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MW机组输煤系统检修规程版次:试页:1/131 行 650MW机组检修规程技术规程编码第五篇燃料部分第1章通用机械检修1.1 圆柱齿轮减速器检修规程1.1.1 主题内容与适用标准1) 本规程规定了燃料设备通用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检修程序、项目、工艺、质量标准、验收标准。
2) 本规程适用于燃料系统设备通用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检修维护以及相关管理工作。
1.1.2 引用标准1) 《电力工业燃料设备检修》、《电力工业锅炉设备检修》、《电力工业安全工作规程》等部分有关内容。
2) 本规程依据燃料系统所配备通用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规格型号,收集与其相关的图纸、说明书、等资料编写。
1.1.3 工具使用标准(表1.1)表 1.1 工具使用标准计量序号工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适用范围(A/B/C/D) 备注单位1 内卡簧钳 250 把 1 A/B2 外卡簧钳 250 把 1 A/B3 活扳手 300 把 2A/B/C/D 4 棘轮扳手柄 J2 280 把 1 A/B/C/D 5 套筒头 16 个 1 A/B/C/D 6 套筒头 24 个 1 A/B/C/D 7 梅花扳手 27?30 把 1 A/B/C/D 8 梅花扳手 17?19 把 1 A/B/C/D 9 梅花扳手 22?24 把 1 A/B/C/D 10 呆扳手 27?30 把 1 A/B/C/D 11 呆扳手 17?19 把 1 A/B/C/D 12 呆扳手 22?24 把 1 A/B/C/D 13 手拉葫芦 2吨台1 A/B 14 平面刮刀 175 把 1 A/B/C 15 拉马 5吨台 1 A/B 16 磁力表架 CZ-6A224? 个 2 A/B/C 17 百分表 1219-85 0-10mm 0(01 块 2 A/B/C 18 螺旋千斤顶32吨台 1 A/B 19 铜棒φ40 根 1 A/B/C 20 手锤 0(34Kg 把 1 A/B/C 21 大锤8磅把 1 A/B/C/ 22 游标卡尺 200 把 1 A/B版次:试页:2/131 行 650MW机组检修规程技术规程编码1.1.4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检修项(表1.2)表 1.2 圆柱齿轮减速机检修项目序号检修项目检修类别(A、B、C、D) 1 拆卸减速器上盖,设备解体 A B C D 2 齿轮的检修与拆卸 A B 3 齿轮各部尺寸的校合 A 4 吊出齿轮部件 A 5 轴的检查修理 A 6 清理检查轴承、轴承盖和油封 A B C 7 清理检查箱体 A B C D 8 减速器组装 A B C 9 联轴器找中心 A B C1.1.5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表1.3)表 1.3 圆柱齿轮检修工艺及标准检修项目检修工艺质量标准 1(拆卸减速器上盖 1(记号时应打在容易看到的侧面,不能打在工作面上,拆卸轴承端盖。
用柴油或煤油清洗检查外壳有无裂纹现象。
2(打好装配印记。
3(拆卸上盖螺栓和联轴器螺栓,并检查螺栓有无残缺、裂损,将螺帽旋到螺杆上妥善保存。
4(将上盖用顶丝顶起,应先检查有无被漏拆的螺丝和其它异常情况。
确认无误后,将上盖吊起,放于准备好的垫板上。
5(用塞尺和压铅丝法测量各轴承间隙,每套轴承应多测几点,以最大数值为该轴承间隙并做好记录。
6(将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放净存入专用油桶。
