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抗体种类:
第一代抗体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第二代抗体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第三代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
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一、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二、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三、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四、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CATATG
GTATAC
NdeI
TC TAGA
AGATC T
XbaI
CA TATG GTAT AC
T CTAGA AGATC T
PCR扩增
通过扩增获取足够的联结片段
实验步骤
1、按下列体系配制反应混合液,混匀,
Template cDNA
5.0 μL
10×buffer
2.5 μL
MgCl2(25mmol/L)
由一个B 淋巴细 胞增殖 而成的 细胞集

杂交瘤技术的理论基础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克隆选择学说,即一种克 隆只产生一种抗体 ➢细胞融合技术产生的杂交瘤细胞可以保持双方 亲代细胞的特性 ➢利用代谢缺陷补救机理筛选杂交瘤细胞,并克 隆化,制备McAb ➢当两个细胞紧密接触时,细胞膜可能融合在一 起。融合细胞含有两个不同的细胞核,称为异核 体,产生具有原来两个细胞基因信息的单个核细 胞,称为杂交细胞(hybrid cell)。
一、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动物体内诱生方法: 每次用BALB/c或F1代小鼠,(5~10)×105/ 只
体外培养法: 中空纤维培养系统 单抗含量不高,牛血清Ab难以去除
腹腔注射法
二、McAb的纯 化
盐析沉淀 亲和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三、 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Ig类型、亚类测定:双扩法或ELISA法 特异性测定:抗原类似物的交叉反应 效价测定:用腹水或培养液的稀释度表示 表位测定:几株单抗是否为不同表位特异的,用竞 争抑制 法,相加指数法及微机集群分析 亲和性测定:测定亲和常数K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秋水仙素裂解法,小鼠B细胞染色体 40条,SP2/0细胞68条,杂交瘤细胞一般100多条 McAb靶抗原分子量:常用western blot
基因工程的操 作技术
1、体外基因重组
• 目的基因的制备
• 载体的构建:质粒或
噬菌体

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
2、重组体DNA的转 化增殖和表达 • 转化 • 筛选 • 增殖和基因表达
Foreign DNA to be inserted
+
Plansmid vector Joining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
基因工程抗体制备 一、基因工程抗体种类 二、原理 三、重组抗原制备过程
基本概念 是指抗原分子中
针对多种抗原决 定簇的混合抗体
决定抗原特异性 的特殊化学基团,
又称表位
➢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 (epitope).
➢细胞克隆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由单个B细胞克 隆产生的针对单 一抗原决定簇的
同源抗体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与冻存
有限稀释法 特点:
不需任何特殊设备 克隆出现效率高 实验室常用方法 方法: 细胞悬液通过系列稀释 每个培养孔含0.5~1个细胞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经过反复克隆化获得的抗体阳性杂交瘤细 胞株应立即扩大培养(除及时冻存的细胞 外)。因多次传代易引起染色体逐渐丢失而 使细胞产生抗体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还 应尽早使用获得的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制 备单克隆抗体。
酸,通常为A。因此,Taq DNA聚
合酶扩增的产物可与 T-载体进行 粘端互补连接,达到高效克隆的 目的。因为TA克隆法操作最简单, 快速和高效的原因,成为Taq聚合 酶PCR产物的最佳克隆方法。
试剂与器材
1、材料:纯化的PCR产物 2、试剂 (1)LB液体培养基 (2)1.5%琼脂LB固体培养基 (3)5-溴-4-氯-3-吲哚-β-半乳糖苷(X-gal)储存液(20mg/mL) (4)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储液(20mg/mL) (7)pEASY-Blint载体系统 3、仪器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 根据研究者的意图,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在
