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四课课件

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四课课件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课标要求
1.列举实例,阐释 实行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符合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国情。2.说 明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最根本的是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 会生产力。
考纲呈现
考情分析
1.从内容上看,近几年高考高频考
2.(2013 江苏)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 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 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 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 )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1.理解生产与消费 的关系。2.理解大 力发展生产力的意 义。3.理解公有制 经济及其主体地 位。4.理解国有经 济及其在国民经济 中的主导作用。5. 理解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点有: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发 展生产力等。2.从命题形式上看, 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点集中在生产 与消费的关系(尤其是消费对生产的 反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两个考点上。其中,生产与消费的 关系多与第三课消费的有关知识综 合考查。3.重点关注企业改革、扩 大内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不断增加居民收入等热点问题,题
型训练要兼顾主、客观题。源自考点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 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 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真题演练 1.(2014 新课标Ⅰ)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消 费者的需求信息,并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专门生产了近万 台定制彩电。从消费者下单到生产、配送、安装,整个过 程仅耗时一个月,比传统批量生产模式(含产供销)少用半年 多的时间。与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相比,这种定制生产模
式能够( C )
①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②以需定 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企业库存 ③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④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提高企业 技术水平
(2)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 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 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重视消费,把扩大内需作 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有 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A. 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 B.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C.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有导向作用 D.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 息”“定制生产模式”。材料中的家电企业创新生产经营 模式,实行定制生产模式,依需定产缩短了生产周期,减 少了库存,②正确;这种模式更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满 足市场需求,③正确,选 C 项;材料中未涉及企业规模和 企业决策流程等信息,故①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材料没有直接涉及促 进经济发展,A项与材料无关。“市场消费低迷”不符合事 实,也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C项正确说明了人们购买防霾 产品的原因及其危害。购买防霾产品不属于绿色消费,D项 错误。
4、消费养老是新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核心是 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 对企业的投资,并把企业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还 给消费者。这种养老模式有利于
本题的题眼是“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经 济学道理”。材料的主旨是生产者要主动进行创新,不是消费者需要什么 我们才生产什么,而是说正是有了汽车的生产,才能激起人们对汽车的消 费欲望,最终成就汽车大王,A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产品开发要考虑 市场需求,B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C项与题意 无关。D项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与题意无关。
注意:准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两个作用地位不同。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 作用。其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 第二位的,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合理的消费对生产发 展起促进作用;不合理的消费则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
3、“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1)“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推动 人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 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得以提高。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体现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 是生产的动力”体现的是消费的反作用。
A.为企业提供充足资金,但会减少利润 B.降低当前消费成本,实现未来养老无忧 C.增强消费预期,规避养老风险 D.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D
[矫正训5 练1] [2014·北京海淀期中]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了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 通信服务的一个应用程序——微信。因具有不受时间、空间束缚,成本低等特点,其 用户已达4亿人,微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这说明( )
3、(2014·江苏卷)“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费关 键词之一。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7亿 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与一年前相比, 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131%。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 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