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线平衡开题报告

生产线平衡开题报告

企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不仅要从技术上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要从生产线中寻找差距,只有自己有了正确的工法,准确的工时,突破了生产的瓶颈,也就是生产线的平衡度比别的企业高,就能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本人就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笔记本电脑装配线平衡问题展开论述,采用分析改造的形式,举例论证装配线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企业中进行线平衡调整。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产线的平衡及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目前
在ALB问题上国内外有许多相关的论文,他们中有许多是研究线平衡的数学建
模和优化算法的。这中间包括了对于单种产品的研究和多种产品混线装配的研
究,还有不少论文研究了生产线的改善问题,即通过各种途径缩短工序的周期
时间,增加操作的效率,提高生产率、生产质量以及安全性等。就目前研究现状来说,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大致可分为精确算法与近似算法两大类: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微盟电子Notebook装配线平衡分析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工业工程
学号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产线平衡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产线平衡了,才能使物料、设备、人力、空间得到合理的应用,才能使员工在舒适的劳动强度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装配线的平衡涉及到生产线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并解决各工序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装配线的平衡程度直接反映着装配线的生产效率,并影响到产品质量。平衡问题是装配线设计与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所以线平衡问题历来受到人们重视。
2.理论资料
[1]王应洛, 袁治平.工业工程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李曙光,李国君,王秀红.极小化加权完工时间和的无界批量机器并行调度问题[J].软件学报, 2006, 17(10): 2063-2068.
[3]刘胜军主编 精益生产方式-现场IE[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4)随机抽样法:从可分配的作业中,随机抽取对工位进行指派;
(5)模拟方法:是模拟技术在装配线平衡设计中的应用。
在实际中,生产线平衡常用的方法有:杰克逊的列举法、分枝界限法、赫尔森和伯尼的位置权值法、霍夫曼的矩阵法与凯尔布里奇和韦斯特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公司采用较为简便的位置权值法。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方法
[9]鲍学曾主编. 工业企业管理.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89.12
[10]陈荣秋、马士华主编. 生产运作管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
五、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综合运用调查、分析、举例论证、图表辅助说明、结合实践说明等方法。通过对1012机种的装配线进行平衡分析,指出影响产线平衡的因素,找出生产瓶颈,提出使产线趋于平衡的方案,再比较新旧方案的优劣,从而说明产线平衡的对企业的重要性。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数据数据从公司获取:关于厂区平面布置图、标准工时等数据数据
1 精确算法:线性规划法、整数规划法、动态规划法、目标规划法、最短路径法、最大路径法分枝定界法;
2近似算法
(1)优先排列与指派法:可分配的作业按照各种优先规则分别对工位进行指派;
(2)树状搜索法:采取先定界,后分枝的方法,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分别进行计算,从中选优;
(3)交换与转移法:对某些工位间的作业进行交换或转移;
[4]李怀祖主编.生产计划与控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
[5]蒋善贵、王东华等编着.生产与运作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学出版社.1998
[6]李密良主编.现场管理-单元制生产方法[M].海口:南京出版社.2001
[7]韩展初主编.现场管理实务.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7
[8]洪元义主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