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器件选用管理规定

元器件选用管理规定

元器件选用管理规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KQSM323-2009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版本号:C修订状态:0受控状态:2009年月日批准 2009年月日实施山西科泰微技术有限公司文件修改记录1 总则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在研制、生产、使用各阶段对电子元器件(以下简称元器件)的选择、采购、验收、筛选、保管、使用、失效分析、信息管理等选用过程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军品元器件的选用管理,非军工产品可以根据产品需要参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2 参考标准《元器件筛选与复验管理要求》GJB1032《电子产品筛选试验要求》GJB3404-1998《电子元器件选用管理要求》GJB2649-1996《军用电子元件失效率抽样方案与程序》GB/T1772-79《电子元器件失效率试验方法》3 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元器件采购计划。

副总经理(分管技术)及分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技术)批准产品明细表;批准超目录选用元器件申请。

副总经理(分管运管财务)负责审核元器件采购计划,签署或授权签署元器件采购合同。

负责批准公司原器件优选目录及目录的修改,负责批准元器件超目录选择。

副总经理(分管生产质量)负责批准元器件检验大纲,批准元器件筛选试验方案。

3.3 各技术部及分公司各技术部按产品设计需要选用元器件,制订产品明细表;对超目录的元器件提出选用或列入选用目录申请。

运行管理部负责按元器件采购计划采购元器件,并提交检验;负责对筛选后电子元器件进行分级管理。

质量部负责实施元器件的检验及筛选;出具检验及筛选报告,并作检验及筛选等级标识;组织元器件列入公司选用目录评审。

生产部、各技术部及分公司各技术部、测控生产部领用元器件并进行分级管理;在使用分级元器件时进行记录。

4 管理要求元器件质量等级4.1.1 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可靠性保证要求有两种表征方式,即失效率等级和产品保证等级。

前者用于大多数电子元件可靠性水平的评定,后者则用来评价电子器件(包括部分电子元件)的可靠性保证水平。

4.1.2 元件的失效率等级失效率是量化表征产品可靠性水平的一种特征数,在以其为可靠性表征方式的标准和规范中规定有关从10-5/h至10-8/h的四个等级。

只有10-5/h才做定级鉴定,高于它的等级则利用已鉴定定级的10-5/h等级后的延长试验和维持试验数据予以确定。

无论等级高低,可靠性保证体系方面的要求都是相同的。

这种表征方式主要用于电容器、电阻器以及继电器等电子元件的可靠性要求及其评价。

GB/T 1772-79《电子元器件失效率试验方法》对有可靠性指标(ER)的军用元件规定了失效率等级,军品有可靠性指标要求的贯标元件主要采用GJB 2649-96,大多数列入合格产品目录(QPL)中有可靠性指标的元件,沿用GB/T 1772-79规定的失效率等级,两者的失效率等级分类及代号见表1:表1 失效率等级半导体器件(包括集成电路)一般采用产品保证等级表征可靠性水平,产品保证等级是又一种可靠性表征方式。

GJB33《半导体器件总规范》规定产品保证等级为JP(普军级)、JT(特军级)、JCT(超特军级),GJB599《耐环境快速分离高密度圆形电子连接器件总规范》规定供宇航用的产品的保证等级为宇航级。

国军标元器件质量分级见表二:按失效率表征可靠性(ER:Established Reliability)的规范供货的P级(10-6/h)及其以上的元件,和按规定有产品保证等级的规范供货的B级及其以上(对于微电路)和JT级及其以上(对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器件,均属于高可靠性器件,设计人员应依此选用需要的高可靠元器件。

元器件选择准则4.2.1 元器件的选用就质量等级而言,首选应符合产品工程(管理)特点和可靠性设计要求。

选用原则如下:a)优先选用已列入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发布的QPL、QML中的产品;其次是总体单位认可的元器件选用目录,然后是公司元器件优选目录中的电子元器件以及实践证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有发展前途的元器件;b)优先立足于选用国产元器件;c)关键、重要的部件应选用质量等级高的元器件;d)分配可靠性指标高的产品,应选用质量等级高的元器件;e)可靠性预计手册中基本失效率高的元器件,应选用质量等级高的产品;f)最大限度地压缩电子元器件的品种规格和承制单位的数量;g)选用经认定合格,质量有保证、供货及时、价格合理、技术服务好的定点供货单位。

h)应根据产品需要,在元器件选用时,考虑元器件的降额设计(具体按GJB/Z35执行)和热设计(具体按GJB/Z27执行)要求。

4.2.2 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选用元器件时,除符合的规定外,还应注意:a)尽量采用标准的、系列化的元器件;b)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GJB、GB、SJ)的通用的、技术成熟的元器件;c)在选用元器件前,首先要确定完成所需功能的规格合适的元器件类型及预期的工作环境、质量或可靠性等级,不要片面选择高性能,不可盲目地“以高代低”;d)保证电磁兼容性,对元器件的电磁敏感门限或电磁兼容数据应了解;e)对新型元器件,应经过试验和试用确认能满足要求,需经项目主管同意,并报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批准;f)新品、重要件、关键件选用元器件应经有关部门质量认定;g)尽量压缩元器件的品种和规格及厂点数量,在性能、外形、规格上力求”一致”;h)应选用有足够的试验和使用历史,能满足供货的产品。

