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营养价值评定

第八讲营养价值评定

来自三、动物组织血液理化成分分析
2、分析内容
(1)概略养分或纯养分; (2)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3)相关标识功能酶,如硒—血浆谷胱甘肽过
氧化物酶、锌—血清碱性磷酸酶、铜—血浆铜 蓝蛋白氧化酶和血浆尿素氮等。
第二 消化实验
一、消化试验概念与目的
二、 体内消化试验 三、体外消化试验 四、尼龙袋法
一、消化试验概念与目的
(3)影响维生素利用 双香豆素、抗维生素B族因子等
二、抗营养因子分析
(4)影响碳水化合物利用 (5)刺激免疫系统的抗营养因子 如抗原蛋白 (6)综合性抗营养因子
如水溶性非淀粉多糖。
二、抗营养因子分析
3、意义
分析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含量, 可指导饲料的合理加工、利用、贮存, 如通过加热可提高豆类籽实的营养价值。
第八讲 饲料营养价值 的评定
饲料营养价值: 饲料被动物采食后,经过动物体内的消化、 吸收和代谢利用过程,能够满足动物机体对 养分和能量需要的程度以及用于畜产品生产 的能力大小。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试验的方法或仪器 分析方法,精确测定饲料中各种营养的价值, 即饲料中养分和能量的含量及其消化率、利 用率。
全收粪法
指示剂法 消化道消化液 人工消化液
肛门收粪 回肠指示剂 内源指示剂 外源指示剂
图1 消化实验方法剖析
一、消化试验概念与目的
4. 消化率计算公式
(食入养分 - 粪中养分)
表观消化率=
食入养分
X 100%
粪中养分组成:
饲料中未消化的养分; 消化道分泌物; 消化道脱落细胞; 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二、抗营养因子分析
4、分析方法
(1)酶法 (3)滴定法 (5)色谱法
(2)比色法 (4)原子吸收法 (6)荧光法
三、动物组织血液理化成分分析
1、分析对象
(1)动物组织和血液中各种营养物质; (2)动物组织和血液中与营养物质有关的功
能酶或相关酶; (3)动物动物组织和血液中某些代谢中间产
物或最终产物。
1、概念:
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或饲料养分 的可消化性为目的的试验。
2、目的:准确地量化饲料中 各种养分被动物
消化利用的程度 ,也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 重要方法。
3、种类 (见图1)
消化实验
体内(in vivo) 消化实验
尼龙袋法(nylon bags technique)
离体(in vitro)消 化实验
二、 体内消化实验
5)消化率的计算 原理:食入指示剂量=排出指示剂量
养分消化 率(%)
= 100-
饲粮指示剂含量 ×
粪中指示剂含量
粪中养分含量 ×100
饲粮养分含量
(3)回肠末端 消化率测定
1)T型瘘管
· 优点:安瘘管后对荷术动 物生理影响小;
· 缺点:必须用指示剂,因 不可能收集全部粪尿,由此 取样缺乏代表性,而且较麻 烦。
二、 体内消化实验
(1)全收粪法
1)优点:试验操作方便、测定较准确;
2)缺点:方法学上要求收集的排泄物必须来自于相 应时期采食的饲料,而实际上这不可能实现;采食 量和排粪量不易准确记载,自由采食的动物饲料浪 费是试验的最大问题;排泄物易被损失的饲料、脱 落羽毛、皮屑等污染,使排泄物量和成分不准确; 饲料和排泄物的水分随环境条件和处理方法、时间 变化很大,使有效成分浓度发生波动。
2)种类 外源指示剂: Cr2O3 内源指示剂: 2N HCl 4NHCl不溶灰分
二、 体内消化实验
3)优点:在于减少收集全部粪便带来的麻烦, 省时省力,尤其是在收集全部粪便较困难时。
4)缺点:指示剂回收率对消化率影响较大,并 且很难找到回收率很理想的指示物质:分析 困难,较难获得重复性高的测定数据;与全 收粪法最后的缺点相同。
图1、T型瘘管示意图
2)桥式瘘管
·优点:其对荷术 动物生理影响小,手 术成功率高;
·缺点:粪样取后 又要送回消化道,相 当烦琐,时间过长是 不可能的事。
内容
第一 化学分析法 第二 消化实验 第三 代谢试验 第四 饲养试验 第五 屠宰试验
第六 饲料能量利用效 率的测定
第七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 定体系
第一 化学分析法
一、营养物质的分析 二、抗营养因子分析 三、动物组织和血液理化成分分析
•概念:应用物理、化学原理和方法对饲料、
动物组织及动物排泄物的某些成分,进行定 性、定量分析。
(2)比色法 (4)原子吸收法 (6)荧光法 (8)分子生物技术
二、抗营养因子分析
1、概念
抗营养因子是指饲料中本身所有或从外 界进入,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生长的 物质。
二、抗营养因子分析
2、种类
(1)影响蛋白质消化 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皂苷、多酚化合物等
(2)影响矿物元素利用 植酸、草酸、葡萄糖硫苷、棉酚
一、消化试验概念与目的
[食入养分 -(粪中养分-内养分)]
真消化率=
食入养分
X1 00%
二、 体内消化实验
1、根据其收粪方的方式可分为:
(1)全收粪法;(2)部分收粪法(指示剂法)
2、全收粪法根据收粪的部位不同又分为:
(1)肛门收粪法;(2)回肠末端收粪法
3、指示剂法也可分为:
(1)内源指示剂法;(2)外源指示剂法。
一、营养物质的分析
2、纯养分分析
(1)维生素 (2)矿物质 (3)微量元素 (4)氨基酸 (5)脂肪酸 (6)纯蛋白质 (7)糖等
一、营养物质的分析
3、分析对象
(1) 饲料 (2)排泄物(粪、尿、呼出气、皮屑等) (3)动物组织 (4)血液 (5)整体动物
一、营养物质的分析
4、分析方法
(1)称量法 (3)滴定法 (5)色谱法 (7)电泳
二、 体内消化实验
3)全收粪法消化率计算公式
(食入养分 - 粪中养分)
消化率=
X 100%
食入养分
粪中养分组成: 饲料中未消化的养分;消化道分泌物 消化道脱落细胞;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二、 体内消化实验
(2)指示剂法
1)对指示剂的要求 不被消化吸收,不影响养分的正常消化,无毒 无害,分布均匀,易测定。
• 作用:为判定动物营养状况、动物营养需要
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
• 分类: 营养物质的分析、抗营养因子分析及
动物组织和血液理化成分分析。
一、营养物质的分析
1、概略养分分析
(1) 水分 (2)粗蛋白(CP)真蛋白(TP) (3)粗脂肪(EE) (4)粗纤维(CF) (5)粗灰分 (6)无氮浸出物(NF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