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画创作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儿童画创作是一个重点。
儿童在绘画方面有其独到的天性,从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儿童对生活的理解认识以及借此表达出的情感和意识。
所以儿童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儿童画的创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儿童画教学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
下面浅谈儿童画创作的几点体会一、更新观念尊重个性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许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技术是艺术中的关键因素,技巧越高,作品就越好。
看到孩子的作品只是一味的看技法,只想让孩子马上就出现干净,整齐,布局合理,内容充实的画。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儿童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与创造力,所以在美术创造恬动中只有解放他们,强调个性表现,提倡别出心裁,才可能促使儿童生产创造力。
孩子的画和他的年龄特点,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所以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不去让孩子接受那些与自己年龄不符的东西,孩子自己心中有一个与我们不同的世界,让他们大胆发挥大胆表现,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非常精彩。
鼓励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儿童画创作不要用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不要过多的讲解什么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而产生一种惧怕感。
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的涂鸦。
不要轻易的指责批评,这时画好与画坏并不重要,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
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有勇气和信心完成创作绘画练习。
二、创造情境,激发想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人胜的事情。
”儿童画的教学内容应是丰富、生动而又有趣的。
从内容的选择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一位美术教师设计了一堂课:引导孩子想像自己来到了外星球,由于语言不通,只能用绘画手段告诉外星人自己从什么地方来,吃什么等。
面对这样的命题,孩子们感到新奇而兴奋,很快开动脑筋完成了一幅幅动人的作品。
比如教《海洋怪兽》一课,让学生把自己事前准备的怪兽图片剪下来贴在黑板上,教师补绘上海藻等,共同完成一个“海洋怪兽之旅”,便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将创作的主题范围明确的告知学生,让他们围绕比较具体的、让他们可认知的形象进行想象。
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联想、畅想、猜想等。
例如《好大的向日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猜谜语“圆圆的脸儿围着太阳转,追到东,追到西,它的籽儿大家都爱吃”为引子,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展教学;在教学《小雨沙沙》时,教师可以播放下雨时的各种声音让学生进行联想;在儿童画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用这些游戏,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才能使学生充分的激发兴趣发挥想象。
选择合适的情境,便于激发起学生的想象。
三、引导发现,进行思维发展儿童画是儿童反映自身生活的主要体现,是本能的活动。
如果没有产生强烈地表现自身生活的欲望,也就不会产生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绘画。
观察是发现的基础,发现则是观察的升华,观察和发现在绘画中尤其重要。
在教学辅导中,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征,并记忆下来。
在观察的过程中,更要教会孩子去发现,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去比较,去提炼,去想象。
,在美术教育中对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儿童想象、思维、创造、操作和审美能力的基础,能很好地训练儿童的观察力,拓宽儿童的思维空间,擦亮儿童的心窗,创造美的天地,放飞儿童个性之梦,培养儿童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能力,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儿童画的行为往往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当他们被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所感染、震撼时,他们会想要表达心中的某种想法,点燃创作的火花。
因此,我们教师在日常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多欣赏一些表现儿童感受的题材画面,用一些具有感官刺激的环境去引发他们创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如在教学《自然的图形》这课时,我让学生先画一画树叶的形状,我再将我准备的树叶展示出来。
孩子们发现原来树叶不仅仅是他们所画的椭圆形的,还有三角形,有对称的,还有不对称的。
课后,孩子试着仔细观察大自然,变化无常的云朵在孩子们的画中变了客观的实物:羊群、蘑菇、仙女⋯⋯静静的树皮花纹被孩子们看成鱼鳞、鱼网、小河⋯⋯通过观察,儿童在大自然的一草木,一景一物中发现美的所在。
四、尝试新方法,激发探索欲望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对新异事物(包括新工具、新方法)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也是思考研究问题的内部动力。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有惊奇的发现,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而积极去思考,并力求获得认识。
儿童从小用笔做画,画的也是具体形象。
从大多数儿童学画的普及面出发,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用中西结合的手法学画,如用油彩笔和墨汁来歌颂变化中的城市新貌。
在表现上,尝试各种新材料、新工具,让儿童接触多样的绘画表现技法,生成线条、色彩、材料等多样统一的儿童绘画新表现形式,充分表现儿童独特的稚拙美和明快的色彩美,诸如此类的办法都是为了排除固定观念和方式,使学生能步入—个新的境界之中。
这对培养学生头脑的灵活性是很有作用的,用意外效果刺激学生兴趣,会激发其创造性。
五、加强赏析训练,提高审美能力创设展出环境,开辟展览阵地。
