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最后单元一成本会计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个发展阶段。
A.2 B.3 C.4 D.52.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成本目标,具体规定出在计划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达到的成本水平,是()。
A.成本预测B.成本控制C.成本计划D.成本分析3.()是指生产者为制造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产品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各种耗费。
A.费用B.成本C.生产费用D.产品成本4.( )是保证成本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
A.对费用进行合理分类B.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C.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D.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5.为了正确核算企业各种产品、自制半成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账户。
A.产品成本B.生产成本或基本生产成本C.生产费用D.辅助生产成本6.产品成本项目由()。
A.国家统一规定B.企业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确定C.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有关文件的规定确定D.企业的主管部门来确定7.下列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A.直接材料B.期间费用C.办公费用D.折旧费用8.将资本性支出计入当期生产费用()。
A.只影响产品成本,不影响期间费用B.对产品成本有影响,对损益没有影响C.同时影响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虚减当期利润D.同时影响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虚增当期利润9.下列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项目是()。
A.产品耗用的材料费B.期间费用C.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D.厂房、生产设备的折旧费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造费用应计入生产费用B.资本性支出应分期计入损益C.收益性支出应当期计入损益D.无论是资本性支出还是收益性支出都应当期计入损益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由()项目构成。
2.成本会计的任务有()。
A.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B.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C.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D.为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3.成本会计的组织形式有()。
A.集中管理B.对口管理C.分级管理D.分散管理4.成本会计的职能有()。
A.反映职能B.监督职能C.评价职能D.成本控制5.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包括()。
A.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B.成本核算制度C.成本定额的编制制度D.成本分析报告制度6.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
A.原始记录工作 B.定额管理工作 C.财产物资的收发存 D.成本分析7.费用的常用分类方法有()。
A.按费用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B.按费用发生的空间分类C.按费用的经济内容或经济性质分类D.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8.()的工资及福利费应由产品成本负担。
A.行政管理人员B.独立销售机构的工作人员C.车间生产工人D.车间管理人员9.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内容有()。
用10.下列不应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支出有()。
A.生产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B.广告费用C.给地震灾区的捐款D.违法排污被处以的罚款三、判断题1.成本是为了取得资产或某种利益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
()2.资本性支出可以全部在当期抵减收益,而收益性支出可以在一定会计期间分期抵减各期收益。
()3.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4.成本会计的组织形式有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两种方式。
()5.成本控制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成本目标,具体规定出在计划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达到的成本水平。
()6.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7.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不便于分析这些费用是否节约、合理。
()8.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结果,正确的成本决策是进行成本预测的前提。
()9.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10.实际工作中,哪些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哪些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由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决定。
()单元二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80 000元。
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 )元。
A.42 000B.32 000C.28 000D.48 0002.能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材料费用是指()。
A.行政部门管理领用的材料B.生产车间管理领用的材料C.辅助生产领用的材料D.生产产品领用的外购材料3.下列哪项工资及福利费不能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A.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B.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C.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D.生产某种产品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4.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直接计入或者分配计入()。
A.“制造费用”科目B.“管理费用”科目C.“财务费用”科目D.“生产成本”科目5.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A.“生产成本”科目B.“管理费用”科目C.“制造费用”科目D.“财务费用”科目6.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该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A.“销售费用”科目B.“生产成本”科目C.“管理费用”科目D.“制造费用”科目7.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支付)的手续费等,应借记()。
A.“制造费用”科目B.“财务费用”科目C.“管理费用”科目D.“销售费用”科目8.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不包括()。
A.印花税B.土地使用税C.房产税D.增值税9.某运输工具原值200 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5 000元,预计每年行驶20 000公里,8月份实际行驶3 000公里,按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则该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 6 000元B.5 850元C.30 000元D.29 250元10.下列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无关的方法是()。
A.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B.厂部管理用设备的计价方法C.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D.机器设备的计价方法11.企业的各种期间费用期末应直接()。
A.计入生产成本B.转入当期损益C.计入制造费用D.转入利润分配12.企业分配职工薪酬费用时,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应借记()A.“销售费用”科目B.“生产成本”科目C.“管理费用”科目D.“制造费用”科目二、多项选择题1.企业对于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标准主要有()。
A.成果类 B.消耗类C.加工类 D.定额类2.职工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主要有:()A.计时工资B.各种奖金C.各种津贴D.劳动保险费3.计算应付职工工资(工资总额)的依据主要有()。
A.考勤记录B.产量记录C.工资等级D.工资标准4.要素费用中的外购材料费用,可能计入下列哪些成本项目。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废品损失D.制造费用5.下列不计入产品成本项目的内容有()。
A.生产人员工资B.印花税C.销售机构人员工资D.生产车间设备的折旧费6.企业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可计入的账户有()。
A.生产成本B.废品损失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7.下列固定资产哪些在当期不计提折旧。
()A.未使用的固定资产B.当期增加的固定资产C.当期减少的固定资产D.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要素的有()。
A.原材料B.制造费用C.税金D.利息支出9.在一般情况下,月末没有余额的科目包括()。
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10.在下列条件下,辅助生产车间可以不设“制造费用”科目,而将其制造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A.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B.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D.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三、判断题1.月末车间已领未用的原材料,如果下月生产还要用,应办理“假退料”手续,不能计入本月份的生产费用,不能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
()2.应付计时工资的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时,星期天、节假日不付工资,因而缺勤期间的星期天、节假日不扣工资。
()3.计件工资的计算,就是根据职工生产的全部产品数量和计件单价来计算的。
()4.企业发生的其他费用支出,如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运输费、水电费等,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5.在采用计时工资情况下,若只生产一种产品,则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6.固定资产不论是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还是福利部门使用,其折旧费都可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7.计件工资包括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两种,无论哪一种,其计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8.基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修理费一起间接计入产品成本。
()四、实际操作题【业务训练一】(一)工作业务资料某企业一车间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领用原材料12 000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8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本期三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分别为400件、500件和600件,单件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0千克、30千克和75千克。
(二)工作任务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业务训练二】(一)工作业务资料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4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12 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B 材料8 000元;共同耗用C材料2 250千克,每千克单价2元,该种材料按实际产量的定额耗用量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单位定额消耗量为2千克,投产1 000件;乙产品单位定额消耗量为1千克,投产500件。
(2)锅炉车间耗用原材料800元。
(3)第一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1 000元,第二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1 200元。
(4)厂行政管理部门修缮领用原材料400元。
(5)企业福利部门领用原材料200元。
(6)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二)工作任务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填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并做出有关会计分录。
表2-15【业务训练三】(一)工作业务资料某企业6月份应付外购电费7 500元,按各产品、各部门耗用电的度数进行电费分配。
(1)产品生产直接耗电20 000度,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电3 000度,第二基本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供水车间耗电3 000度,厂行政管理部门耗电2 000度。
(2)产品耗电按甲、乙两种产品的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甲产品加工8 000小时,乙产品加工12 000小时。
(二)工作任务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填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并做出有关会计分录。
表2-16【业务训练四】(一)工作业务资料某企业7月份有关工资及工时发生情况如下:(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60 000元,按产品实耗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