真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成了潮女的流行口号。
于是,“拜金女”纷纷成了阔老板的娇妻,有没有爱情不敢说,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开豪车、住豪宅那是没说的。
——天津日报[基础巩固层]1.改正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注音。
亵.渎(xiè)谄.笑(chán)杳.无踪影(yǎo)姝.女(zhū) 酒肴.(yáo) 分毫不爽.(shuǎng)薄赆.(jìn) 借贷.(dài) 屏.去左右(píng)【答案】“谄”应读“chǎn”,“姝”应读“shū”,“屏”应读“bǐng”。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纳栗入监权作浮居屏去左右胁肩谄笑教坊落藉顿开茅塞观者如堵惑于浮议仓猝难犯资斧困竭疏不间亲命之不晨【答案】栗—粟,藉—籍,晨—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仆.事内之人,当局而迷B.渠.意欲以千金聘汝……C.妾.久疏谈笑,亦有此心D.吾.等此去,何处安身【解析】“渠”是“他”的意思,其余三项都是第一人称。
【答案】 B4.下列各项中的“因”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仆因.风吹火,谅区区何足挂齿A.所谓因.人成事者也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C.振声激,伺者因.此觉知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解析】C项,“因”与例句中的“因”都是介词,借。
A项,“因”是依靠;B项,“因”是趁机;D项,“因”是经由,通过。
【答案】 C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因在京坐监..(坐监牢)可怜一片无瑕.玉(玉上的斑点)B.初时李公子撒漫..用钱(任意挥霍)郎君游资..虽罄(旅费)C.连下处..也没有了(寓所)落得一场亵渎..(污辱)D.那烟花也算定你没处告债..(乞求借贷)倘得玉成..,决不有负(好意成全)【解析】A项,“坐监”意为“在国子监读书”。
【答案】 A[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杨玚,字瑶光,华州华阴人。
玚始为麟游令,时窦怀贞大营金仙、玉真二观,檄取畿.内尝负逆人赀者,暴敛之以佐费,玚拒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