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4 生产与消费PPT课件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4 生产与消费PPT课件
算最终完成
消费对生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
产具有 消费调节生产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
反作用
向作用
(消费拉动
经 促
济 进
增生长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发展)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 和成长
①为②重我注视国意消 经 把消的消费 济劳费费, 发动为的把 展力生反扩的产作大长创用内期造需和战出特转略新别变方一智成消是经针费个力的消济会人还过费发提的是程需 展高劳体。求 方劳动力新作 式动的能,,者较力都的调高有,积水一无整极平个论产性的形是、
2011·新 课 标 全 国 , 生产的反作用为主。
14
7
命题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结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
政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 毫不社动会摇主地义鼓市励场、经支济持的、重
地策位 国公民有经制济经的济主体
引导要非组公成有部制分经济发展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
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4
2.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 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 式的集体经济。
2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点展示
生产与消费 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
(1)含义
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
(2)环节与地位
(决定) 生产
分配
第三课必背知识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2.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3.怎样扩大内需 4.消费心理 5.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15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 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 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 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答案 (1)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 推动产能扩张。 (2)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 (3)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 发展。 (4)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 的就业机会。
12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3
核心考点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整合
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区区 别别
性质
作 形用式
社 国 以 成决 国 特 经会有分及济民定别主经、混发经社是义济集合展济会国性、体所中的主有质集成有起主义经体分制主体经性济经导济和质在济作基中国,用的础民是国,在 方 等有方发 便非个外面展 人社资体,生民会经经有产生主济济较活、义、大繁、性私作荣扩质营用大市经就场济业、和
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4·海南高考,3 生产与消费问题在近几年各省区
2013·江苏高考,7 高考中都有所涉及,常以选择题
2013·广 东 高 考 , 的形式考查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
37(2) 理解,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扩大消
2012·江苏高考,8 费的问题。考查的内容以消费对
B 能够( )
①改善消费环境,保障网络安全 ②拉动消费需求, 催生增长热点 ③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 ④ 培养健康习惯,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
对点训练
1.(2013·广东高考)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 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 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 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桥梁和纽带)
消费
(最终目的和动力)
交换
4
3 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①理论原因
选择题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现实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 矛盾。
③意义
只有大力发展生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 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 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业结构相结合
主动系中,生产的决定作 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合理的消费 会促进生产的发展,不合理的消费会阻碍生产 的发展。
10
典例1 (2014·海南高考)移动4G技术使手机上网的速 度越来越快,视频通话、互联网游戏、高清电影在线 观看等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应用,用户在乘坐公交、 购物就餐等场合也将实现刷手机付费。4G技术的运用
5
核心考点一 生产与消费
考点整合
4.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①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 动摇。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 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