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音乐沪少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聂耳、冼星海在上海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沪少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聂耳、冼星海在上海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沪少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聂耳、冼星海在上海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码头工人歌》与《保卫黄河》两首音乐作品的实践体验中,了解两位人民音乐家,感受音乐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深厚爱国情怀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然生发保家卫国的真挚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对比、演唱、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表现形式对音乐形象和情感的重要塑造作用。

3、知识与技能:
认识聂耳、冼星海两位人民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感受三连音和切分节奏在《码头工人歌》中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作用;学习演唱《黄河大合唱》主题旋律,能自主选择用适合的表现形式演唱歌曲。

2学情分析
由于时代差异,学生对作品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当时的社会现状知之甚少,对作品中所涉及的码头工人的劳作更是难以理解,针对这样的学习基础,我在授课中借助多媒体中的影像资源,将旧上海码头工人的生活现状和工作场景还原于学生眼前,以利于学生更近距离地感受音乐作品和音乐要素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六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并且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辨和音乐表现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基于学生已有的音乐学习经验和基础,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感受和表现,结合歌曲模唱、对比感受、体态律动等音乐实践,引导学生有步骤、有层次、有实效地走进音乐作品,充分体验两位人民音乐家质朴而深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

3重点难点
欣赏聂耳、冼星海的代表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深厚爱国情怀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在学生亲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表现形式对音乐形象和情感的重要塑造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