2(齿轮的检修与拆卸 1(将齿轮清洗干净,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和有无裂齿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剥皮和毛纹、掉块现象。
轻者可修整,重者需更换。
刺现象,各处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2(利用千分表和专用支架,测定齿轮的轴向和径向晃动度,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对齿轮和轴进行检查修理。
3(转动齿轮,观察齿轮啮合情况和检查齿轮有无裂纹、剥皮、麻坑等情况,用钢棒敲击法,检查齿轮在轴上的坚固情况。
4(用塞尺或压铅丝的方法测量齿顶、齿侧间隙并做记录。
5(用齿形样板检查齿形,按照齿廓制造样板以光隙法检查齿形。
根据透光程度,判断轮齿磨损和变形程度。
6(检查平衡块有无脱落。
版次:试页:3/131 行 650MW机组检修规程技术规程编码检修项目检修工艺质量标准7(齿轮需要从轴上卸下时,可用压力机或齿轮局部加热卸下。
3(齿轮各部尺寸的校1(用游标卡尺测量齿顶圆直径da。
合 2(测齿高h。
3(近似测量周节P。
4(测量齿轮内孔、键、轴颈其配合公差均应符合要求。
5(齿轮接触斑点的检修。
齿顶间隙为齿轮模数的0(25倍;点蚀面积沿齿宽齿高超过60%;齿厚磨损超过原齿厚70%;轮齿部分或整齿折断的。
4(吊出齿轮部件 1(在齿轮啮合处打好印记。
2(吊起齿轮,取出轴承端盖、滚珠外套及调整垫。
3(吊出齿轮后,放在干燥的木板上,排放整齐、稳妥,防止碰伤。
5(轴的检查修理 1(测量轴的弯曲,可以在车床上,有V形铁的支架轴应光滑完好,无裂纹及损伤现象,其或平台上,用百分表测量弯曲值,据值做出弯曲直椭圆度圆锥度公差应视精度等级和轴线图,根据直线图找出最大弯曲部位在轴上的对应颈大小确定,一般应小于0(03mm。
部位,并做好标记。
2(轴有弯曲部位找出后,可采用捻打、局部加热、局部加压和内应力松驰等方法进行直轴。
3(对于磨损的轴,可采用镀铬或金属喷漆、刷镀,不太重要的轴,还可以用堆焊焊接等方法进行修复,然后按图纸要求进行加工,为了减少应力集中,在加工圆角时,一般应取图纸规定的上限,只要不防碍装配,圆角应尺量大些。
发现轴上有裂纹时,应及时更换;受力不在的轴可进行修补。
4(发现键槽有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5(被直好,加工好的轴在存放时,应防潮、防锈蚀。
细长轴应用多支点支撑或垂直悬吊法来存放。
6(发现轴严重扭曲或有裂纹时,应及时更换,受力不大的轴可以进行修补。
6(清理检查轴承、轴1(对磨损严重,有裂纹的轴承盖要进行更换或修理,1(轴与轴端盖的间隙在0(10mm—承盖和油封已经漏油的应更换或修整,防止漏油现象再次发生。
0(25mm,并且四周均匀一致,密封填料填压紧密与轴吻合,转动时不得漏油。
版次:试页:4/131 行 650MW机组检修规程技术规程编码检修项目检修工艺质量标准2(滚动轴承其工作表面不许有暗斑、凹痕、擦伤、剥落或脱皮现象。
轴承内套与轴紧密配合,内套端面应与轴肩等贴全紧密,配合公差应与图纸相等,外圈与箱体配合也应符合设计要求。
2(对油封已经硬化、歪斜、磨损严重的应更换,新更换的油封应用机油浸透,安装时应切为斜口。
7(清理检查箱体 1(对上、下机壳,先内后外,全部清洗。
注意死角齿轮箱完整,不得有较大变形,不得有和油槽,勿留油垢。
清理检查油面指示器,使其标裂纹。
油面指示器清楚、正确。
通气示正确明亮。
孔回油槽畅通。
结合面紧固后用0(03mm塞尺不得塞入其内,定位孔与定位销接触面积在80%以上。
2(使用酒精、棉布、细纱布、刮刀清理上、下结合面上的漆片胶,用平板或平尺等工具检查接触面平面度。
3(若箱内有冷却水管时,应检查有无缺陷,必要时应做水压试验。
4(机壳内壁油漆剥落要及时补刷。
8(减速器组装 1(组装前应将各部件清洗干净。
2(吊起齿轮,装好轴承端盖,平稳就位。
就位时不得碰伤齿轮和轴承。
3(按印记装好轴承端盖,并按要求调整轴承位置。
