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咨询心理学(ppt)
心理咨询师咨询心理学(ppt)
2、通过发展人们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 3、正确地利用个体的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 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心理咨询的目标: 不但要帮助那些连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
不适者,而且还应该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 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提供服务。
心理咨询工作除在美国迅速发展而外,40年代在欧洲大陆 也有新面貌出现。二战结束后,心理学重获新生,40年代 开始,发展很快。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咨询师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助人自助、合作关系 如,孩子的问题、亲子问题、夫妻问题 不介入、不解决具体事件 尽量不给建议
2.时间上的限制。
50分钟。间隔一周。可调整。 有助于将问题集中处理。 使求助者有机会充分体验咨询的感受,并在生活实践
中,落实咨询中获得的新理念。 打破求助者固有的模式。 其他时间尽量不联系,危机情况除外。 咨询结束时关系也结束。
咨询专家培养标准,颁发“心理咨询指导员”的 特别执照。同年公布了APA的伦理纲领。 1954年,2O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咨询心理学 杂志》 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 家执照。
咨询心理学可从三个方面作出贡献:
1、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的精 神世界的发展。
为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提出 心理测量的建议。
(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 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素, 应归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其代表人物是威尔森。
40年代以后发展更快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正式心理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4个观点1个态度 1、唯物主义观点 2、普遍联系观点
3、限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点
4、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中立性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
反对一切迷信、巫术。
科学判断、细心观察思考。 不信权威,不迷恋权威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一种整体观念。
(二)社会需求背景
不是自觉的临床心理学家或咨询心理学家
自发的、为实现某一种具体目标去工作
当时还没有“咨询心理”这一概念
心理咨询还称不上是一种专门职业
广州白云、武汉中德
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一)心理咨询专业的诞生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 韦特默不仅提出了“临床心理学”的概念,并为儿童行
3.感情限制。
过多联系容易丧失中立; 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谢绝咨询以外的联系。 对求助者的关心,只能限制在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心
理障碍方面,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涉及其他问题。(好 奇心、窥探欲)。 注意来访者的反应及自身情绪和行为 人本主义:控制分寸;精神分析:注意移情与反移情
4.咨询目标限制。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 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 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标准》中对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 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 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师咨询心 理学(ppt)
(优选)心理咨询师咨询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一)学术背景 (二)社会需求背景
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上的一个分支,在其 形成之前已具备了以下充分必要的学术条件。
(一)学术背景: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测量和研究
1、高尔顿; 2、卡特尔; 3、韦特默 ; 4、比内—西蒙; 5、大卫; 6、帕森斯
(1) 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同时有 几方面的心理问题,总目标下设分目标,逐一实现。
(2) 对咨询效果的预期,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 必须按实际情况做出比较恰当的评估。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1.求助者的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 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
定义中的四个要素
定义包括
1.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及 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
2.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既包括非标准化技术如“心理咨询”,又包括标准化的技 术如“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但不包括药物 的使用。 新精神卫生法 DSM-5
3.《标准》中所说“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 (1) 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2) 帮助求助者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
在《咨询心理学》中,“心理咨询”这一概 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咨询:它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 包括“狭义的心理咨询”(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
用的临床干预措施)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罗杰斯、威尔森等、《心理学大词典》、李维、张人俊等、 马建青、赵耕源等人的定义。
“同一事实,不同表述”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陈仲庚: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 ① 待解决问题的性质; ② 咨询师的技术; ③ 所要达到的目标。
2.咨询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 求助者的认知、情绪情感、对事件后果的预期、待人
1.心身一体的观点。 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如:身心疾病、心身疾病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横向的交叉,纵向
的联系,错综复杂。 如:男人焦虑、女人抑郁。 现代人的攻击性、幸福感、下班沉默症、路怒症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3、整体性的观点。 “牵一动全身”。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行
为永远是互相联系的. 如:学习问题可能是其他问题,学习下降可能是
性的问题,考试焦虑可能是人际问题;情感问题 可能是人格问题。
整合疗法
(三)限制性观点
心理咨询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咨询中规 定的各种限制,是保证咨询成功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