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

试论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

2007年第16卷第22期据报道,2004年,贵州省审计厅组织审计了全省单采血浆站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发现单采血浆站少付供血浆者营养补助费、就餐费等数百万元;个别浆站甚至转移隐匿血浆销售收入,以发放“福利费”名义集体私分。

令人更担心的是,浆站违规操作。

“尽管贵州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例因采浆导致的艾滋病病毒传播,但我们的压力一直很大。

”贵州省卫生厅医政处负责人说。

简化采浆程序被认为是目前最大的安全隐患。

按规定,采血还输每床位一般每日采血4 ̄5人,每个工作人员管理不超过3张床。

按照一般单采血浆站的床位,目前浆站日采浆人数不会超过200人。

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浆站采浆人数最高日能达到三四百人。

人数“超编”必然带来程序简化,应该体检的项目不体检,等不及出化验结果就开始采浆等。

跨区域采浆和频采是另两种经常出现的违规行为。

为防范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想了很多办法,如引入计算机自动管理系统、IC卡身份识别系统,与公安等部门联合打击伪造身份证、供浆证等行为。

但由于违规对“浆源”和浆站短期内都有好处,因此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加强血液制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公共卫生与市场经济相交叉的领域,从制度设计上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应是政府最基本的道义原则。

”贵州省卫生厅有关官员说。

(原载《健康报》,本刊略有删节,文题为本刊所加)试论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张丽莉(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摘要:论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企业与社会利益双赢的理念,通过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社会责任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义务;双赢中图分类号:F4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31(2007)22-0017-02医药行业作为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我国医药企业对企业使命的正确认识,并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则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还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竞争者利益、社区利益、环境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

医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关乎人的生命,因此它的社会责任比其他企业都要沉重得多,其中保证医药产品质量是医药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

另外,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不欺瞒投资者、为顾客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减少人类的疾病和痛苦等,都是医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是否有必要投入成本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企业和社会事实上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企业既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也要履行社会责任,需要在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

1正确认识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1.1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表面上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这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相矛盾。

然而,研究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企业虽然为履行社会责任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在短期内也许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它为企业带来的信誉、品牌和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对于企业长期经济利益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反,如果企业违反法律或道德的行为一旦公之于众,企业将名誉扫地,企业原有的客户、投资者、供应商等资源随之丢失。

1982年9月,强生公司生产的止痛药“泰诺”发生致人死亡事故,虽然事后有证据证明责任不在生产商,但强生公司仍从零售商和顾客手里购回没有开盒的3100万盒泰诺进行销毁,此举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亿多美元。

6个月后,当强生公司推出新的抗干扰包装的泰诺后,一度损失的市场份额被重新夺回,而且泰诺也比以前更为著名了。

去年,我国发生的“齐二药”和“欣弗”等多起药品安全事件,涉及的企业都遭受了致命的打击,有的甚至已经倒闭。

事实证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的增加,更多的是长期效益的提升。

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并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成功企业的本色。

1.2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资源优势也在竞争中不断地发生变化。

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争取标新立异的竞争资源。

社会责任就是一种可降低竞争风险、增强竞争力的资源。

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能够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为顾客提供安全的产品,向消费者传递实事求是的产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细致周全的销售服务,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还有利于吸引新顾客、扩大市场。

同时,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遵守商业道德的企业能够和关联企业保持长期融洽的合作关系,得到关联企业的支持,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北京的同仁堂300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其始终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坚持“以义取利,义利共生”的经营理念,恪守“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药德。

1.3社会责任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行为的优劣,可能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带来社会灾难。

同时,社会作为企业的载体,对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共生、共赢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很大程度取决于我国社会的稳定。

当前我国医疗体制不够完善,为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如果医药企业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2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管理水平2.1加强立法监督工作药业论坛!!!!!!!!!!!!!!!!!!!!!!!!!!!!!!!!!!!!!!!!!!!!!!!!!!2007年第16卷第22期履行社会责任属于企业的社会义务。

由于企业有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权利,当履行社会责任与其经济利益相冲突时,企业可能拒绝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社会责任,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外部的国家和政府的督促力量。

我国对此虽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法律也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要完善监督机制,最重要的是从宏观层面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当前药品监管工作要在健全审批制度、加强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以及完善处罚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在微观层面,也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确保质量不出问题。

2.2建立激励机制为了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还应该积极搭建公益平台,以扶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政府可以通过运用媒体舆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降低企业的宣传成本,甚至对企业给与减免税收的优惠等激励措施,有效地促进企业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培育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利用社会舆论来正确引导企业行为。

2.3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水平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建立督促、激励和制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是推动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在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方面,中国的企业组织应学习一些国际大企业的经验,把社会责任的管理贯彻到企业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加强社会责任管理目标的组织落实,尤其是加强企业内部的宣传教育,使企业的各级管理层,直至基层的员工都能意识到,医药企业生产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产品,追求利润只是其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出发点和归宿,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权益和商业伦理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作者简介:张丽莉(1975-),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管理学硕士,(电子信箱)a-lily@163.com。

(收稿日期:2007-06-28)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目的是通过利用这种长期潜在的收益来激励经理人,使经理人目标与股东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借此来激励经理人长期经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能够获取持续的竞争力。

经营者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s,简称ESO)的基本内容是,给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未来某特定时间按某一固定价格购买本公司普通股的权力,经营者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将所购入的股票在市场上出售,但期权本身不可转让[1]。

持有这种权利的经营者,在其行使权利以前没有任何现金收益,行使期权以后的个人收益为购股执行价格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

这个差价决定着持有人是否行权:如果股票市场价高于行权价,那么持有人将行权并获得市场价和行权价价差带来的收益;如果股票市场价低于行权价,那么该差价为负值,持有人将放弃行权,经营者可自行决定出售行权所购得的股票。

这样,经理股票期权制度通过引入股票期权的运作方式,将持有人的个人利益同企业的股价表现(股东权益的市场体现)联系起来,使持有人能够为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努力奋斗[2]。

股票期权是极富成效的激励制度,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已实施多年,取得了显著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逐步引进这种制度,因此,有必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建立适合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1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在国外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经济学家研究指出,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并非有效的激励机制。

因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作出的许多的重大决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其最终的效果往往要在数年后才会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

如果一家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结构完全由基本工资及年度奖金构成,那么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经营者可能会倾向于放弃那些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计划。

为了加强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一些锐意改革的企业授予高管人员一定数量的本企业股票期权。

美国迪斯尼公司和华纳传媒公司是股票期权制改革的先驱者,他们最早在高管人员的薪酬结构中大量使用股票期权。

在这两家公司中,经理股票期权在整个薪酬中的比例首次超过了其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股票期权已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高管人员报酬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经理人员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在《财富》排名1000家的美国企业中,已有90%的企业向其高管人员实施了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

总体上,实施股票期权的企业用于股票期权计划的股票已占到股票总数的10%。

在1998年全美100家大企业的高管人员薪酬中,有53.3%的薪酬来自于股票期权[2]。

从国外的实践可以看出,经营者股票期权在有效地解决公司经营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实现对公司经营者的长期激励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能吸引和稳定优秀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克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同时减少企业的现金支出,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