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数函数说课课件

对数函数说课课件

问题:这些精美的古文物怎样鉴别它们的年代? (让学生进入网页进行查找与阅读).
碳14测年法公式
t log 5730 1
p
y loga
x
2
通过学生对数据的计算、整理、归纳、自主
探究,得出t与p是一种函数关系,使学生认
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 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 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初等基本函数; (2)能借助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 探索并掌握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计算机探索对数函数的图像与 性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 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信息素 养.
为下节课反函数的概念作准备.让学生自己作 出函数图像,猜想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 数的图像的对称关系.再下载课件演示验证 结论是否正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作业
课后作业: (1)数学作业本 (2)预习提纲:
4、课外探究题设置又将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对数 函数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之中,达到知识在课堂以外的延 伸。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问题:这些精美的古文物怎样鉴别它们的年代?
① 同底数的两对数如何比较大小? ② 不同底数的两对数如何比较大小?
教学课件放在教师的个人博客上,学生在家可 以直接下载继续使用和探究,在探究中出现的
问题可以直接在网上和教师交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课外探究
(1)你知道方程 个数吗?
0.3x 1 log2 x的解的
(2)方程 0.1x 1 log2 x呢?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在本节课中不再是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2、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本节数学概念课不再枯燥乏味,课 堂变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
3、听听忘记了,看看我懂了,做做掌握了.信息技术让学 生亲自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使抽象复杂的概念与性质变得 具体形象,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
函数的图像关于 x 轴对称. ②还有学生发现了随着底数 a 的值的大小变化
图像的变化规律.(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 动态的演示,联网展示给同学观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知识整合
例题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loga x2; (2) y loga (4 x) (3) y loga (9 x2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知识整合
变式训练:
引导学生运用对 数函数图像研究
(1)如果y log2 x的值域是数学y问题y 0 ,
求x的取值;
(2)如果y log2 x的值域是 y y 1 ,
求x的取值;
借助几何画板,
(3)如果y loga x的值域作是出函y数图y 像 ,0 ,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懂得如何探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能运用 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像.有一定的数形结 合的意识,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 高.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 和性质;
创导 设入 情新 景课
类合 比作 联探 想究
学分 生享 汇成 报果
知巩 识固 整应 合用
小课 结外 作探 业究
视频播放 画板作图 成果投影 画板作图 网络作业 上网搜索 软件操作 联网分享 分析验证 博客互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类比联想 合作探究 函学 数生 的自 图主 像探 和究 性对 质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学生汇报 分享成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学生汇报 分享成果
探究中的意外发现
①有的小组选取对数函数底数的值时,由于互 为倒数,结果画出图像之后发现除了课本有的 结论还有一条规律: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对数
2
(2)若y log2 x的值域是 y y 1 ,求x的取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问题探究
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 性质,那么它们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呢?运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几何画板中作出同 底的指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亲自发现其 中的奥秘吧!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理解并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
• 难点 ①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研究.
②运用对数函数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运用计算机的功 能使数学问题变 得直观可行,突 破难点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姓名 赵燕明 学科 数 学
学校名称 浙江省海宁市宏达高级中学
§2.2.2 对数函数验教科书
数学必修1
高一年级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数函数是函数中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 它是在学习了对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 的.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对函数 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 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 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它又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 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 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求x的取值;
把抽象变为形象
(4)求y log3 (9 x 2 )的值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整合应用 小结作业
巩固应用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课 堂
(1)y= 3 log2 x (2) y log0.5(4x 3)


2.求满足条件的x的取值范围
(1)若y log1 x的值域是 y y 0,求x的取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