有调整螺丝的用螺丝调整,无调整螺丝的用加垫片方法解决,并做好间隙记录。
4(检查齿轮装配质量,用压铅丝法或使用塞尺法测出齿轮啮合间隙。
使其圆周晃动量(以分度圆上弧长计)和中心距在规定范围内。
5(在齿轮面上薄而均匀的涂上颜色(颜色配制通常用蓝色颜料配以适量的蓖麻油或红丹粉加少许机油),在轻微的制动运转后,观察轮齿上分布的接触擦亮痕迹。
从接触痕迹的位置,判断齿轮组装质量;从接触痕迹的大小,判断齿面的啮合好坏。
6(箱体结合面清理干净,压铅丝,测量轴承紧力。
选用铅丝直径为0(5—2mm,长15—30mm,在结合面上及轴承上部对称地摆放几道铅丝,把上盖就位,对称地紧固螺栓,各螺栓的紧力必须一致。
然后松掉螺栓,取下箱盖,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受压铅丝厚度,做好记录并计算出各点数值差。
根据差值,分析箱盖对各轴承的紧力和间隙,如果过大或过小,应对结合面刮研修整,直到差值为0或趋近于0为止。
版次:试页:5/131 行 650MW机组检修规程技术规程编码检修项目检修工艺质量标准7(对没有润滑油槽的齿轮箱,其轴承在装配时,要加上#1钙基润滑脂,加油时应用手从轴承一侧挤入,另一侧挤出。
8(经工作负责人确认减速器内清洁无异物后,在结合面上呈线状倒上密封胶,立即把清理干净的箱盖盖好,装上定位销,校正好上盖位置,然后对正,均衡地将全部螺栓紧固。
9(从检查孔加入质量合格的润滑油。
9(联轴器找中心 1(联轴器一般都按原配对使用,若其中一侧的半联轴器需要更换时,对新换的半联轴器必须经精确测量,并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2(各半联轴器及与之相配装的轴径、键槽、键都应进行测量并确证正确。
3(影响测量值的各个面必须圆滑平齐,不得凹凸不平。
4(电动机的基准应低于机械侧,并有前后左右移动,调整的余地。
5(联轴器安装时,应使用调整螺栓或千斤顶移动设备,不准用大锤敲打。
从轴上拆装联轴器应使用专用工具,必要时可用火焰加热到250?左右(齿轮联轴器应用矿物油加热到90?—100?)。
6(对称地拧紧地脚螺栓。
7(装好联轴器螺栓和安全罩。
1.1.6 圆柱齿轮减速器验收标准1.1.6.1 静态验收1) 记录齐全、真实、准确。
2) 齿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剥皮和毛刺现象,各处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3) 齿轮端面跳动和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应根据齿轮的精度等级、模数大小、齿宽和齿轮的直径大小确定。
其中一般常用6、7、8级精度,齿轮直径为80—800mm时径向跳动公差为0(02—0(10mm;齿轮直径为800—2000mm时径向跳动公差为0(10—0(13mm;齿宽为50—450mm 的齿轮端面跳动公差为0(026—0(03mm。
4) 齿轮与轴的配合质量,应根据齿轮的工作性质与设计的要求确定:当附有键联接时,键的配合应符合国家标准,键的顶部应有一定间隙,当键顶部间隙过大时,键底不准加垫,必须换上合格的键。
5) 减速器组装后,用手盘动应灵活、轻快;啮合平稳,无冲击和断续卡阻现象。
6) 找正时地脚螺栓处垫片每处垫片不准超过三片,总厚不得大于2mm,地脚螺栓要对称轮番紧固。
其联轴器间隙应符合要求, 联轴器不同轴度在0(05-0(10mm,端面不平行度0(2-1(0mm。
7) 安全防护罩齐全,油位计清洁明亮,安全防护罩齐全,油位计标记清楚、正确、不漏油,润滑油无变色现象。
8) 检修完工后,应清扫现场。
版次:试页:6/131 行 650MW机组检修规程技术规程编码1.1.6.2 动态验收1) 齿轮运行平稳,无冲击声和不均匀的音响。
2) 试运行不少于30min,轴承无杂音,滚动轴承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