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南旧事》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南旧事》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能对故事中人物及事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培养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阅读分享和展示的机会。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童真的可贵,珍惜童年的美好生活。

2、培养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交流中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活动,我们班阅读的是《城南旧事》,说起《城南旧事》这本书可厉害呢!请看大屏幕!谁给大家读一读?
2、课件出示:《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小说一百强。

八十年代还被搬上荧幕,并获得了中国电
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3、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这部经久不衰的作品。

二、走进作者。

1、首先,我们先聊一聊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

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了解的林海音?课件出示:林海音图片
2、《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成名作,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你对这本书题目的理解。

3、书中写的是作者童年在北京生活的往事,几十年后他每次提起北京,都感慨万千,正因为林海音对北京这种挥之不去的爱,我们才有了这样一部言之不尽的《城南旧事》。

4、本学期我们有一篇课就选自《城南旧事》,这篇这篇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它的序言,在序言中林海音是怎样描述她对北京的刻骨铭心的思念的?让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了,骆驼队又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三、走进故事情节
1、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了下。

是啊,读着这本《城南旧事》,我们自己仿佛就是书中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往事又一幕一幕的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这本书写了林海音童年的几个故事呢?(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
2、谁能挑一个印象最深的故事介绍给大家吗?
3、同学们,这五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而完整的,那么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呢?(五个故事中英子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都离开了他,每个故事的中心人物都有英子,每个故事的情感都是比较难过的)
4、有难过、有忧伤、还有不舍,就是这忧伤、难过和不舍都充满在英子的童年里,我们换句话说,英子的童年里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相思。

这是这本书的感情线。

5、像这样作者用一条感情线围绕中心人物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故事像珠子一样串联起,就叫一线串珠法。

这里的线就是感情,这里的珠就是故事。

就让我们循着这条线走进一个个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

四、走进人物(课件出示:猜猜他是谁?)
1、首先我们要走进这本书中的中心人物,也是大家都
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小英子。

说一说他是怎样一个人?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可以在书中寻找片段支持你的观点。

(懂事、善良、有同情心、……)
2、通过我们的交流英子的形象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下面我们继续走进另一个人物。

猜猜他是谁?
课件出示: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坏人?嗯?
好人,坏人,这是我最没有办法分清楚的事,怎么他也问我呢?我摇摇头。

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着自己的鼻子。

我还是摇摇头。

不是坏人?他笑了,眼泪从眼屎后面流出。

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

(1)猜猜他是谁?(小偷)
(2)我要问问大家认为他是好人的举手,认为他是坏人的举手,还有不同观点的举手。

(分别找一名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有相同观点的学生可以补充)
(3)刚才我们在评论这个小偷的时候,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告诉我们在评判一个人或是一件事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观察。

3、其实在这本书当中不仅仅有小偷和英子,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猜猜他是谁?
(1)课件出示:英子,人家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我怎么是疯
子,你看我疯不疯?
看到这一段你想到了谁?(秀贞)
(2)课件出示:我没有再答话,不由得在想西厢房的小油鸡,井窝子边闪过的小红袄,笑时的泪坑,廊檐下的缸盖,跨院里的小屋炕桌上的金鱼缸,墙上的胖娃娃,雨水中的奔跑……一切都算过去了吗?我将会忘记吗?看到这一段你又想到了谁?(妞)
(3)课件出示:于是我唱了五年的离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

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4)是呀!多想永远当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英子的伙伴一个又一个的离他而去:惠安馆的秀贞、遍体鞭痕的妞,还有兰姨娘、宋妈,最后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深爱他的爸爸也离他而去了。

(5)课件出示:我把小学毕业的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老高已经替我顾好了去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6)是的,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在我的成长当中常常有许多人让我做大人:宋妈临回他的老家的时候说:英子,你长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长大了,可不能找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五、升华情感,个性表达
1、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是跟着我逝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让我们一起循着音乐,跟着画面再次走进《城南旧事》,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2、课件播放配乐图片,看到这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拿出你们的《城南旧事》,把你们的感受写在扉页上。

3、交流感受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刚才同学们的感悟都深深的感动了我,那我们再看一下我们今天聊得《城南旧事》,我们知道我们要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要走进作者、走进故事情节,走进人物、我们还学习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一线串珠法。

其实,林海音还有很多很多的作品。

比如:《我们都长大了》《我的京味儿回忆》、《穿过林间的海音》等。

课下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去读一
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和更多优秀的人做朋友,让我们的童年更精彩。

齐读:
2、课件出示: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

七、板书设计
《城南旧事》
阅读与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