展出各节课的优秀作业,调动学生积极争先的完成作业。
精选课内外儿童画作品或学生自己的作品,增加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的内容。
加强作业点评。
每次创作课结束,都要选取优秀作业让学生互评互赏。
对中国、世界的名画的欣赏,根据不同年龄,选准欣赏角度,不要过深讲解。
如《快乐的假日》一课的教学中法国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的欣赏,让学生自己讲情节及各个人物的神态等,教师介绍这幅画的简况及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灵活、大胆、合理的利用教材,打破课时的限制,把一般技能课转化为创作课上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发挥潜能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如《小小建筑师》、《窗花花》等六、给予正确评价对儿童画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评价关系到教育培养的方向,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1 .不能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儿童画许多人往往以成人的欣赏标准给儿童作品打分:画面整洁、笔画清楚、造型具象的受到好评;画面整体奔放、用笔自由无拘无束、造型夸张的则是不合规范。
这类简单的评价标准和非积极的评价态度对孩子们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相信长期包围在这类评价中的孩子愿意继续紧握画笔的必定是凤毛麟角。
孩子画画靠感觉,不靠技巧,凭印象,不凭知识。
他们不可能画出成人眼中的世界。
儿童看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孩子的认知程度还没有发展到能认识很多复杂现象的年龄。
这些现象是认知,不是技巧,不用改正,年龄到了自然会解决,对此现象卢梭有过精辟的论断,“当孩子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他一个火炬也是看不见的”。
2 .不能以“合理不合理”评价儿童画。
合理不合理”是指儿童画中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
儿童由于自身知识、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不高,他们描绘的事物往往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
他们会把人的头画得很大,手却画得很小;上山的人的身体垂直于山的坡面;人在太空与外星人游戏;在森林里与动物们联欢……如果要找一找儿童画中不合理的地方,几乎是俯拾即是。
于是大人们“热心”地为儿童寻找画中的错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解释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直到儿童的画符合自己的意愿。
儿童画是人的生命中的一个阶段。
它属于美术的范畴。
但它绝不是美术中的一个画种,也不是美术中的一个流派,不能简单地用美术的标准去衡量,对儿童画的评价更应该注重它育人的功能。
自从儿童对外界事物有感知以来,就会运用简单的线条、鲜艳的色彩来非常自然地、轻松地,甚至放肆地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感觉,是最难得的童心流露,是最原始的创造活动!尽管在有些大人的眼里,他们的即兴之作简直就不像画。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原始的“涂鸦”,有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感知,才会有将来丰厚的绘画底蕴以及独特的思维模式,才会有将来惊人的创造和想象。
因此,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一定要注意并保护孩子的绘画天性,保护他们的创作之源。
保护儿童绘画天性儿童画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由涂鸦,随意表达。
3 . 注重鼓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难。
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
教师在教学和辅导学生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和表扬他们作业中以及作画过程中的优点,强化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籍以自己的长处来逐步克服自己的短。
绝大多数学生都想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必须做到恰如其分的肯定。
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是其作品的欣赏者。
学生的作品不管是好是坏,都是他们一笔一画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经过自己的构思、设计而画出的作业。
所以对于每位同学的作业,我都认真批改,打上分数和写出评语,并上课评讲,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对有进步的,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其作业的缺点尽可能巧妙地在表扬中提出修改意见。
另外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各种条件来满足学生的这种“虚荣心”。
如:在课堂上举行优秀美术作品的展览或“小画家”现场比赛,请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上示范画画,请画得好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画画的感想,让学生参与评价,互相说说哪些地方画得好,哪些地方画得不好,假如让你画这张画,你会怎么画?老师把随堂发现有创意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师生共同品评,鼓励。
大大促进了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儿童画的基础训练,符合美术教学基本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既培养了观察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我们要善于捕捉儿童创造思维的闪光点,给孩子营造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充分鼓励、激发、诱导孩子展示自己的才智,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愿望表达出来,而不是以“技能训练”对孩子进行压制。
这样,才会有创作的乐趣,才能拓展儿童的创作思维,为孩子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初步的基础。
儿童画的创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
通过儿童画创作来启迪和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心灵手巧、勇于想象,使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努力为纯真的童心世界添彩,应和孩子们共同构筑多彩的儿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