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原材料介绍

桥梁工程原材料介绍

桥梁工程原材料
了解:桥梁工程所用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砂石材料、钢用品、制品、水泥、水、砂浆、水泥混凝土等
熟悉:
石料的技术标准:石料制品有片石、块石、粗料石和拱石等,主要用于砌体工程。

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标号,石质应均匀、不易分化和无裂缝。

石料制品规格和几何尺寸要求
(1)片石:一般为爆破法开采的石块,其厚度不应小于15c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用于镶面的片石,表面应比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应稍作凿整。

(2)块石: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在20~30cm,宽度一般为厚度的1.0~1.5 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

(3)粗料石:外形大致方正,成六面体,厚度为20~30cm,宽度为厚度的1.0~1.5倍,长为厚度的2.5~4.0倍,其表面凹陷深度不大于2cm。

(4)拱石:按设计要求采用粗料石或块石,主要用于石拱桥的拱圈砌筑。

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强度有: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剪切强度和粘结强度等
桥梁用主要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强度(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冷弯性能、良好的焊接性。

桥涵用钢;可按化学成分、质量用途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其形状来分类时可分为型材、棒材(或线材)和异型材(特种形状)等三类。

型材主要包括型钢和钢板,主要用于钢桥建筑;
线材主要包括钢筋、预应力钢筋、高强钢丝和钢绞线等,它是钢筋混凝土桥梁建筑中使用的重要材料之一。

异型材是为特殊用途而制作的,如预应力混凝土中用的锚具、夹具和大变形伸缩件中使用的异型钢梁等。

掌握:
石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石料力学性质需测定时,用切石机或取芯机制取边长为50mm±0.5m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0mm 0.5mm的圆柱体试件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确定。

在某些气侯条件下,还必须测定抗冻性和坚固性指标。

石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1)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JTJ054-94)
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将石料(岩块)制备成50mm*50mm*50mm的正方体(或直径和高度均为50mm的圆柱体)试件,经吸水饱和后,在单轴受压并按规定的加载条件下,达到极限破坏时,单位承压面积的强度。

试验时是用切石机或钻石机从岩石试样或岩芯中制取标准试件,用游标卡尺精确地测出受压面积,按规定方法浸水饱和后,放在压力机上进行试验,加荷速率为0.5~1.0MPa/s。

取6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如6个试件中的2个与其他4个的算术平均值相差3倍以上时,则取试验结果相近的4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

另外,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取垂直与平行于层理方向的试件各一组,取其强度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2)石料磨耗率试验
磨耗性是石料抵抗撞击、剪切和摩擦等综合作用的性能,用磨耗率来定量描述它。

石料磨耗试验有两种方法:我国现行试验规程(JTJ054-94) 规定,石料磨耗试验以?式试验法为标准方法。

洛杉矾式磨耗试验又称搁板式磨耗试验。

该试验机是由一个直径为711mm、长为508mm的圆鼓和鼓中一个搁板所组成。

试验用的试样是按一定规格组成的级配石料,总质量为5000g。

当试样加入磨耗鼓的同时,加入12个钢球,钢球总质量为5000g。

,磨耗鼓以30~33r/min的转速旋转,在旋转时,由于搁板的作用,可将石料和钢球带到高处落下。

经旋转500次后,将石料试样取出,用2mm圆孔筛筛去石屑,并洗净烘干称其质量。

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采用洛杉矾式方法时,两次试验误差应不大于2%,否则须重新试验。

普通混凝土试件的制作方法:
一、水泥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力法
(一)概述
为测定经稠度试验合格的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水泥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并使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制备各种不同尺寸的试件,并进行标准养护,一般情况下当坍落度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否则,用人工插捣法成型。

(二)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
l.试件的成型
(1)将试模装配好,检查试模尺寸,避免使用变形试模。

(2)给试模内部涂一薄层矿物油脂或其他脱模剂,注意勿使涂模油或脱模剂过多,否则会影响混凝土实际强度,然后将拌好的混合料装入试模,进行捣实工作。

(3)混合料捣实工作可采用下列方式:
①振动法。

将拌好的混合料装人试模中,并使其稍高出模顶放在振动台上夹紧,振动至表面呈现水泥浆为止,一般不超过1.5min。

振动台规格为:频率为(3000士2oo)次/min,负荷下的振幅为0.36mm,空载时的振幅应为0.5mm,如采用平板振动器,功率一般为1.1kW。

②插捣法。

将混合料分两层装人,用直径16mm的圆铁棍以螺旋形从边缘向中心均匀地进行。

插捣次数应符合规定。

插捣底层时,捣棒插到模底;插捣上层时,捣棒插入该层底面下20~30mm处。

插捣时应用力将捣棒压下,不得冲击,捣完一层后,如有棒坑留下,可用捣棒轻轻填平。

流动性的混凝上,在插捣过程中,随时用馒刀沿试模内壁插抹数次,以防试件产生麻面。

(4)用前述方法捣实之后,用馒刀将多余的混合料刮除。

使与模口齐平,2~4s后抹平表面。

试件抹面与试模边缘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

2.养护方法
(1)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或采用其他保持湿度方法),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在室温(20士5)℃、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