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种,他们是()A . 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B . 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C . 黄种人、黑种人、红种人D . 黄种人、棕种人、白种人2. (2分)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3. (2分) (2017七上·姜堰期中)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 山顶洞人B . 北京人C . 元谋人D . 蓝田人4. (2分) (2017七上·洛江期中) 下图中的建筑复原图最有可能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原始居民D . 半坡原始居民5. (2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 . 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D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6. (2分)(2017·临沭模拟)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 . 伯益建立夏朝B . 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C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 .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7. (2分) (2016七上·建湖月考)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A . 禅让制出现C . 分封制出现D . 郡县制出现8. (2分) (2017七上·益阳月考) 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年姜尚辅佐的贤明君主是()A . 黄帝B . 夏启C . 商汤D . 周武王9. (2分) (2018七下·大庆开学考)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 . 春秋时期B . 秦汉时期C . 隋唐时期D . 宋元时期10. (2分) (2017七上·南平期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一道理最早提出者是()A . 老子B . 孔子C . 孙子D . 庄子11. (2分)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A . 分封制B . 郡县制D . 厂卫制12. (2分) (2016七下·张家港期末) 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①起止点相同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③都是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④D . ②③13. (2分) (2017七上·姜堰期中) 秦末农民战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A . 巨鹿之战B . 长平之战C . 楚汉之争D . 城濮之战14. (2分) (2019七上·康巴什期中)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这是《过秦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这一事件是()A . 大泽乡起义B . 巨鹿之战C . 长平之战D . 黄巾起义15. (2分) (2017七上·临河月考)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 .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 .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C .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族诸侯D .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16. (2分) (2017七上·郑州月考) 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盘庚迁殷②牧野之战③国人暴动A . ①②③B . ②①③C . ①③②D . ②③①17. (2分) (2017七上·临川期中) 姓名往往是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的反映。

“司马耕”“牛子耕”等姓名可能会大量出现在()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战国18. (2分) (2016七上·徐州期中)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 . 老子B . 墨子C . 荀子D . 韩非子19. (2分) (2018七上·南山期末)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郡县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 . 西周B . 秦朝C . 夏朝D . 商朝20. (2分)公元前16世纪比公元前8世纪()A . 早8000年B . 晚8000年C . 晚800年D . 早800年21. (2分)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解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军队,楚军过了漳河后只保留了三天的军粮,将随身携带的铁锅砸破,把船凿沉,并烧掉了军营。

描写这一事件的成语是()A . 退避三舍B . 围魏救赵C . 破釜沉舟D . 负荆请罪22. (2分)(2017·建邺模拟)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下列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 . “仁”和“爱人B . 兼爱、非攻C . 无为而治D . 奖励耕战23. (2分) (2016七上·简阳期中) 下列成语表现的是战国时期的战役的是()A . 围魏救赵B . 一鸣惊人C . 退避三舍D . 卧薪尝胆24. (2分) (2017七上·洪泽期中)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B . 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C . 汉武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文景之治”D . 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局面25. (2分)“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

”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 . 焚书坑儒B . 实行郡县制C . 颁布“推恩令”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6. (2分) (2018七上·莆田月考) 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你应该做好的是()A . 监督地方官员B . 负责州县的政务C . 负责监督皇族D . 负责地方军事防务27. (2分)(2018·徐州)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

下列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A . ①②③④B . ②④③①C . ③②①④D . ②③④①28. (2分)(2019·河口模拟) 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科举制D . 推恩令29. (2分) (2019七上·融安期中) 汉朝时期在长安太学学习的太学生的主要教材是()A . 《史记》B . 《孙子兵法》C . 儒家经典D . 法家经典30. (2分) (2016七上·句容期末)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是()A . 恩赐同宗B . 加强中央集权C .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 . 树立皇帝权威31. (2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A . 巩固大一统王朝B . 推行新儒学教育C . 排斥法道诸学说D . 加强对管理控制32. (2分) (2016七上·惠民期末)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反复强调要采取措施反腐倡廉胜取信于民。

那么,在汉武帝时,为防止官员为非作歹,监督和检举京师高官和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 . 颁布推恩令B . 设立司隶校尉C . 独尊儒术D . 削弱封国33. (2分) (2016七上·海南期中) 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A . 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B . 尧发明了文字C . 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D .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34. (2分) (2017七上·香洲期中) 《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坑儒和赵高以“谋反”罪审讯李斯时,都有御史大夫参加。

这是因为秦朝的御史大夫()A . 掌管军队B . 负责监察政府官员C . 为百官之首D . 分管行政35. (2分) (2016七上·邢台期中)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汉字是()A . 金文B . 小篆C . 隶书D . 甲骨文二、综合题 (共3题;共52分)36. (11分)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时,同学们对汉初的经济、政治、思想等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1)【汉初国策】汉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________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________”。

(2)【捍卫皇权】针对地方封国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主父偃上图中人物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策略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效果怎样?(3)【实现一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是如何推进大一统格局的?37. (20分) (2018七上·歙县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沁园春·雪》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1)秦皇、汉武分别是指?(2)为巩固统一局面秦皇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3)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8. (21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材料一:[思想篇]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科学篇]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________;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2)与图三相关的戏曲剧种是我国的“国粹”,该剧种初步形成于什么时候?(3)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4)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什么?(5)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二、综合题 (共3题;共52分)36-1、36-2、36-3、37-1、37-2、37-3、37-4、38-1、38-2、38-3、38-4、38-5、。

相关主题