基因水平,对免疫球蛋白基因进行切割、拼接或 修饰后导入受体细胞进行表达,产生新型抗体。 主要包括嵌合抗体、单链抗体、人源化抗体、双 价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
一、人源化抗体
将小鼠Ig基因敲除,转染人Ig基因,在小 鼠体内产生人Ab,再经杂交瘤技术,产生大 量完全人源化抗体
HAT选择作用:
淋巴细胞:不能生长,5~7天死亡;DNA合成 的主要途径被A阻断 骨髓瘤细胞:不能生长,5~7天死亡; HGPRT缺乏,DNA合成的替代途径受阻
杂交瘤细胞:
长期生长繁殖 利用淋巴细胞的HGPRT,将H合成为嘌呤 碱并最终与T一起合成DNA 从淋巴细胞获得产生某种抗体的遗传信息 从骨髓瘤细胞获得不断繁殖的能力
不产生Ig的重链和轻链 HGPRT-;TK与提供淋巴细胞的动物品系相同
(二)免疫脾细胞
动 物:
BALB/c小鼠 7~12周龄 20g~25g体重
免疫小鼠
细胞性抗原: (1~2)×107/只,不加佐剂,2~3周重复一次
可溶性抗原: 首次,完全福氏佐剂+100微克抗原,3~6周 100~200微克抗原,融合前3天,加强免疫
Introduction into host cells by transformation of viral infection
Host chromateme
Slection for cells coteining a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
Cloning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AACAGCAGATGACAGGAAGGTCAAGTCCATTGTGACACTGGATG
GAGGGAAACTTGTTCACCTGCAGAAATGGGACGGGCAAGAGACC
ACACTTGTGCGGGAGCTAATTGATGGAAAACTCATCCTGACACTC
ACCCACGGCACTGCAGTTTGCACTCGCACTTATGAGAAAGAGGC
全自动高压灭菌锅、恒温水浴槽、高速冷冻离心机、 超净工 作台、恒温摇床、电泳仪及电泳槽、凝胶成像系统
实验步骤
TA质粒的构建
⑴连接反应一般在灭菌的0.5mL离心管中进行。
⑵10μL体积反应体系中:
pEasy载体
1μL
纯化的PCR产物
3μL
⑶轻轻混匀,室温下放置反应10min。
PCR产物 T载体
连接缓冲液 连接酶
1.0μL
Primer1 (10μmol/L) 0.5 μL
Primer2 (10μmol/L) 0.5 μL
dNTP(2 mmol/L)
2.0 μL
Taq酶(5U/μL)
0.25μL 混匀
加ddH2O至
50 μL
2、PCR 反应循环条件设置
94℃变性反应1min;55℃退火反应45s;
72℃延伸反应1min。进行25个循环后, 最后一个循环72℃延长至10min。迅速 冷却4℃。
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杂交瘤技术原理:
聚乙二醇(PEG):细胞融合剂,使免疫的小鼠脾 细 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HAT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反复的免疫学检测筛选克隆 化增殖的杂交瘤 细胞系 单克隆抗体生成:接种杂交瘤 细胞于小鼠腹腔,腹水 中即可得到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技术
流 程
(一)小鼠骨髓瘤细胞
室温10min
转化大肠杆菌
铺平板 37℃过夜
转化 (1)取一装有的100μL感受态细胞的EP管,加入上一步联结 产物,冰浴上放置30min。 (2)将该EP管放入预加温至42℃的水浴中,热激45s,快速 转移到冰浴中放置2 min。 (3)向每个EP管加入500μL的 LB培养基,转移至37℃恒温 摇床上,150r/min,温育45 min以复苏菌株。 (4)将200μL上述培养物加到含100μg/mL氨苄青霉素的LB 平板上(平板表面涂有20mg/mL的X-gal 40μL和20mg/mL的 IPTG 40μL),以玻璃涂布棒轻轻地将转化细胞平铺于琼脂 平板表面。 (5)将平板置于室温下至液体被完全吸收,倒置平皿,37℃ 过夜培养。
细胞融合剂:
PEG:分子量4000 的PEG是最常用的细胞融合剂 作用机理:诱导细胞膜上脂类物质结构重排,使细胞 膜易打开而有助于细胞融合 作用特点:随机发生的,不同厂商、批号、分子量的 PEG,其纯度与毒性有所不同
融合方法 骨髓瘤细胞与淋巴细胞(1:3-10)
50% PEG 1min内加完; 10ml培养液终止反应
去离子水 缓冲液 dNTP 引物 模板
DNA聚合酶
实验结果
12
1.PCR产物 2.Marker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PCR片段的TA克隆
实验原理
T载体的特点是将普通的克隆 载体切成线状,并使之在3' 末端 含有一个凸出碱基T;Taq DNA聚 合酶具有末端转移酶的活性,可 在DNA片段的3'末端添加一个核苷
二、小分子抗体
Fab:抗原结合片断 Fv:可变区片段 ScFv:单链可变区片段 SdAb:单区抗体
三、抗体融合蛋白 其它生物活性蛋白融合
四、双特异性抗体
许多抗原抗体反应要求双价的抗原结合位点,使抗原分 子上的两个表位交联或使两个抗原分子连接。将识别肿瘤 抗原的抗体和识别细胞毒性免疫效应细胞表面分子的抗体 连结在一起,可使效应细胞更容易与肿瘤细胞结合识别, 取得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