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谵妄
反复帮助定向 限制白天睡眠,维持昼夜节律 适当镇痛,避免过度镇静 Source: Liptzin. Delirium. In Psychiatric Care of the Medical Patient. 2nd Ed. Eds: Stoudemire, Fogel, Greenber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in press.
• 进展为慢性脑病综合征
• 合并出现功能性精神疾病,较为少见
谢 谢!
胡言乱语,缄默或不能交流
IV 幻觉或错觉:看到或听到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所视事物变形 V 精神运动迟缓:反应迟钝,无或少有自发活动或言语;如当轻推患者时,反应延
迟或不能唤醒
• ICU患者:
--- ICU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IC):首先应进行镇静深度评估,推荐使用
Richmond躁动镇静分级(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处于深度镇 静或不能唤醒状态的患者不能进行谵妄评估 --- 加强治疗谵妄筛选检查表(ICDSC)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标准可靠有效,是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推荐的ICU筛选诊断谵妄的
• 怪异言语行为是疾病的表现
谵妄的病程转归
• 随病因去除和患者躯体状况好转多数可复
谵妄的患者照料
• 防范患者伤及自身和他人的行为
•
• •
亲人的支持性接触可以减轻患者的紊乱行为
时间地点提醒 睡眠觉醒周期的回复
谵妄的预后
• 短期内完全康复 • 意识障碍加重,进展为浅昏迷或昏迷并发其他疾病,谵妄引起的死 亡率较高 • 一过性认知、情感、行为障碍逐渐恢复
剂量和用法
0.5~2mg,1次/2~12h,po/iv/sc/im
副作用
锥体外系症状,特别当剂 量>3mg/d时 QT间期延长
பைடு நூலகம்
说明
谵妄治疗的首选药物 老年患者从小剂量开 始
神经安定药恶性综合征
躁动型谵妄患者推荐
肠道外概给药,每 15~20min 可重复, 直至症状控制
酒精 / 药物依赖患者、
危险的躁动、运动过多或不适宜的行为 • 一般建议,若患者谵妄症状对改善环境没有任何反应,可短期给予临床 有效的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 •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
常用谵妄治疗的抗精神病药物
药物
第 一 代 氟哌啶醇 抗 精 神 病药物
•
其他 :其他中枢器质性疾病相区别,如韦尼克脑病、脑卒中、恶性肿瘤脑转移等。一般根据病史、体
格检查、脑部MRI或CT检查等多能鉴别。
术后谵妄的预防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预防性使用抗精神病药降低谵妄发生率 建议的行为和环境策略
• • 提供视听辅助设备 早期活动
•
• • •
避免血容量不足和电解质异常
并发疾病 感染 代谢紊乱 贫血 严重急性疾病 医源性并发症 发热或低体温
脱水
低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
脑卒中
术后谵妄临床表现
主要特点是意识水平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多发生于术后24~72h
广泛的认知功能障碍---最主要表现
• 知觉障碍
•
•
思维障碍
记忆障碍
注意力障碍 睡眠-觉醒周期障碍 情绪失控 两个明显的特征
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
麻醉方法选择
目前没有研究提示区域阻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对术后谵妄发生率有明显区别
麻醉药物的选择
• 麻醉药物与术后谵妄关系的研究仍不充分 •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七氟烷吸入麻醉可能优于丙泊酚静脉麻醉;如果必须实 施丙泊酚镇静/麻醉,应尽可能采用浅镇静/麻醉。
阿片类药物镇痛
• 检查患者当前用药情况,筛选可能导致谵妄症状发作的药物,停止使用或
给予替代药物
• 给予患者支持对症处理,全身情况好转的情况下,谵妄可自愈
• 改变环境和行为支持,回到相对熟悉的环境,由熟悉的护理人员或家庭成 员护理是最好的选择 • 音乐治疗、按摩等
• 药物治疗方法:适用于躁动型谵妄患者,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控制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胆碱能学说”
老年(65岁以上) 认知功能储备减少 痴呆 认知功能损害 抑郁 并存疾病 脱水
摄入减少 营养不良 生理功能储备减少 自主活动受限 活动耐量降低
“应激反应学说”
“炎性反应学说”
严重疾病
多种并存疾病 脑卒中史 代谢紊乱 创伤或骨折 终末期疾病 合并HIV感染
包括脑死亡、中风、细微的神经病理体征和神经心理障碍。严格意义上来说,POCD反映术后与思
考记忆相关的问题。 • 苏醒期躁动:麻醉手术后躁动发生于麻醉手术后苏醒时,患者因麻醉未完全清醒,疼痛或其他不
适(如导尿管或气管导管等刺激)而出现的运动、言语不配合,给予有效镇痛治疗待全身麻醉苏醒后症
状多可缓解。而术后谵妄多发生于术后24~72h内,症状可出现反复波动。
