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第三章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第三章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2.以下叙述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A.鼻毛能阻挡灰尘B.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C.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D.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发生沙尘暴时,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B.在剧毒的环境中,人们应戴防毒面具C.尘肺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D.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4.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哭闹时不能喂食,其原因是()A.会浪费食物B.婴儿哭闹时不能消化、吸收食物C.会损害婴儿的声带D.会厌软骨不能及时盖住喉的入口,容易呛着5.在以下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A.园林工人B.交通警察C.每天吸烟一包以上D.工业区6.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温暖、湿润、清洁空气C.利于气体交换D.利于气体扩散7.有时出现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A.膈肌舒张B.膈顶部上升C.胸廓缩小D.肋骨间的肌肉收缩8.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9.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①模拟的是气管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10.如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

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11.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12.如图表示平静呼吸时的两种状态,符合a的描述有()③肋间肌和膈肌收缩②肋间肌和膈肌舒张③肋骨向上移动④肋骨向下移动⑤膈顶部下降⑥膈顶部上升⑦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A.①③⑤⑧B.②④⑥⑦C.①④⑤⑦D.②③⑥⑧13.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14.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A.氧气B.二氧化碳C.营养物质D.能量15.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C.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D.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16.肺部的气体交换发生在()A.肺与外界环境之间B.肺与组织细胞之间C.肺与气管之间D.肺泡与血液之间17.如图是某同学的呼吸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反映他可能()A.一直在慢跑B.由散步转为跑步C.在睡觉D.由跑步转为散步18.人在通气不良的室内时间过长,会感到头晕、疲劳,这是因为() A.活动少,呼吸频率低B.长时间学习、工作,大脑有轻微损坏C.室内缺氧,二氧化碳增多D.没有参加体育锻炼,肺活量减小19.下列现象发生在呼气过程中的是()A.膈肌向下运动B.肋骨间的肌肉收缩C.胸廓的上下径减小D.肺容积明显增大20.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21.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这是因为()A.婴儿见到妈妈非常高兴引起“啼哭”B.吸气之后与吸气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回缩,使肺内气体部分排出,冲击声带,引起“啼哭”C.从温暖的体内环境突然来到自然环境,因感觉冷而引起“啼哭”D.因环境变化而害怕,引起“啼哭”22.关于吸烟的危害性,正确的是()①烟雾会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②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③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伤④吸烟时,吐烟雾有益于肺活量的增加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下列能正确反映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A B C D24.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小林参加了田径百米赛跑,他跑100米时大口喘气,这时小林吸气和呼气的状态()A.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B.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C.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主动的D.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被动的25.人体时刻需要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气体交换过程中,外界进入到人体肺部的气体有很多种B.在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与二氧化碳各自独立遵循扩散原理C.人体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呼吸肌协调配合D.人体的呼吸过程中只吸入氧气,只呼出二氧化碳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吸入气体有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

(2)痰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的。

(3)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________,它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_______围绕着,适于________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增多,________减少。

27.(6分)下图为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②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B表示________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_,使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________,气体便被呼出。

28.(10分)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_______含量增加。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__状态。

29.(12分)如图是人体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这里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进入肺泡,肺泡内的________进入血液。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0.(10分)进入冬季,网络中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中“雾霾”排在了前五位,PM2.5能够通过肺泡直接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危害人体的健康。

为探究PM2.5的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是否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关,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在某车流量较大地段对空气进行了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1)人体呼吸道中有能够阻挡灰尘的结构是________,而形成雾霾的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无法被阻挡,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颗粒物从进入鼻腔到进入肺泡依次要经过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显示,各小组的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应对表中的数据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肺里完成,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和肺构成了人体的呼吸系统,完成人体的呼吸这一生理功能。

2.B: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

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温暖气体。

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湿润气体,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和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没有多大关系。

3.C4.D: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

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

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

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哭闹时不能喂食,否则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

5.A: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沉降空气中的尘埃,园林工人工作的地方绿色植物较多,空气污染物较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6.B:在呼吸系统中,鼻腔的作用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清洁。

鼻腔大了,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充分的温暖、湿润、清洁,这与北欧人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7.D8.A: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内的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至少需要经过2层细胞。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9.D:图乙中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缩小,表示呼气。

因此处于乙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D的描述错误。

10.C:观察图可知Ⅰ过程,胸骨和肋骨向外向上运动,是吸气。

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于是气体入肺。

11.D:肺动脉内流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

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