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师请学会宽容

老师请学会宽容

老师,请你一定学会宽容
——谈对待个性鲜明的学生主题词:学会宽容
摘要:每当想起这番话我不由地想到这样一则事例:在一天的晚自习课上,学生甲向班主任报告,说他的一本字典在宿舍里丢了,并怀疑他的上铺……
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

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案例
老师,请你一定学会宽容
每当想起这番话我不由地想到这样一则事例:在一天的晚自习课上,学生甲向班主任报告,说他的一本字典在宿舍里丢了,并怀疑他的上铺老师了解到:那位同学的成绩在班上非常优秀,但父母亲离异,他一直跟着外婆过……学生甲又说:字典的第一百页画了一个企鹅……而在这时,老师发现那位学生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

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字典,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字典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拿出自己的字典说:“这样吧,我这本字典就送给你吧。

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
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 10多年后,拿字典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在参加工作之前,拜访了那位老师,讲述了他那次拿字典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这个‘秘密’,我就无地自容,我就不会有今天。

正因为老师的宽容,激励我今后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对得起老师:激励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报答老师。


案例分析
是的,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绝绝大部分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

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

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谅解也是教育。

”爱因斯坦以前这样说过。

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能够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能够穿透人的心灵。

从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说一说宽容仍具有现实意义。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主题性,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品质,这不但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

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

对待
一个优秀的学生,教师理解到该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每个教师都能做到。

但对待一个“差生”,每个教师却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个点。

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嫉“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理解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差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

”事实上,只要对“差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协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甚至一点不比“优生”差。

同样,宽容也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性格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

乖巧的孩子总是受到老师和社会的普遍赞赏。

学校和老师所要求的好学生大多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形象,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动辄十几条,几十条,过多过滥的条条框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学校的纪律和老师的要求往往是对“孩子气”的否定和成人文化的肯定,在清除“孩子气”中,学生的个性连同“孩子气”一同抹杀了。

我们教师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理解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特征,认可他们这个时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

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宽容的态度,不是处处以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
他们,而是用理解和宽容来认可学生的少年天性,再引导和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孩子。

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

在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中,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

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相结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对待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教师只有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思想行为有偏差、文化学习滞后的学生,更要用宽容心对待他们。

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因而老师在严格要求之中,要体现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我们要容忍学生犯错误,不要漠视学生的上进心。

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他们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身心和人格。

同样,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保持年龄段的天性,指导学生持续发现、持续创新、持续超越……
外国名家显克微支说过:“如果每个孩子都觉得有一只温暖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但愿所有的老师能把心中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有一只温暖的手在引导他前进。

"
“爱的力量是无穷”。

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台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

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老师,请你一定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多一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还有什么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让人欢欣鼓舞呢?有人说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让我们教育生涯中多吹一些这样的春风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