4.2.3 建议尽量不选用以下元器件①有特殊要求的元器件;②非标准的元器件;③对某些指标要专门挑选的或专制的元器件;④工艺未成熟的试制新品;⑤具有活动触点的、损耗性的,失效率较高的元器件,限制使用塑封微电子器件、铝电解电容器、液体钽电解电容器。

4.2.4 不得使用已淘汰的元器件,例如:禁止使用纸介电容器、金属化纸介电容器、锗半导体器件、非密封继电器、滑动开关等电子器件。

元器件优选目录4.3.1 目录内容元器件优选目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名称;b)型号、规格;c)主要技术参数;d)外形、封装;e)技术条件、规范;f)质量等级;g)生产单位;h)新旧或国内外型号对照。

4.3.2 目录制订程序a)设计人员根据产品要求,按的要求,选用元器件;b)若需要选用超出要求的元器件,则应填写《元器件选用申请》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若元器件不需要列入公司目录,则由设计人员报总体单位认可;需要列入公司目录的,交质量部组织评审;c)质量部组织设计、质量管理、检验、采供等有关人员组织评审组,对元器件选用申请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列入元器件选用目录。

d)运行管理部根据评审结论制定公司军工产品元器件选用目录,分管运管财务副总经理批准。

4.3.3 元器件优选目录管理要求如下:a)批准后的优选目录由运行管理部发往有关领导、各技术部、质量部及分公司各技术部;b)运行管理部应对公司军工产品元器件选用目录进行动态管理;应按KQSM201《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c)质量部负责监督检查优选目录的执行情况;d)各技术部及分公司各技术部应严格按优选目录选择、使用元器件,超目录选择必须申请,并经项目主管审查,报分管技术副总经理批准。

元器件采购4.4.1 运行管理部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军工产品元器件选用目录》及总体单位认可的目录中选择合适的供方,实施采购。

采购前,应制定元器件采购计划(含采购清单、补充技术条件),采购计划由分管运管财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4.4.2 分管运管财务副总经理负责依据采购计划签订或授权签订元器件采购合同。

订购合同的内容要写明订购元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技术规范、质量等级、验收方式、生产日期、防护要求、生产工艺及特殊要求等条款。

通常元器件应直接从生产单位采购;特殊情况下,也可从市场采购,但必须是质量有保证的正规渠道。

4.4.3 对顾客提供或调拨、调剂方式取得的元器件,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质量等级要求,并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及商务保证。

4.4.4 对有贮存器要求的元器件,采购时应严格控制元器件的生产时间和数量。

4.4.5 进口元器件应按正规渠道采购,其他要求参考国内元器件执行,不得采购无质量保证的进口元器件。

元器件验收4.5.1 对需要到承制单位验收的元器件,由运行管理部委托质量部按合同规定到承制单位验收。

4.5.2 质量保证好,无需到承制单位验收的元器件,或由市场采购不能到承制单位验收的元器件,应在到货后立即交质量部进行检验,对有问题的元器件应及时处理。

4.5.3 质量部应依据合同的有关内容,根据技术条件要求,按批次管理的方法对元器件进行严格检验,所有元器件必须有生产日期(或生产批次号)、质量等级的标志,并应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4.5.4 进口元器件到货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原器件规定的技术规范进行复验。

根据需要,由指定的元器件检测机构或失效分析机构按批次和品种对半导体器件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以评价其质量与可靠性。

对无检测手段的进口元器件,一般不能用于装机使用,有特殊情况要采用,必须报经总体单位批准后方可使用。

4.5.5 经元器件检测机构等部门检验及复验合格的元器件,应出具检验合格证,作为装机依据。

凡未经检验及复验合格的元器件不得装机使用。

元器件筛选4.6.1 元器件的一次筛选由元器件承制单位按元器件技术标准和订货合同要求在出厂前进行。

根据需要,质量部在元器件到货后可组织进行二次筛选(补充筛选)。

4.6.2 二次筛选应在元器件入厂复验合格后,根据需要由质量部按公司规定的筛选条件及检验判据在公司进行,或委托具有合法资质的元器件检测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

4.6.3 对国产元器件除非另有规定,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二次筛选,筛选合格后方能装机使用。

a)生产厂没有进行筛选;b)生产厂所进行的筛选的筛选条件低于公司要求;c)元器件生产厂虽已按有关文件要求进行了筛选,但不能有效剔除某种失效模式;d)进口元器件。

4.6.4 元器件筛选一般要求4.6.4.1 元器件筛选的分类公司进行的元器件筛选分为两类,一类是性能质量等级筛选,筛选的结果分为一、二、三……处理级;另一类是环境应力筛选,筛选分军品级、民品级。

4.6.4.2 性能质量等级筛选a)对敏感元器件,如传感器、陀螺等,对其精度指标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级,并按规定进行标识。

b)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且该器件为关键件或重要件,则需要对其进行全温度范围的电性能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级,并按规定进行标识。

4.6.4.3 环境应力筛选根据元器件的质量等级,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测量,剔除不合格产品,并按规定进行标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