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调查;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总体单位(个体);总体5、性质相同;总体6、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提供信息7、数量;品质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B5、A6、B7、A8、B9、C 10、A三、简答题1、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总体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通常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中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2、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差异(变异),其具体表现都一样,那么只要调查一个便可知全体,这样就用不着统计了。
只有变异才能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章一、项选择题1.B2.B3.D4.A5.B6.C7.B8.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一时性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不同点:⑴三种调查从总体中抽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重点调查是抽取一部分重点单位,是有意识进行的;典型调查在确定调查单位时,也是有意识进行的,抽选出的单位不是重点单位,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单位;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是排除人们主观意识的。
⑵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不能用被抽出的那部分单位所计算出的数据去推算总体的有关数据,而抽样调查能推算。
2.区别: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联系:有时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个,例如工业企业普查,每个企业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这时二者是一致的。
3.⑴一次性的全面调查⑵调查对象: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调查单位:该工业企业的每一职工填报单位:每一车间⑶调查时间:2009年底(即2009年12月31日)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⒈D 2.B 3.B 4.C 5.C 6.A 7.A 8.A二、判断题⒈(×) 2.(×) 3.(√) 4.(√) 5.(√) 6.(×)7.(√)三、简答题⒈统计资料整理是统计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作用。
统计资料整理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描述的准确性和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分析的真实性。
主要内容包括:⑴检查原始资料;⑵综合汇总各项指标,并按要求分组;⑶将汇总结果编成统计表和分析表。
2.统计分组可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科学分类,分析总体的内部结构,从而认识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揭示各种社会经济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加深对事物认识。
选择分组标志要⑴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⑵适应被研究对象特征;⑶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3.组中值是在组距数列中,各组所有变量值的代表数值。
组中值只是每组变量值的代表值,而不是平均数,原因是组中值不是根据每个组所有变量值计算的。
四、计算题⒈分组标志是离散型数量标志,组限不重叠;属于开口异距数列,是不连续或离散型变量数列。
⒉闭口等距组距数列,属于连续变量数列,组限重叠。
各组组中值及频率分布如第四章一、简答题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计算总量指标的意义是:(1)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2)总量指标是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
(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总量指标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一般按其反映的内容和时间状况分类。
(1)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划分,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2)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3)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与劳动指标。
2、相对指标是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某些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
相对指标的主要作用是:(1)能够表明现象的相对水平、普遍程度及比例关系;(2)可以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总量找到对比的基础;(3)可以表明事物的发展程度、内部结构及比例;(4)可以使不能用总量指标直接对比的非同类现象之间,能够进行比较;(5)是进行计划管理和考核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3、在分析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时,水平法和累计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水平法适用于检查按水平法规定任务的长期计划,用报告期的实际完成数与长期计划的任务数对比进行检查。
累计法适用于检查短期计划和按累计法规定任务的长期计划,用从期初累计至报告期止的实际数与计划任务数对比进行检查。
4、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结构相对指标是用同一个总体中的一部分数值和总体数值相比,同一个总体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相对数之和等于1或百分之百;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个总体中的各部分数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5、在组距数列中,利用组中值代替平均数,是假定各组的标志数值是均匀分配的。
但事实上,各组标志值的分布不一定完全均匀。
另外,组中值也不是根据该组所有变量值计算的。
因此,各组的组中值与组平均数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组中值只是一个近似值。
二、判断题1、(×)2、(×)3、(×)4、(√)5、(×)6、(×)7、(√)8、(√)9、(×) 10、(×)三、单项选择题1、D2、C3、D4、A5、D6、B7、D8、B9、D 10、B四、计算题所以2008年完成任务程度比2009好。
2、118.8%3、125%4、95.79%第五章一、选择题1.D2.B3.B4.A5.B6.B7.B二、判断1.(×)2.(×)3.(√)4.(×)5.(×)三、简答题1.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结构相对指标是用同一个总体中的一部分数值和总体数值相比,同一个总体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相对数之和等于1或百分之百;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个总体中的各部分数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2.在组距数列中,利用组中值代替平均数,是假定各组的标志数值是均匀分配的。
但事实上,各组标志值的分布不一定完全均匀。
另外,组中值也不是根据该组所有变量值计算的。
因此,各组的组中值与组平均数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组中值只是一个近似值。
3.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在计算上的不同点是二者的应用条件不一样。
如果资料中直接给了每个组的变量值x和次数f,而没有给标志总量(m=xf),就要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数;如果资料中直接给了每个组的变量值x 和标志总量(m=xf),而没有给每个组的次数f,就要用调和平均数来计算平均数。
4.平均指标的计算原则是:⑴社会现象的同质性;⑵要用组平均数补充总平均数;⑶要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⑷注意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四、计算题1.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13320===∑∑fXf X (件)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15840===∑∑f Xf X (件)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
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
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甲市场平均价格为:H 甲=500160=∑∑xmm=0.32(元/公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为:H 乙=5005.162=∑∑xm m=0.325(元/公斤)经计算得知,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其原因是乙市场价格较高的蔬菜销售量比重大于甲市场。
也可以说,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的蔬菜销售额比重大于甲市场。
3.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表如下:4.由题意知:本年实际产值/本年计划产值=103%本年实际产值/上年实际产值=155%所以:本年计划产值/上年实际产值=155%÷103%=150.49%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50.49%;成本计划完成程度=672÷(600-12)=114.29%第六章一、选择题1..A 2.D 3..D 4.A 5.B 6. B 7.B 8. B 9. D二、判断1.(√) 2.(√) 3.(×) 4.(×)三、简答:1.总体的分布具有两大特征,一个是变量值的集中趋势,一个是变量值的离中趋势。
平均指标是将变量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以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即变量值的集中趋势。
但它却不能反映出变量值的差异程度。
而标志变异指标弥补了这个不足,它能反映变量值的差异程度,即变量值的离中趋势。
只有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全面反映总体分布的特征。
2.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
标准差是最常用的指标,这是因为它和全距、平均差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
全距测定标志变动程度虽然简单,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测定结果不能充分反映现象实际离散程度。
平均差指标虽然弥补了全距指标的不足,但它在数学处理上是用绝对值消除负离差,因而不适合代数法演算。
而标准差除了具有平均差的优点外,它在数学处理上是采用平方消除负号,最后开方还原的方法,符合代数运算法则。
所以它用的最多。
3.标准差的大小,一方面取决变量值离散程度大小的影响,也取决于平均数大小的影响。
如果两个数列的平均数大小相等时,平均数对标准差没有影响,这时就可以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数列平均数代表性大小;但如果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不等时,平均数的大小对标准差有影响,这时就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数列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就需要消除平均数大小对标准差的影响,而需要用标准差系数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4.用全距测定标志变异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了解和掌握。
缺点是它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因而测定的结果往往不能充分反映现象的实际离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