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细胞一轮复习
细菌(杆、球、螺旋菌等)
1 × ×细菌 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等 2 在菌字前面有描 如× ×杆菌、 × ×球菌、 细菌 述形状的 × ×螺旋菌、× ×弧菌等 3 乳酸菌 细菌:代谢方式:自养(硝化细菌)异养(寄生、腐生) 生态地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繁殖:二分裂(无性生殖)单细胞生物
蓝藻: 颤藻、发菜、蓝球藻、念珠藻 含藻蓝素和叶绿素(无叶绿体), 光合作用(自养需氧型)
随堂练习: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各种情况对应哪种结构 层次?将名称填写在( )中。 (1)一个衣藻既属于( 细胞)层次,也属于( 个体 ) 层次; (2)一个小池塘在生命系统中应属于( 生态系统 )层 次; (3)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属于( 种群 )层次; (4)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属于( 群落 )层次; (5)太湖中所有的鱼呢?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无细胞结构
生物
病毒 原核生物:支原体、衣原 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有细胞结构
真核生物:真菌、植物、 (酵母菌、霉菌、 动物
带“菌”字的就都是原核生物吗?
乳酸菌 酵母菌 破伤风杆菌 蘑菇等) 食用菌 青霉菌
带“藻”字的就都是蓝藻(原核生物)吗?
衣藻(绿藻)、黑藻 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都是 原核生物吗?
动—— 在目镜上
不动—— 在物镜上
不可能在反光镜上
(5)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找: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物像)
↓ 移:“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 视野中央 。 ↓ 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 ↓ 调:调节 光圈 ,使视野亮度适宜;调 节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
注意事项
显微镜成放大 倒立的虚像,例实物为字母“ b”,
细胞分裂 种类
DNA
(二)、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建立 19世纪30年代由 施莱登 和 施旺 建立。
2、主要内容(三个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 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 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物镜类型有:4× 、10×、40×,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2)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实际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 面积或体积。 一行细胞数目多少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而圆形视野内 细胞数目变化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正比。
随堂练习: 1、当显微镜目镜倍数为10×,物镜倍数为 10×,在视野中看到一行相连64个细胞,若 目镜不变,物镜倍数变为40×,则在视野中 看到这一行细胞为( 16 )个。
一条小溪
一座山
整个地球?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生 命 系 统 的 结 构 层 次
群落 种群 个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为什么细胞是最微小的生命系统? 分子、原子不是比细胞还要小吗? 那么它们为什么不构成生命系统呢?
分子、原子没有生命,不能完成生命活动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 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 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
③新细胞可以从 (3)意义 揭示了 的统一性和
的统一性。
2.判断关于细胞学说说法的正误。 (1)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提示】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提示】 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
细胞学说中3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 1.3 个“未涉及”
(1)未涉及原核细胞; (2)未涉及病毒; (3)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2 个“统一了” (1)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 (2)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均来
自老细胞)。
考点二(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目镜
1.显微镜的各部件
食用菌
真核生物之真菌
霉菌
真核生物之原生生物
草履虫
真、原核细胞的“6”个不一定 1.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非原核
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2.带“菌”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原核生物),如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3.带“藻”的不一定都是蓝藻(原核生物),如绿藻是真核生物。 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蓝藻无叶绿体。 5.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 6.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都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 统→生物圈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
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高等生物的结构层次: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区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病毒是生物吗?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
【高考实验对接】
1.(2013· 江苏高考)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A A. 换用高倍镜是( )
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 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 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 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HIV病毒的结构
SARS病毒的结 构
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返回
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
衣藻
实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
生命的起点
父亲:精子
母亲:卵细胞 受精作用 细胞分裂
受精卵
胚胎
分娩 新生儿
细胞分化
实例3. 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吗?
有的原核生物虽无线粒体,但可在细胞膜内侧进 行有氧呼吸(细胞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蓝藻细胞中虽无叶绿体,但可以在光合片层上进 行光合作用(细胞膜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真核生物一定有细胞核、染色体吗?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等 没有细胞核,也无染色体
3、德国的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内容做了修改, 总结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细胞学说 (1)建立过程(连线) 科学家 ①虎克 ②施莱登、施旺 ③魏尔肖
【提示】 ①—c ②—a
成就 a.创立细胞学说 b.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 c.发现并命名细胞
③—b
(2)基本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 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 组成的 的生命起作用。 中产生。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 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生 命 系 统 的 结 构 层 次
群落 种群 个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群落
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组成了它们的生物群落。(一定自然区域内, 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 总和称群落)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 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池塘 (池塘中有生物以及池塘这个环境) 一片草地
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模式 图解
形态 大小 本质 区别 细胞 壁
较小
较大
无以 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 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植物细胞细胞壁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
和果胶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 细胞核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DNA 存 拟核:大型环状; 在形式 质粒:小型环状 (质); 细胞质中:在 在
用DNA酶处理病毒的遗传物质,再侵染宿主细
胞,若有病毒增殖,说明遗传物质为RNA,反之则DNA; 也可用RNA水解酶做相同处理。
生命系统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 体是一个种群。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鲫鱼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 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草 一条小溪里同种龟的全部个体 一座山上全部的山毛榉 一座山上所有的树
生物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学习方法
抓纲(以考纲及课标为依据)务本(教材) 重点落实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夯实基础。
1、通读教材 2、专心听讲 3、加强训练 4、注重总结
《分子与细胞》 教材主线——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高三生物 第一轮复习
第1章 走进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非细胞生物 2、单细胞生物 3、多细胞生物
粗准焦 螺旋 细准焦 螺旋
转换器 物镜
(三)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 2、种类: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镜柱
3.相关问题分析
(1)目镜、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有什么关系?
目镜类型有:5×、10×、16×等,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随堂练习:
(1)病毒由蛋白质 和 核酸 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只有依赖 活细胞 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 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 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连接亲子代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 ;受精的 场所是输卵管 ;发育的场所是 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