常用方法。
鉴别诊断
• 痴呆:指慢性(通常是隐匿的)的认知功能下降,其是谵妄首要的危险因素,痴呆患者中超过2/3的发
生谵妄。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谵妄可出现病情的波动变化,即时好时坏;而痴呆则为持续的认知
功能障碍,甚至可逐渐加重。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所有急性或持续存在的功能障碍,
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第 二 代 利培酮 抗 精 神 奥氮平 病药物 喹硫平
0.25~2mg,1次/12~24h,po 2.5~10mg,1次/12~24h,po 12.5~200mg,1次/12~24h,po
锥体外系症状略少于氟哌 啶醇 QT间期延长
用于老年患者时死亡 率增加
患者家属教育
谵妄的疾病特点
ICU呼吸机治疗患者
• 每天唤醒(Awaken)
• 自主呼吸试验(Breahting trail) • 选择(Choice)合适的镇静镇痛药物 • 谵妄监测(Delinum monitoring) • 早期下床活动(Early mobilization and Exercise) (简称为ABCDE)可有效预防和发现谵妄,改善患者 预后。
①起病急;病程波动 ②症状常在24h内出现消失或加重、减轻,常有中间清醒期。
谵妄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分类:
躁动型:约占25%,患者有明显行为躁动,烦躁不安,易激惹, 突发攻击,幻觉和胡言乱语等症状,一般易为护士或家属关注 安静型:约占50%,患者主要症状为嗜睡,沉默不语,安静不动
和认知分离,常为临床怱视
护理谵妄筛选评分(Nu-DESC)
特征与描述 症状分级(0~2)
I 定向障碍:语言或行为表现为分不清时间地点或周围其他人身份
II 行为异常:患者行为与其所处场合和(或)本人身份不相称,如试图拽拉导管或衣
服;企图下床或相似行为
III 交流障碍:患者言语交流与其所处场合和(或)本人身份不想成,如语无伦次,
•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指患者在经历外 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主要发生在 术后24~72h • 谵妄识别率相对较低,在ICU中<35%,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
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处理或治疗
• 术后谵妄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并使围手术期短 期和远期并发症(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
谵妄的流行病学
不同研究报告术后谵妄发生率差异很大 → 目标人群与谵妄筛选 方法的不同以及医疗处理的差异有关 2006年荟萃研究 → 25项临床试验 → 发生率5.1%~52.2%
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关 → 小手术和日间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
低
老年患者各类手术后谵妄发生率
白内障手术后约为4.4% 耳鼻喉科手术后约12%
普外科手术后约13%
神经外科术后约21.4% 大动脉手术后约29% 腹部大手术和心脏手术后分别高达50%和51%
有创手术 > 介入手术,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输血越多 或 手术时间越长 发生率 ↑↑ 长时间体外循环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但其关系仍有争议
术后谵妄病因学
术后谵妄的易感因素
混合型:约占25%,有运动过多型和运动减少型谵妄一些临床特
点。
•
• •
谵妄诊断金标准:精神状态诊断分析手册第四版(DSM-IV),但此标准不能量化评分
目前临床常用评估方法:基于DSM的量化表 护理谵妄筛选评分(NuDESC):便捷性和易用性,利用与患者简单交流得到的信息就 能完成评估,适用于护理人员日常评估,但敏感性和特异略低。每个症状依据其严重程 度记为0~2分,最高分10分,总评分≥2分即可诊断为谵妄。
术后谵妄
( 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2014)
目录
术后谵妄流行病学
术后谵妄病因学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预防 治疗
谵妄的概念
• 急性认知功能改变,非特异性的综合征 • 特点:同时有意识、注意、知觉、思维、记忆、精神运动行 为、情绪和睡眠-觉醒周期的功能紊乱 • 一般特征:认知功能普遍受损,尤其是注意力和定向力受损
种作用还有待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 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也是术后常用的辅助镇痛药,有两项研究将其用作多模式镇
痛的一部分,结果均可减少术后谵亡的发生
术后谵妄的治疗
目标: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争取最好的长期预后 非药物治疗方法:发现确定和管理患者谵妄促发因素,如疼 痛、睡觉剥夺或睡眼节律破坏、营养不良、感官障碍或感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