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次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⒈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⒉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C-12;N-14;O-16;Na-23;Cl-35.5;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种“环保石头纸”在两会上以便签、文件袋等形式亮相。
“环保石头纸”的主要原料是碳酸钙和高分子材料。
“环保石头纸”属于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2.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比较硬度B.电解水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太阳能供热3.下列各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前者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后者有白烟生成的是A.硫粉、红磷 B.镁带、红磷 C.蜡烛、木炭 D.纸张、铁丝4.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硫酸钾(K2SO4) B.碳酸氢铵(NH4HCO3) C.尿素[CO(NH2)2] D.硝酸钾(KNO3) 5.3月26日晚开展了“熄灯一小时”活动。
下列说法与提倡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A.节约能源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欣赏城市夜景D.关注全球气候6.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A.H2B.CH4C.He D.NH37.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是“严格管理水资源。
”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性统筹规划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高温高温高温D.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 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CO+H2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11.下列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元素(氩元素除外),在化学反应中,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B.得电子能力:S < Cl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B.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C.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D.把碳酸氢铵和农家肥料草木灰(碱性)混合使用,可增加肥效13.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Ba2+、SO42-、K+ B.H+、SO42—、HCO3—C.Na+、C1-、NO3-D.Cu2+、C1-、OH-14.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C.要从b溶液中得到b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D.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15.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
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0 t1t2温度/℃溶解度/gba酒精A.稀释浓硫酸B.添加酒精C.称量NaOH的质量D.倾倒液体数为7.3%的稀盐酸100g ,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A .74.5gB .14.9gC .10gD .7.45g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不给分。
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6.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安全常识 B .区分常见物质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O 2和CO 2——用澄清石灰水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并闻气味 食盐和纯碱——观察颜色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 . 日常生活经验N 2性质稳定——作保护气H 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CO 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食品干燥剂——浓硫酸使篝火更旺——把木柴架空 制作疏松的蛋糕——加入纯碱17.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 2(C 17H 14O 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
下列关于黄曲霉素B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曲霉素B 2是有机化合物 B.黄曲霉素B 2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黄曲霉素B 2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7:14:6D.黄曲霉素B 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5.0%18.根据右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 .铜 B .碳酸钠 C .氧化铜 D .氢氧化钡19.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操作方法 A CO 2(CO) O 2 点燃B Cu(Fe)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C CuSO 4溶液(H 2SO 4)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盐酸(H 2SO 4)硝酸钡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20.某种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 2、CO 2、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有红色物质生成;再通过NaOH 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小;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假设每步吸收都是完全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有CO 和CO 2,肯定无N 2B .一定有CO 和N 2,可能有CO 2C .一定有CO 和CO 2,可能有N 2D .一定有CO 和N 2,肯定无CO 2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1.(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O 2/△乙 丙甲 稀H 2SO 4Fe(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填字母)。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装置。
①小红同学想把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 ▲ (写一条)。
②小红取反应后的废液50g , 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
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右图,其中纵坐标m 是实验得到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的是碳酸钠溶液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oa 段表示生成的沉淀量B.c 点表示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C.与50g 废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30gD.最终产生气体的质量为5g 22.(5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氯化钠固体(含少量CaCl 2杂质)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 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1)写出过量碳酸钠溶液加入到溶液A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操作2的名称是___ ▲ __,在溶液B 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 ▲ __。
(3)若要配制10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用到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 ▲ 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 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23. (4分)现有四种物质:①合成橡胶、②小苏打、③酒精、④氮气。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2)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是 ▲ (3)可做汽车轮胎的材料是 ▲ (4)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固体样品 足量水 操作1 操作3 配制溶液A溶液B 沉淀CNaCl 固体 适量稀盐酸氯化钠溶液 过量的Na 2CO 3溶液 操作224.(7分)第16届亚运会已在广州闭幕,精彩的盛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亚运会是科技的盛会。
①广州亚运会使用了一种电能、太阳能混合动力电动车,用车顶的太阳能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板中大量使用硅,该元素的种类属于▲元素。
②下列应用中,主要使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
①运动员能品尝到虾饺等具有岭南特色的茶点。
制作虾饺的主料有虾仁、冬笋、猪肉、面粉等,其中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
②运动员需要多食用蔬菜、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的疾病是(填序号)▲。
a.坏血病b.龋齿c.夜盲症 d.贫血③人体健康离不开钙元素。
下列有关钙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b.成年人比幼儿和青少年需要摄入更多的钙c.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d.人体中钙元素大部分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3)广州亚运会是绿色亚运,据报道广州亚运会的垃圾100%实现了分类处理和回收。
请举出一种可以回收的垃圾:▲。
25.(6分)结合下列材料填空:材料一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系统提出燃素学说,认为物质可以燃烧是因为它们含有燃素。
如木炭和金属燃烧释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
但是,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研究其在燃烧中的作用。
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
初步揭开了燃烧的神秘面纱。
(1)材料一中,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填化学式)。
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烧条件是“氧化学说”的重要内容,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种控制燃烧的措施。
①确保良好的通风,除能保证人的安全外,还能使通过隧道的车内汽油充分燃烧,这是考虑到充分燃烧需要充足的▲。
②隧道使用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它在受热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铝能阻燃的原因是▲。
(3)人们对燃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请根据“钠可在氯气中燃烧,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事实,对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燃烧条件提出新的认识。
新认识:▲。
26.(5分)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5%的白醋有杀菌、防霉、消毒的作用。
白醋中的溶剂是▲。
(2)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名为 ▲ 。
(3)双氧水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其特点是消毒后无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